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糾紛。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未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和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中國法律對涉外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即涉外經濟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四種: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中國法律關于合同糾紛解決的規定符合國際慣例。作為一般法律原則,中國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法的規定也適用于其他經濟糾紛的解決,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調解
根據爭議雙方的意愿,第三方將出面調解。實踐證明,這也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中國仲裁機構采取了調解與仲裁相結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是:結合仲裁的優勢和調解的優勢,在仲裁程序開始之前或之后,仲裁庭可以根據雙方當事人的意愿調解已受理的爭議。調解不成的,仲裁庭應當按照仲裁規則的規定繼續仲裁,直至作出最終裁決。
III.仲裁
仲裁是根據仲裁程序對雙方爭議的事項作出裁決。仲裁員的裁決具有約束力。敗訴方不執行裁決的,勝訴方有權向法院申請執行。根據勝訴方的請求,法院可以強制敗訴方執行仲裁裁決。
(一)仲裁終局決定的特點。
仲裁法第九條仲裁應當采用第一裁決終局決定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爭議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依法撤銷或者不執行裁決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二)仲裁法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以及在爭議發生前后以其他書面形式達成的仲裁協議。
第十八條對仲裁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仲裁協議中的事項或仲裁委員會的規定,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第十九條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有效性(三)仲裁機構的選擇。國內仲裁機構的選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成立于1956年4月。前身為“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和“對外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總部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有分公司。2000年,該委員會推出了一個新名稱:中國國際商會仲裁庭。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于2000年9月5日通過了新的仲裁規則,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受理案件的范圍都是國內和國際仲裁。目前,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案件數量居世界首位。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仲裁法第10條規定,可以在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仲裁委員會,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仲裁委員會,而不是按行政區劃設立各級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由前款規定的市人民政府組織的有關部門和商會共同設立。國際仲裁機構的選擇1)國際商會仲裁庭成立于1928年,總部設在巴黎。它是國際商會的常設仲裁機構。仲裁庭是一個國際經濟仲裁機構,提供更多的國際經濟和貿易仲裁服務,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2)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
該機構是專門為解決因國家合同引起的爭端而設立的國家和外國私人投資者之間簽署的“特許協議”或“經濟發展協議”。該中心是一個具有國際法人資格的專業國際組織。ICSID與世界銀行關系密切。ICSID仲裁是一個完全自主的司法體系,不受國內法律和國內法院管轄。在這一制度下,一締約國不得給予外交保護或對其國民與另一締約國達成的協議提出國際要求,該另一締約國已同意根據《公約》提交仲裁。國內法院僅限于促進ICSID裁決和提供司法協助。瑞典斯德哥爾摩仲裁法院成立于1917年。它是斯德哥爾摩商會的內部組織,但功能獨立。瑞典的中立地位為其公正性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瑞典斯德哥爾摩仲裁法院享有良好的國際聲譽。法院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有業務關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議,中方當事人在選擇第三國仲裁機構時,可以優先選擇仲裁法院。4)美國仲裁協會是美國主要的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該公司成立于1926年,總部設在紐約,在全國主要城市設有24家分支機構。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協會受理的案件大多是美國當事人與外國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成立于1985年。該中心是一家根據《香港公司法》規定成立的私人非營利有限擔保公司。受理香港仲裁案件和國際商事仲裁案件。該中心沒有自己的國際商事仲裁規則。實際上,它是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的仲裁規則運作的。1892年成立的倫敦國際仲裁法院是英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它由倫敦金融城、倫敦商會和女王特許仲裁協會組成的聯合委員會管理。
(IV)仲裁適用法律的選擇。
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合同爭議解決的適用法律。涉外合同當事人沒有選擇權的,適用與合同關系最密切的國家的法律。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活動,“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雙方發生爭議后,無法通過協商和調解解決,或爭議金額巨大或金額巨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