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者的基礎是不同的。勞動關系的基礎是雇主和工人之間生產要素的組合;勞動關系以雙方協議為基礎。適用的法律是不同的。勞動關系主要受民法、合同法和經濟法的規制,而勞動關系則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制。不同的學科資格。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是自然人和法人或組織;勞動關系的主體雙方可以同時是法人、組織和公民,也可以是公民、法人和組織。主體的性質及其關系是不同的。在勞動關系的兩個主體之間,不僅有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有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除提供勞務外,工人還應接受雇主的管理,服從雇主的安排,遵守雇主的規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成為雇主的內部雇員。然而,勞動關系的兩個主體之間只有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它們之間不存在隸屬關系,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不存在管理和被管理、被支配和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工人提供勞務,雇主支付勞動報酬。他們是獨立平等的。這是勞動關系和勞動關系之間最基本、最明顯的區別。工作的名稱和責任是不同的。事實上,勞動關系指的是工人以雇主的名義工作。勞動者屬于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其提供勞動的行為屬于工作行為,是用人單位整體行為的一部分,用人單位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與勞動者本人無關;勞動關系是指提供勞務的一方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勞動活動,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僅因第三方在提供勞務過程中的過失而對其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則損害與雇主無關。合同的內容受到不同程度的國家干預。勞動合同的條款和內容通常由強制性法律規范規定。如果勞動合同終止,雇主必須滿足勞動法規定的條件,除非雙方通過協商達成協議,國家對勞動合同的干預程度較低。合同內容的約定主要取決于雙方的自主權。除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外,由雙方自由協商決定。內部規章制度的約束力是不同的。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合同或從屬勞動合同。企業有權單方面對員工遵守內部規章制度的行為進行獎懲。勞動合同雙方發生爭議時,只能以勞動合同本身作為解決爭議的依據,任何一方的內部規章制度都不能作為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勞動力的主導地位是不同的。管理者和雇員在生產資料控制方面的關系;在勞動關系中,勞動提供者自行組織和指導勞動過程。參與運營和管理的不同權利。作為勞動關系中的職工,有權通過工會、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監事會等渠道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對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經營決策、職工獎懲、工資制度等行使批準權、提案權或意見權,生活福利、勞動保護和保險。但是,作為勞動合同關系中的勞務提供者,他不是企業的內部雇員,不享有上述權利,無權干涉或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和休息時間的規定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勞動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在法定休息休假期間工作的,必須依法為勞動合同支付額外的加班工資等,除雙方另有約定外,勞務提供方可以自行安排提供勞務的時間。關于是否在法定節假日提供勞務,以及每天提供勞務的時間,雙方可以自行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的,可以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處理。勞動報酬的數額由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直接約定,不得因提供勞動的具體時間而變更。即使提供勞務的時間每天超過8小時,或每周超過40小時,或在法定節假日期間,勞務提供方也不得因此要求額外報酬。工具和設備等材料的供應有所不同。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必須具備一定的廠房、辦公場所、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為勞動者的勞動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保障和防護裝備。在勞務關系中,工具、設備等物質條件的提供,如合同未約定,一般由勞務提供方提供。因為在勞務關系中,勞務提供者的義務主要是提供約定的勞務結果,提供勞務的方式由勞務提供者自己決定。職業技能培訓的義務是不同的。在勞動關系方面,根據《勞動法》第68條,雇主有義務為工人提供職業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技能;在勞務關系中,指勞務提供方技能的提高,當其自身承擔義務時,另一方只接受其提供的勞務,不干涉其職業培訓。受試者的待遇不同。除工資和報酬外,勞動關系中的工人還享有保險和福利;勞動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雇主有不同的義務。勞動合同的履行貫穿于國家的干預之中。為了保護工人,勞動法對雇主規定了許多義務,例如為工人繳納社會保險,雇主支付的工資不得低于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不得通過協商改變。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一般不承擔上述義務。當然,雙方可以就上述內容達成一致,也可以沒有上述內容。報酬的性質和支付方式不同。履行勞動合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了按勞分配原則。它是不完整的,不會直接隨市場供求而變化。其支付形式通常規定為連續定期的工資支付(通常按月定期支付);從勞動合同中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照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協商確定。一次支付商品價格(多為一次性即時結算或分期分批支付,無一定規則)。商品價格與市場變化直接相關
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工資應以法定貨幣支付,而不是以實物或證券代替貨幣。報酬的支付方式有貨幣形式和按月支付。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報酬可以貨幣、實物或有價證券、分期或一次性支付。獲得報酬的優先順序不同。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獲得的報酬以工資表示;在勞動關系中,勞務提供者獲得的報酬為勞務費,屬于一般債權
17。違約產生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勞動合同的不履行和違法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包括民事責任,還包括行政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足。如果勞動行政部門拒絕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號取得流程是什么
2020-12-10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