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77條第1款規定,雇主和工人之間存在沖突。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或者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協商
爭議各方自行同意,通過協商,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向對方或一方作出讓步,以便通過協商解決爭議。談判不需要第三方參與。這是爭端雙方相互理解和和解的結果,有利于防止矛盾激化。但是,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可執行,雙方仍可申請仲裁或訴訟。談判可以在爭端解決的任何階段進行。調解
調解是第三方通過勸說和勸說,促進當事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和解,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調解方式。勞動爭議調解主要由企業內部委員會進行。調解達成協議后,爭議雙方應當自覺履行,但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仲裁由中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裁決是可執行的
調解和仲裁都是中國勞動爭議的法律解決方案。一般來說,勞動爭議發生后,工人通常會首先努力在雇主內部解決爭議。內部無法解決的,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當事人在申請仲裁前必須進行調解。
勞動法第4條和第5條明確規定,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或者要求工會或第三方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協議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勞動爭議調解另有規定的除外。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任何一方均可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解決勞動爭議,也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解決勞動爭議。也就是說,一旦發生勞動爭議,作為當事人的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可以選擇任何一種調解和仲裁方式來解決勞動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解決勞動爭議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按照合法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訴訟
勞動爭議訴訟是指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為保護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種方式。它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后一道工序
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決勞動爭議的四種主要方式。小編特別提醒,由于中國法律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的前置程序,發生勞動爭議必須先申請仲裁,然后才能向法院起訴。當雙方遇到困難時,尋求律師的幫助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實際情況更復雜,歡迎您來盧巴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確定債權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19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