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雇員在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造成雇主的財產損失,雇主要求雇員賠償損失是屬于勞動爭議案件還是一般民事案件
,應當作為勞動爭議案件受理,或者作為司法實踐中有爭議的一般民事案件審理。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勞動廳《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對違紀職工作出處理或者處罰決定,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可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不承擔責任的,用人單位在作出決定后60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上訴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用人單位在作出決定前向自愿離職的勞動者提出賠償請求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在裁定勞動者賠償時終止雙方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作出解雇、除名、解雇或者自動辭職決定后提出賠償請求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江蘇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印發江蘇省勞動仲裁案件研討會紀要的通知》,因勞動者工作過失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按勞動爭議案件處理。但由于法律規定不明確,實踐中有些地方將其作為一般民事案件審理。筆者認為,此類案件應作為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理由如下:1。雖然此類案件不屬于典型意義上的勞動者提供勞動和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爭議,但單位要求財產損害賠償的法律關系是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關系。由于損害賠償的事實來源于勞動者的勞動行為,不同于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損害賠償糾紛,因此,必須首先通過勞動合同和勞動法調整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因此,將此類爭議歸類為勞動爭議有助于妥善解決爭議。2.原勞動部頒布的《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七條規定,因賠償發生的爭議,按照國家有關勞動爭議處理的規定處理。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6條規定:“因勞動者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賠償金可以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是,每月扣除的金額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資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山東、江蘇、上海等地將此類案件視為勞動爭議,這在法律法規層面明確了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損害賠償案件應視為勞動爭議。因此,因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財產損失而產生的爭議,應首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事故后第三方不肯賠償怎么辦
2021-01-17常年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27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