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保障措施的“適當性”實施保障措施的目的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改善,而不是限制國際市場的競爭。因此,保障措施應限于“防止或補救嚴重損害并幫助相關企業調整的必要限制”。鑒于對自由貿易的數量限制造成的巨大扭曲,該協定還明確規定,如果實施了數量限制(配額),配額一般不得使進口量低于過去三年的代表性年平均進口量,除非給出明確的理由,說明有必要達到不同的水平,以防止或補救嚴重損害,否則問題是成員國是否應該證明他們打算采取的保障措施或配額水平的“適當性”。在韓國乳制品保障案中,雙方在舉證責任上存在分歧。最后,專家組裁定,根據第5條第1款,進口成員有義務將其保障措施保持在必要的限度內,因此進口成員應證明其打算采取的保障措施的“適當性”。然而,上訴機構推翻了這一結論,認為專家小組對第5條第1款作了擴大解釋。該協議只要求成員國解釋配額水平低于過去三年平均水平的措施的合理性。只要采用的配額水平高于這一限制,成員國就沒有義務證明其合理性。上訴機構的這一結論相當于將進口成員從沉重的舉證責任中解放出來,這對大多數發展中成員的反應具有重要意義
保障措施的實施應是“非歧視性的”
采取保障措施應平等對待所有產品出口國,不應選擇性地針對其中一個或兩個。換句話說,保障措施應遵循非歧視待遇原則。由于歷史的局限性,GATT1994第19條沒有明確規定保障措施的實施應遵循非歧視原則或禁止有選擇地實施保障措施,以解決這一問題,該協定第2條第2款明確規定,“無論產品的進口來源如何,均應實施產品的保障措施”。同時,第5條第2款(a)項明確規定,如果進口商采用配額形式,產品供應商之間的配額分配必須反映每個供應商過去的市場份額。歧視性的“配額調整”。該協定并沒有完全禁止有選擇地實施保障措施,第5條第2款(b)項規定了一個例外情況:“配額調整”,允許配額分配不完全反映以前的市場份額。換言之,它對一些供應商的沖擊比其他供應商更大。該協議還規定了實施配額調整的四項限制。乍一看,這些條件足夠嚴格,大大限制了“配額調整”的使用范圍。然而,這些條件中模糊措辭的不確定性(如第1項中“百分比”的具體標準和第3項中對“公平合理”原則的理解)為進口成員國任意實施選擇性保障措施留下了許多借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民事案件
2020-12-24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