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尚未簽訂勞動合同,但當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時,勞動報酬爭議仍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最近,哈爾濱一家法院裁定了一樁事實上的勞動爭議。該工人因未經勞動仲裁直接提起訴訟而被駁回。原告張(女)于2008年3月申請在被告的一家攝影店工作,并同意每月800元的工資標準加上傭金。原告要求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的請求被被告拒絕。原告在被告的辦公室工作了一個月,沒有工資,然后被告扣除了原告的押金和其他費用。2008年6月,雙方未能就相關事宜達成共識。經原告多次催促,被告仍欠原告2500元工資和押金。原告要求法院命令被告支付原告的工資和押金,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經過審理,法院認為本案是雇主和工人之間的糾紛。雖然雇主和工人之間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原告張在被告的攝影店工作期間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本案爭議屬于勞動爭議。原告、被告對勞動報酬有爭議的,雙方應當協商解決。如果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程序違法的。法院依法駁回了原告的訴訟
法律聯系
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在達成和解協議后不愿協商、不協商、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協議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同時,《勞動爭議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申請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或者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權利而中斷,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期間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相關幫助,請咨詢邢臺勞動爭議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一個宅基地分戶后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