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處理遵循原則是什么
勞動爭議處理遵循原則是什么1)在查清的基礎上,依法處理勞動爭議原則。2)當事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3)著重調解勞動爭議原則。4)及時處理勞動爭議的原則。勞動爭議處理機構有哪些我國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主要有: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各級政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
沒簽合同發生勞動爭議要受理嗎
沒簽合同發生勞動爭議要受理嗎從勞動法原理上分析,勞動爭議應否受理,是以爭議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其爭議是否屬于勞動爭議范圍來確定,而不是以這種關系是否合乎法定形式來確定的。事實勞動關系盡管存在建立形式上的缺陷,但仍然是勞動關系,屬于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因此,事實勞動...
可以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權力有哪些
可以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權力有哪些1、爭議處理方式選擇權。即勞動者在行使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權時,依法享有的對爭議處理途徑和方式的選擇權。我國《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因此,勞動者在行...
工傷爭議處理的機構
一、勞動糾紛的處理機構有哪些? 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我國目前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主要有: 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企業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負責調解本企業內勞動爭議的群眾組織。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企業行政代表和企業工會...
勞動爭議處理法
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17號)規定,勞動爭議處理應遵循一些重要原則: (1)依法處理勞動爭議原則。在處理勞動爭議過程中,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和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協商、依法解決勞動爭議。 要查清事實,首先,當事人應積極就自...
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分類
一、什么是勞動爭議 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又稱勞動爭議。其中有的屬于既定權利的爭議,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發生的爭議;有的屬于要求新的權利而出現的爭議,是因制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 二、勞動爭...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存在哪些問題及完善建議
伴隨著勞動關系市場化進程的迅速加快,我國已經進入勞動爭議“多發期”。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分析,現階段我國勞動爭議的整體發展態勢呈現三個基本特點: 一是案件數量逐年增加。 自1987年恢復制度以來的17年間,全國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審理的案件數量平均每年增長2...
我國哪些機構可以處理勞動爭議
一、法條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117號令)規定,我國目前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為:企業委員會、地方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地方人民法院。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負責調解本企業內部勞動爭議的群眾性組織,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企業行政代...
勞動糾紛的類型有哪些
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而產生的勞動糾紛。 此外,根據勞動糾紛當事人是否為多數和爭議內容是否具有共性來劃分,勞動爭議糾紛還可以分為集體勞動糾紛和人勞動糾紛,等等。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應在15日內向法院起訴。過期,法院將不再受理。 根據...
勞動爭議范圍的界定涉及哪些問題
勞動爭議范圍的界定和準確定性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1、雙重勞動關系產生的糾紛如何定性。 我國目前大量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即一個勞動者具有雙重職工身份和享有兩個勞動關系。雙重勞動關系或表現為兩個勞動關系都是法定的,或表現為一個是法定勞動關系,另一個卻是事實上的勞動關...
勞動爭議有什么法律特點
一、勞動爭議有哪些特征 企業勞動爭議是發生在企業內部的企業勞動者與企業管理者之間的利益矛盾、利益爭端或糾紛。它與一般的民事糾紛或民事爭議相比,具有以下幾方面明顯的特點: 1.有特定的爭議內容 只有圍繞經濟利益而發生的企業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的爭議,才是企業勞動爭...
勞動爭議的處理制度有哪些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是通過勞動立法的形式將勞動爭議處理的機構、原則、程序、受理范圍等確定下來,用以處理勞動爭議的一項法律制度。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在法學分類上稱為程序法。就其內容看,它是解決在勞動爭議處理方面的原則、程序等規定,就其任務和作用看,...
勞動爭議的處理機構是指哪個
一、勞動爭議有哪些處理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117號令)規定,我國目前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為: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地方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地方人民法院。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負責調解本企業內部勞動爭議的群眾性組織,調解委...
在哪些范圍內勞動爭議案件可受案
在哪些范圍內勞動爭議案件可受案(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勞動者和勞動者、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而發生的爭議;(3)因履行(包括執行、變更、解除、)發生的爭議;(4)因認定無效勞動合同和特定條件下訂立勞動...
企業勞動糾紛處理
企業勞動糾紛處理1、協商。協商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采取自治的方法解決糾紛,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意或者團體協議,雙方互相協商,最后通過協商解決爭議。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使雙方當事人應首先選擇的解決爭議的途徑,也是解決爭議過程中可以隨時采用的途徑。協商解決是以當...
