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屬于工傷,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其他在上班途中發(fā)生的意外傷害不屬于工傷,用人單位無需承擔責任
上下班途中發(fā)生的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早在2003年就寫入了《工傷保險條例》。然而,在實踐中,“上班路上”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201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發(fā)審[2000]9號),細化了“上下班途中”等工傷認定難題,明確了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的傷害屬于四種工傷情況:(1)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點和居住地、慣常居住地和單位宿舍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路線;(2) 在合理時間內,在工作地點與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居住地之間的合理路線上往返工作;(3) 在合理的時間和路線上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以及上下班途中的活動;(4) 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其他合理路線的上班路上
首先,對于“上班路上”的規(guī)定,重點是理解“合理”一詞。所謂“合理時間”是指具有合法性的時間。我們都知道,通勤有一個時間段,可能早一點,也可能晚一點。例如,我們必須在下班后加班,或者在交通高峰時間后回家。這些都是合理的時間。所謂“合理路線”,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必要活動所采取的路線,如去菜市場買菜或在下班途中接孩子。這些是合理的路線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工傷認定依據的是《工傷保險條例》中的規(guī)定,“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或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渡輪和火車事故受傷的非其主要責任者,應認定為工傷”。換句話說,員工必須承擔非個人的主要責任,即另一方承擔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才能被認定為工傷。第三,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限。《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guī)定,職工發(fā)生意外傷害或者被診斷為職業(yè)病的,所在單位應當在30日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在此期間未申請工傷認定,受傷員工或其近親屬也可以在一年內直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以上是小編為您編寫的內容。如果您在上班途中遭遇意外傷害,您可以向侵權人索賠,并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雙方都可以談判。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05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單用途商業(yè)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