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第18條規定,申請工傷認定所需提供的證據材料,應當首先提供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然后提供勞動者在事故中受傷的證據,然后提供證據證明工傷事故發生在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因工作原因,最后提供勞動者的醫療診斷證書或職業病診斷證書。未提供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工傷保險行政部門調查取證無效的,申請人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如果雇主不能完成舉證責任,將承擔舉證失敗的后果。這種舉證責任分配形式就是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用人單位認為不屬于工傷的,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勞動者的傷害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發生緊急傷害的,不得認定為工傷,你應該立即去最近的醫療機構處理。同時,及時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長期在煤礦、采石場或者有毒有害場所工作,身體不適的,必須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職業病防治辦公室進行診斷。確認為職業病后,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受傷職工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關于工傷認定的結論(未認定為工傷的)不服的,也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書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也可以在十五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被認定為工傷后,應持工傷認定書到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殘疾等級鑒定。取得工傷認定證書和傷殘等級證書后,可向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或勞動保障部門領取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工傷保險金。如果雇主和工人不能就工傷賠償金額達成協議,他們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爭議。總之,在工傷鑒定中,工人只需要證明他們與雇主有勞動關系,并且有受傷的事實,而雇主需要承擔大部分舉證責任。因此,雇主應積極配合勞工部提供證據,否則可能會產生不良后果。如果您的情況復雜,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