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人民法院判決前是否可以撤回解除合同的申請,原告可以申請解除訴訟,但是否準許,應當由人民法院決定,故可以在判決前撤回解除合同的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在判決宣告前申請撤訴,原告是否申請撤訴,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決定不撤訴,原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是否準許。《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二)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的(三)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四)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5)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1) 由于不可抗力,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果供應商a公司(生產企業)的生產線因自然災害完全損壞,則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損壞可根據情況判定為不完全履行;自然災害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2)預期違約。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前明示或默示的違約行為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者聲明的方式表明到期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在合同到期時表示不履行合同的行為。例如,債務人將唯一標的物出售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方無法履行到期的合同。這是默示違約。(三)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不履行義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通過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仍能實現債權履行利益的,債權人不能直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應當督促債務人履行義務根據合同。債務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合同的,債權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的,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履約要求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通知。合理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時間準備履行。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在人民法院判決前,原告可以申請撤銷訴訟,但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判決前可以撤回訴訟。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承諾不繳社保,單位不繳算不算違法
2021-02-08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