孕婦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該地區職工平均月工資的三倍的,應當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支付給他的經濟補償標準應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十二個月內的平均工資,如何處理因懷孕期間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爭議實踐中,如何處理因懷孕期間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糾紛?分析了以下三種情況:
1。被辭退的勞動者不同意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終止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被辭退的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只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在這種情況下,在司法實踐中,視為由用人單位提出,勞動合同由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終止。其理論依據是,由于勞動者只要求經濟補償,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因此推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提議無異議。因此,屬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長短支付,每滿一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給予經濟補償。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但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的勞動者,能否支持從勞動合同終止之日起至哺乳期滿的工資?我認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工人提出的這一要求不應該得到支持。原因如下:首先,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只要求經濟補償。可以認為勞動者對解除勞動合同沒有異議,接受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其性質相當于雙方協商終止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隨著勞動合同的終止而終止。其次,工資支付的前提是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就沒有工資支付。由于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自愿放棄勞動權利,雙方勞動關系終止。其自勞動合同終止之日起至哺乳期滿的賠償請求自然沒有法律依據
經濟賠償金按勞動者工作年限計算。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在網上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21-02-21征地補償的新標準是什么
2021-02-06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公房拆遷費的法律性質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