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工享有法定醫療期,是指根據勞動部的有關規定,企業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就醫、休息的期限,企業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就醫的,按照其實際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至24個月的醫療期,經有關部門批準,可以在法定醫療期內適當延長,即使雇員和雇主之間的合同到期,勞動合同的期限應持續到醫療期滿。如果雇員在規定的醫療期內,雇主不得根據 二的相關規定終止勞動合同。員工享受病假工資
根據法律規定,在對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員工進行治療期間,企業應在規定的醫療期限內按照相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即在醫療期間,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單位內部規定向職工支付病假工資和疾病救助費用,但根據本單位內部規定支付的上述費用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三、職工在醫療期間醫療后的勞動關系處理能夠從事原工作的,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如果您不能從事原工作,雇主應安排另一份合適的工作
但是,如果員工沒有因工作而殘疾,并且被醫生或醫療機構確認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并且在醫療期結束時無法從事原工作或雇主安排的其他合適工作,勞動鑒定委員會首先參照工傷、職業病傷殘程度鑒定標準對勞動能力進行鑒定。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相應處理:
1。如果員工被確定為1至4級,員工應退出勞動崗位并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辦理退休和辭職手續,員工享受退休和辭職待遇。經鑒定為五級至十級的,醫療期間不得解除勞動合同。但是,醫療期滿后,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貼。四、醫療期滿后勞動關系的依法處理,醫療期滿后可以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如果雇主不能從事原工作,雇主應安排另一合適的工作
但是,如果雇員不是因工作而殘疾,并且被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本單位安排的其他適當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職業病傷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相應處理:
1。被認定為一級至四級的,應當辭職,辦理退休、辭職手續,享受退休、辭職待遇。被認定為五級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和醫療補貼。
上述權益不僅是勞動者因工傷、職業病應當享有的權益,但雇主也應該積極保護工人的這些權益。希望各企業在維護企業基本權益的同時,合理合法地處理好與職工的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不能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3-06工傷認定過期怎么辦,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2021-02-01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