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文憑本質上是一種欺詐。《勞動法》第18條規定:“以欺詐、威脅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合同。無效勞動合同自訂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a> 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規定的說明》第18條對勞動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定義如下:“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另一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錯誤表達意思的行為。從本案的情況來看,雇主只有在認為申請人確實擁有文憑時才作出雇用決定。申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單位違背自己意愿作出虛假陳述。因此,張先生在申請過程中的做法是欺詐性的。因此,當用人單位發現員工因使用假文憑而被聘用,且不能容忍此類欺詐行為時,如果員工以虛假學歷為由反對解除勞動關系,可以以合同開始時無效為理由終止與員工的勞動關系,而不支付任何補償,可根據《勞動法》第18條“勞動合同無效須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確認”的規定,向企業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由于工作上的業務往來,朱會見了一家公司的管理層。2005年2月,朱與公司正式同意建立勞動關系。同年4月21日,雙方簽訂勞動合同補充協議。協議約定朱先生為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市場開發、業務聯系、生產管理等工作。公司將給予朱8萬元的年薪和獎金等福利。合同簽訂后,朱擔任副總經理。次年6月29日,公司因懷疑朱的身份向公安機關舉報。海門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依法審問朱后,朱稱其身份證為他人偽造的身份證,其出生日期、學歷、工作履歷均為虛構。他利用假證件和簡歷領取項目經理證和執業資格登記人員證,公司以朱使用假身份證簽訂勞動合同為由,向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虛假學歷、職稱,要求確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無效。在仲裁委員會認定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無效后,朱的訴狀將**公司推到被告席上,要求法院確認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合法有效。市人民法院對勞動爭議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朱的訴訟請求,公司認為原告與被告于2005年4月21日訂立勞動合同補充協議是事實,但該協議是基于原告以欺騙手段捏造事實,所以被告高估了他的能力。原告簽署本協議所使用的名稱不是其在公安戶口中的別名或原名,而是原告在使用假身份證時使用的名稱。因此,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正確的,請求法院裁定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然而,原告朱認為,他從小就使用這個名字,但只是因為習慣和法律意識,他沒有被記錄在戶籍上,這在中國很常見。雖然不按正常程序辦理身份證和改名的項目經理證有點不妥,但無論他使用什么名字,都不會影響被告對其工作能力的判斷,因此,法院應當確認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合法有效。法院認為,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在本案中,原告虛構其真實姓名、學歷和專業技能,騙取被告對原告勞動能力、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的信任,從而簽訂了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以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自訂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原告的行為構成欺詐,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合法的。原告的訴訟理由不成立,也沒有依法得到支持,因此作出了一審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虛假出資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2021-01-07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31成都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宅基地買賣之后,遇拆遷產生糾紛怎么辦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