淺議我國勞動爭議處理體制改革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發展,我國的勞動糾紛日益增多,也日趨復雜。1980年代確立起來的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同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也突現出來,其改革問題也成為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 一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簡述 勞動爭議處理體制,是指由勞動爭議處理的...
淺談勞動爭議及相關問題
提綱一、勞動爭議的種類二、關于我國勞動爭議處理體制三、關于勞動法律關系與雇傭法律顧問關系四、關于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責任六、總結勞動爭議此話并非前衛、新鮮,但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卻是永恒。現今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不斷轉換、勞動用工制度的不斷推進,勞動爭議案件正呈現明...
勞動爭議處理的注意事項及法律依據
一、處理勞動合同爭議須特別注意的問題。 處理勞動合同爭議除應遵循勞動爭議處理的一般規定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處理勞動合同爭議應首先確認合同是否有效。 《勞動法》第18條規定了無效勞動合同的條件,即“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一、現階段我國勞動爭議的特點 伴隨著勞動關系市場化進程的迅速加快,我國已經進入勞動爭議“多發期”。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分析,現階段我國勞動爭議的整體發展態勢呈現三個基本特點: 一是案件數量逐年增加。自1987年恢復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以來的17年間,全國各級勞動爭議仲裁...
勞動爭議處理范圍 程序和規定
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不協調的一種表現,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勞動關系主體之間的動機取向和利益要求不同,以及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勞動爭議也就有其客觀性。勞動爭議一旦形成,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影響社會安定,因此必須及時依法進行處理。一、勞動爭議處理的一些程序規定...
勞動爭議處理有關規定
勞動爭議處理有關規定勞動爭議受理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17號1993年7月6日公布)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與職工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2)因執行國...
工會如何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工會如何參加權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勞動法》第八十條作出了明確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 工會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調節工作,包括派代表參加用人...
勞動爭議處理的一些實體規定
開除是國務院《企業職工獎懲條例》規定的最高行政處分,其他五種行政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撤職、留用察看而引發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不予受理。另一類行政處分:降級,如涉及降低工資而引發爭議,可以受理。 除名、辭退是一種處理而不是處分,除名針對的是企業職工的曠工行為的...
勞動爭議處理的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是通過勞動立法的形式將勞動爭議處理的機構、原則、程序、受理范圍等確定下來,用以處理勞動爭議的一項法律制度。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在法學分類上稱為程序法。就其內容看,它是解決在勞動爭議處理方面的原則、程序等規定,就其任務和作用看,它為貫徹實體法提供法...
勞動爭議處理幾個疑難問題研究
[關鍵詞]勞動爭議勞動爭議案定性申請仲裁時效先裁后審 一、關于勞動爭議范圍的界定及定性問題我國目前處理勞動爭議的直接法律依據有二個,其一是《勞動法》;其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下簡稱《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除此之外,還有原勞動部《關于...
勞動合同爭議的處理及其依據
1.處理勞動合同爭議應首先確認合同是否有效。 《勞動法》第18條規定了無效勞動合同的條件,即“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從訂立之日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部分條款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爭議的處理
一、勞動爭議處理的一些程序規定?處理勞動爭議,其仲裁程序的法律依據是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原勞動部制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等。(一)勞動爭議的概念? 勞動爭議,一般是指勞動關系主體雙方之間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或履行勞動合同、...
勞動糾紛調解聯動機制實施細則有哪些
第一條本操作規則適用于由北京市朝陽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朝勞仲裁委)函轉至本中心調處的勞動爭議糾紛。 第二條調解勞動糾紛的原則 調處勞動爭議糾紛應遵循自愿、合法、及時、便捷的原則,保障雙方當事人依法行使調解權,促進調處中心依法、公正、快速地調處勞動糾紛...
未成年用工注意哪些事項,不給未成年工定期體檢的后果
2025-05-01員工長期病假降職可以嗎
2025-05-01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5-05-01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5-05-01因除名而產生的勞動爭議如何處理
2025-05-01工資拖欠案件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2025-05-01單位能否與工傷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2025-05-01經濟補償金支付的32種法定情形
2025-05-01老板迷信屬相 員工全屬豬 涉嫌歧視并違反《勞動法》
2025-05-01用人單位不可以與勞動者訂立服務期限條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