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法》第24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薄?a href='http://www.sdjlnm.com/laodong/43.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勞動部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勞動者工作不滿一年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按一年標準賠償根據上述規定,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必須依法支付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以:支付報酬:
(一)以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實施暴力強迫勞動的
(二)不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無故扣付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絕支付勞動者長期工資的工作時間(V)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人工資(II)如何辦理辭職手續(1)員工應在辭職前至少一個月向部門經理填寫辭職申請表,并提交辭職申請(2)部門經理積極與辭職員工溝通員工,盡量留住表現良好的員工,并探索改善其工作環境、條件和待遇的可能性
(3)辭職員工應填寫辭職申請表,由部門經理和中心主任簽字批準。
(4)如果員工的辭職申請獲得批準,辦理辭職交接手續。公司應安排其他人員接手其工作和職責
(5)在所有必要的辭職程序完成后,到金融中心財務部領取工資(6)公司可以簽發公司辭職人員的工作簡歷和績效證明
III.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一)服務年限的計算標準
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及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一年;不足六個月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需要注意的是:
1。法律中的“公司工作年限”不是“公司連續工作年限”。即使勞動關系中斷,工作年限也可以一起計算。根據《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1994]481號)的規定,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以六個月為分界線做出了不同的規定。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足六個月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與兩者相比,后者更為公平合理。分段計算:根據《勞動法》的規定,2008年1月1日前的計算標準按勞法[1994]481號執行,2008年1月1日后按《勞動合同法》執行。由于對法律的理解不同,各地沒有統一實行分段計算(二)不再根據《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發[1994]481號)的規定限制補償年限,用人單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勞動者不稱職,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稱職,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最高經濟補償不得超過12個月。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12個月的期限已被取消。
(三)工資計算基數
根據《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發[1994]481號)的規定,經濟補償的工資基數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合同終止前12個月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根據《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秳趧雍贤ā泛喕斯べY的計算標準,規定工資是指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12個月內勞動者的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是指應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一般包括:小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在實踐中,許多雇主將工人的所謂“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工資計算基礎是錯誤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本地區職工平均月工資的三倍的,經濟補償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期限最長不超過12年。在這方面,《勞動合同法》只對高收入人群的補償年限和補償基數進行了限制,而對普通工人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勞動者的月工資不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區職工平均月工資的三倍,沒有“三次”和“12年”的計算上限(五)定期勞動合同終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最新規定:定期勞動合同終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本規定不適用于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根據前述規定,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
(六)如果合同終止或非法終止,應支付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最新規定:如果合同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給予補償。(七)《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應當在工作交接完成時支付。
我們經??吹焦蛡驔_突的報道。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中國還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以上內容由法律合伙人小編為您整理。我希望這對你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您免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