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異同分析目前,合伙糾紛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合伙糾紛訴訟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在處理合伙糾紛案件時,準確認定當事人是個人合伙還是商業合伙是關鍵問題。本文就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區別和共同點談了一些個人看法。所謂“合伙”從學術和現行法律術語上可分為“個人合伙”和“商業合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民根據協議,分別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進行合伙經營和合作。”“商業合伙”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二條的規定設立的合伙企業,即:,在中國依法設立的營利性組織,合伙人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分享收益,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1、 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區別首先,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的主體不同。個人合伙的主體不僅限于自然人,還包括法人。雖然《民法通則》中的“個人合伙”在“公民”一章中有規定,但第五十二條也規定了法人合伙,即:, “企業或者企業、事業單位共同經營,不符合法人條件的,合營各方應當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對其擁有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或者協議的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由此可見,“個人合伙”的許多法律特征“與自然人的合伙類似。個人合伙通常是自然人從事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特殊形式。然而,中國法律也承認法人參與非法人型合資企業的合法性,并根據個人平等原則規定了非法人合資企業的權利和義務t所有權。對于“合伙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合伙企業的設立“應當有兩個以上合伙人,依法承擔無限責任”,“合伙人應當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充分的民事行為能力。同時,應當強調,根據《合伙法》第10條,“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活動的人,不得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因此,對于伙伴關系,并非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伙伴。不得從事營利活動的人員,如國家公務員、法官、檢察院、軍事機關等,不得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第二,商業合伙企業必須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個人合伙企業不需要此類法律程序。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雙方之間的臨時合伙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第三,商業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必須簽署書面合伙協議,這是建立合伙企業的法律要求。如果雙方之間沒有書面合伙協議,則合伙企業在法律上實際上并不存在。個人合伙企業的書面合伙協議不是合伙企業成立的法律要求。因此,即使雙方之間的口頭協議也具有建立合伙關系的效力。當然,從舉證方便的角度來看,當事人以書面形式約定個別合伙人的權利和義務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以避免在以后的糾紛中舉證困難。第四,從主觀上講,商業合伙必須以營利為目的。普通個人合伙企業不需要受到合伙企業宗旨的限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個人合伙企業既可以從事營利性活動,也可以從事非營利活動。例如,自然人之間可以建立合伙組織,開展公益事業。第五,商業合伙企業必須是名稱符合法律規定的合伙企業,而個人合伙企業不限于企業形式,也不一定有名稱。此外,商業合伙企業必須有自己的企業名稱,并以企業名稱開展活動。個人合伙企業不受此限制。實踐中,一般來說,個人合伙企業不在工商局登記,合伙各方僅受合伙合同的約束;商業合伙企業將到工商局登記其名稱,并明確從事商業活動,這是兩者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律對商業合伙的規定要比個人合伙嚴格得多。商業合伙強調商業組織的穩定性和盈利能力,而個人合伙則強調靈活性和簡單性。2、 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雖然有許多不同之處,但作為合伙制度的兩種形式,個人合伙與商業合伙也有許多共同之處。首先,根據法律規定,無論是個人合伙還是商業合伙,合伙人都必須“共同經營”。換言之,合伙人應共同決定和實施合伙事宜。然而,這種聯合并不意味著所有伙伴關系事項都需要由所有伙伴共同完成,而是應該被理解為對伙伴關系事項的平等決策權和執行權。至于如何具體行使這一權利,可以由協議中的合作伙伴平等協商后商定。第二,合伙人應當將合伙企業的利潤和財產共同分配。在合伙期間,合伙人不得要求分配合伙企業財產,但可以要求分配合伙組織的利潤。合伙財產包括合伙人的出資額和合伙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積累的財產。清算時,合伙組織清償債務后仍有剩余財產的,應當先返還各合伙人的出資,然后分配合伙組織的財產。合伙組織財產分配的依據是,合伙協議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約定的,合伙組織的財產按照各合伙人的出資額分配。第三,合作伙伴的數量必須是兩個或更多。這是《民法通則》關于合伙企業中合伙人最低人數的規定。只有當達到法定的最低數量時,才能建立合伙關系。當合伙企業達不到最低法定人數時,即合伙人人數只有一人時,合伙組織自然會消失。第四,合伙企業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35條, “合伙人應當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約定,用各自的財產清償合伙企業的債務。合伙人應當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合伙人清償合伙企業債務超過其應承擔數額的,有權追償來自其他合作伙伴。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合伙和商業合伙已經成為兩種非常常見的私營企業模式,為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的難題提供了有效途徑。合伙制的建立不僅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且是對中國現有企業形式的必要補充。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民商合伙立法,充分發揮個人合伙和商業合伙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0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怎么打官司
2021-02-06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住改非遇拆遷是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1-01-21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多久
2021-02-23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農村拆遷補償款是多少
2021-01-28房產證已過戶宅集地沒過戶拆遷時還用給原房主錢嗎
2021-03-10新農村建設宅基地有補償嗎,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25拆遷安置房與小產權房的區別在哪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