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或者請求有關部門予以權利救濟而中斷,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仲裁時效期限應從中斷時間開始重新計算。如果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原因,雙方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限內申請仲裁,則仲裁時效期限應暫停。如果在勞資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而發生爭議,仲裁時效期限應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工人的仲裁申請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相關知識]
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勞動合同法》中有關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的相關法律知識。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員工的工作時間不足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和勞動合同的規定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繼承制度。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同時簽發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在完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文本保存至少兩年,以備日后參考。以上為lyba編制的相關資料。通用域名格式。綜上所述,勞動合同終止后申請仲裁,經濟補償適用于1年的訴訟時效。如果有其他問題或情況更復雜,請到Luba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