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仲裁法》第七章對涉外仲裁的有關問題作了具體規定。根據第65條,《仲裁法》第三章(第16-20條)關于仲裁協議有效性的規定當然適用于國際商事仲裁協議。同時,有關問題也可參考2006年9月8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仲裁法》第16條明確規定:“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爭議發生前后以其他書面形式達成的仲裁協議。”《解釋》第1條以《仲裁法》第16條規定的“其他書面形式”定義了仲裁協議,包括以合同、信函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形式達成的仲裁協議。可以看出,我國對“書面形式”的規定相對寬松,對“書面形式”的解釋符合國際慣例,符合現代國際商事交易的發展趨勢。實質要件的立法分析
中國的仲裁立法沒有直接規定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是構成有效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要件之一,只有結合《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才能得出結論。
仲裁法第16條和第17條規定了雙方對仲裁協議的實質有效性和無效性的要求。第16條規定:“仲裁協議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項;(3)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1)請求仲裁意向書。如上所述,這里的意義表達必須明確。在實踐中,一方起草了包含仲裁條款的合同,并通過信函、電報或傳真發送給另一方。另一方當事人沒有拒絕接受,而是以行動履行了合同。此時,不構成該方默示接受仲裁。這是因為,雖然合同可以因當事人的實際履行而宣告成立,但不能從主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中明確推斷其對仲裁條款的確認。這與之前的“寫作”說法并不矛盾。書面的底線是明示同意,而默示同意從根本上違反了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書面要求。此外,基于仲裁條款的獨立性,仲裁條款的有效性與主合同的有效性分離,并且由于主合同的默示成立而無法生效。事實上,“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除少數國家外,大多數國家都不承認仲裁條款可以通過合同的默示成立來達成。”
(2)仲裁事項。仲裁事項是提交仲裁的爭議的內容。當事人提交仲裁的事項必須是可仲裁的。《仲裁法》第2條規定了可以提交仲裁的事項,即“合同糾紛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主體平等的組織之間的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推斷,此處的仲裁事項是指與人身關系無關的財產權益糾紛,包括合同糾紛和非合同糾紛,如因銷售合同和產品責任引起的糾紛。但不包括第三條規定的不能通過仲裁解決的事項,具體為:“一婚姻、收養、監護、贍養、繼承糾紛;(二)應當由行政機關依法處理的行政糾紛。”由于本條第一款與人身關系密切,當事人不能自由處分,因此不能納入仲裁解決范圍。否則,它就偏離了“從身份到契約”的法律演進運動。第二款規定的不可仲裁事項是因為行政爭議的解決涉及行政權力的行使。如果允許將其納入仲裁解決方案,不僅會踐踏國家主權,而且會導致公共秩序無法有效維護,這違反了“公共秩序保留”的國際私法準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