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中舉證責任的分配
勞動爭議訴訟案件時有發生。因此,我國法律規定,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舉證責任遵循一定的分配原則。中國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的具體分配:
①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時,申請人或者原告應當對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勞動關系的存續期限以及工資金額等相關主張承擔舉證責任。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明確規定,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
在實踐中,用人單位處于勞動狀態,勞動者處于勞動狀態,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指定的地點工作。顯然,工人處于弱勢。有關勞動關系的文件往往掌握在雇主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與爭議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控制和管理的,由用人單位提供;發包人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本規定還針對在勞動爭議解決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逃避法律責任而拒絕提供針對自己的相關證據,而勞動者由于沒有與勞動爭議事項相關的證據而處于不利地位的事實。《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于用人單位舉證責任的規定明確了其拒絕提供相關證據的法律后果。實踐中,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的是用人單位制度、加班證明、用人單位為員工提供的社會保障證明③ 舉證責任倒置
我國勞動爭議舉證責任倒置是合法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了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倒置,即:,“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因用人單位決定解除、解除、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④ 舉證責任由仲裁機構或法院分配
在實踐中,仲裁機構或法院處理勞動爭議時,仲裁員或法官往往根據法律規定分配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以查明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賦予法官分配舉證責任的權力,即:,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照本規定和其他司法解釋不能確定舉證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考慮當事人提供證據的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本規定也適用于仲裁員或法官
中國人口眾多,妥善處理勞動爭議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勞動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以“誰主張、誰提供證據”為重點,補充“誰控制、誰提供證據”、“舉證責任倒置”,明確舉證責任的分配,查明事實,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充分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