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符合法定條件或完全合理,否則雇主在安排加班時應及時通知雇員并征得雇員的同意。如果員工不同意,原則上不能按照相關規定強制加班,用人單位可根據生產經營需要與工會和工人協商后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天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證勞動者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延長的工作時間每天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的工作時間,作為職工,應當與企業共同工作。如果企業需要員工加班,員工應盡量服從安排。然而,許多人錯誤地認為,雇員必須無條件服從雇主的加班安排。事實上,根據《勞動法》,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應及時通知員工并征得其同意。如果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得強制加班,除非符合法定情況或有足夠的合理性。其中,法定情況是指以下四種情況:在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原因的情況下,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有資產受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生產設備、運輸線路和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共利益的,必須及時修復;設備檢修和維護必須在法定節假日或公共節假日的停工期間進行;為了完成國防緊急任務,或者上級安排的國家計劃外的其他緊急生產任務,以及商業、供銷企業在旺季采購、運輸、加工農副產品的緊急任務,此外,由于突發事件,如員工拒絕加班,將給生產經營造成損失,不能拒絕延長工作時間。例如,如果公共汽車因臨時交通堵塞而延誤,即使在下班時間之后,司機和售票員也不能將乘客和車輛留下。此時,延長工作時間是完全合理的,員工一般不能拒絕,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員工加班,既不符合法律規定,也不完全合理,只有與員工協商后才能延長工作時間,并依法提供加班待遇。勞動者有正當理由拒絕加班的,員工拒絕加班并被解雇是否合法《勞動法》第42條規定,只有在以下四種情況下,員工才能拒絕加班:“需要緊急處理的自然災害、事故等;完成上級安排的國家計劃外的其他應急生產任務”。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保障勞動者休息的權利
勞動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辦發〔1995〕309號)第七十一條規定:“協商是企業決定延長工作時間的程序(除《勞動法》第四十二條和《勞動部實施國務院工作時間規定的辦法》第七條外)企業因生產經營需要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與工會和職工協商。企業經協商,可以在《勞動法》規定的延長工作時間內決定延長工作時間。如果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強制員工延長工作時間,員工有權拒絕。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可以提交勞動爭議解決機構處理。“因此,員工拒絕加班并被解雇是違法的。如果公司解雇拒絕加班的員工,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員工拒絕加班并遭到單位的報復,您可以咨詢在線互聯網上的電子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土地開發股權全部轉讓違法嗎
2020-11-23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拆遷過程中,什么情況下拆遷戶可以提起聽證
2020-11-12鹽城商店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拆遷中公房承租人怎么分配承租房屋租金
2020-12-21城中村改造基本流程
2021-01-07政府回購拆遷安置房是否要繳稅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