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伙協議主要條款合伙協議沒有可遵循的模式,需要根據每個合伙人的目標和要求以及合伙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進行適當安排
然而,合伙企業與普通合伙企業之間存在差異。作為一個經濟組織,伙伴關系需要有更穩定的生存條件。因此,法律對合伙協議的內容作出了必要的規定。如因普通合伙等個別合伙人退伙而不能終止合伙關系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十三條的規定,需要對退伙作出規定,合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1)合伙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營業場所的所在地;(2)合伙企業的宗旨和經營范圍;(3)合伙人的名稱和住所;(4)方式,合伙人的出資額和期限(5)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方式(6)合伙企業事務的執行(7)進入和離開合伙企業(8)合伙企業的解散和清算(9)違約責任(2)。合伙協議的條款設置與法律風險
合伙協議內容豐富,需要注意許多法律問題。協議制定不完善,將不可避免地給合伙企業未來的經營帶來法律風險。(1)合伙企業財產的法律風險條款合伙企業的出資形式多種多樣,可以以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其他財產權和勞務等形式出資。各種出資形式所產生的產權是不同的,合伙協議對不同的出資應當有不同的約定。首先,談到合伙財產的所有權,大多數人只是認為它屬于合伙人,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以現金或財產所有權出資的財產,確認為共同財產;合伙人以房屋使用權或者土地使用權出資的,在合伙經營期間,全體合伙人共同享有房屋使用權,但不享有所有權;合伙人以勞務、技能等非產權出資的,雖然勞務、技能的價值可以評估,但由于其行為特征,不能成為合伙企業的財產。合伙人以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出資時,可以以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形式出資,需要合伙人在協議中進一步明確。第二,對于需要登記的財產,合伙協議應當明確規定辦理登記手續的義務承擔人、辦理時間和辦理費用。包括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登記。雖然一些權利設置不需要批準,但相關合同需要向相關部門備案,如商標許可、專利許可等。如果合伙人以這些財產出資,他們需要就簽訂其他合同的時間和條件以及合同備案事宜達成一致。對這些事項的約定的缺失或不足將增加企業的法律風險。第三,通過約定相應的財產缺陷處理方法,有助于減少不確定的法律風險。例如,如果章程的出資、補充出資責任等方面存在嚴重缺陷,當然,當一些法律禁止將財產作為出資轉讓時,法律風險的影響更為深遠。(2)合伙企業事務管理的法律風險,以及各種形式的合伙出資。有時很難確定每個合伙人出資的相應價值和比例。由于這些特點,法律沒有直接規定合伙企業事務的決策方法。由于合作伙伴之間的友好關系,共同的發展目標往往是在發展初期通過談判確定的。然而,隨著企業的成長和經營活動的增多,在所有事項上繼續保持共識只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如果合伙協議缺乏對合伙事務決策的安排,隨著企業的發展,法律風險必然會對企業造成損害,常見的協議方式有:① 無論每個合伙人貢獻多少資本,每個合伙人都將通過一票表決決定事務② 各合伙人有權根據出資比例作出決定③ 合作伙伴應根據每個合作伙伴的不同決策事項和不同專長,建立更加復雜的決策機制,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只要合作伙伴根據自己的意見提前達成明確協議,它可以有效避免在出現分歧時無法做出決策。(3)合伙企業內部責任劃分中的法律風險依法,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但這只能解決合伙人的外部責任問題。關于合伙人內部責任的劃分,法律原則的規定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合伙企業。當合伙人的內部責任劃分不明確時,很容易在合伙人之間產生矛盾,從而對合伙企業的發展造成損害。合伙企業內部的責任劃分確保合伙人有權在其外部責任超過其自身責任時向其他合伙人追償。所有合伙協議均應規定普通責任的劃分。在一些特殊的合伙企業中,由于合伙人之間的分工,對于特定領域或個別合伙人的過錯,應當有更詳細的責任劃分。(4)根據《合伙法》,勞務出資的法律風險,經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使用勞務出資。至于什么樣的人可以提供勞務以及如何量化提供勞務的合伙人的特殊技能,法律沒有做出具體規定,因為這涉及到每個合伙人的切身利益,但留給所有合伙人通過協商確定。因此,當協議不明確或不適當時,勞動出資的法律風險無法通過法律得到補償,常見的勞動出資法律風險包括:① 確定勞務出資價值的法律風險很難準確計量勞務價值,這更依賴于合伙人之間形成統一意見。當合伙人只同意提供勞務,但沒有明確其價值時,這種不規范的行為將產生不確定的法律風險。在評估期間,還需要查看合伙企業是否有實際的利潤分配比例或虧損承擔,作為對勞動貢獻價值的補充確定② 勞務出資人責任的法律風險與其他以財產出資的合伙人不同,勞務出資人可能沒有以財產出資的能力,因此應提前明確是否作為普通合伙人承擔責任。當勞動力出資人有足夠的財務資源時,法律風險可以忽略③ 勞務出資人停止提供勞務的法律風險勞務出資對合伙企業的價值在于其提供的勞務。然而,一旦其在合伙企業中的出資比例確定,勞動力出資人將不再向合伙企業提供服務,其出資份額也不會自動消失。不能簡單地認為,勞務派遣國未能提供勞務就是退出投資。畢竟,勞動力貢獻者沒有必要在喪失勞動能力或技能的情況下繼續提供勞務。因此,一些合伙企業將對是否應降低其出資比例產生爭議。隨著合伙人技能的削弱或喪失,此類糾紛的法律風險日益突出④ 勞動力出資人退出的法律風險與其他合伙人不同,勞動力出資人在合伙企業中沒有實際投資。當他們退出合伙企業時,合伙企業實際上不再享受他們提供的勞務。由于勞動出資人的退出,合伙人之間往往存在矛盾,因此很難簡單地厘清勞動出資人分配合伙企業財產的比例和方式的對錯。應該說,在事件發生之前,法律ris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