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繼承父母的安置房(繼承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1。如果有遺囑,(1)如果有遺囑,根據遺囑,沒有遺囑的父母、子女和配偶都是第一繼承人,按人均計算。
(2)咨詢當地公證處。
(3)必備材料:拆遷協議書、安置表、產權注銷證明
(4)取得繼承公證書后,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可直接變更為子女(繼承人)姓名。
(5)與普通不動產的繼承相同。因征地拆遷導致房屋所有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先到繼承權公證處辦理公證,并向市國土資源局繳納過戶費,然后由繼承人提出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繼承權證明,房產證,身份證,婚姻狀況證明,房屋所有權證(由有資質的房地產測繪機構提供)和其他登記文件的圖樣,記載了該機構認為需要向房地產登記機構辦理房地產繼承、轉讓登記手續的相關證明材料。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助協議的,按協議辦理。首先,安置房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因重大市政項目居民搬遷而建設的配套商品房或劃撥的中低價商品房。如黃浦江兩岸的世博拆遷。根據相關規定,被安置人取得此類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于個人,但取得所有權后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
另一類是因房地產開發等因素被拆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與市場價格相比),拆遷公司通過其他方式為被拆遷人安置或購買。這種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沒有區別。屬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不受轉移期限的限制。它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安置房主要有幾個案例。如果房屋拆遷前是業主自有房屋,安置房出具的產權證也是業主的,拿到產權證后可以交易,但除了正常的房屋交易稅外,還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根據《房地產管理辦法》規定,無產權證出售房屋屬于違法行為,但國土房產局不參與裁決。三是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第1123條[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繼承開始后,按法定繼承處理;有遺囑的,按法定繼承處理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父母的安置房如何繼承?安置房取得房產證后才能繼承。沒有房產證的,取得房產證后才能繼承。繼承父母安置房的客戶如何應對這種情況?有許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免費幫助。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車禍導致殘疾能主張精神損失費嗎
2021-02-04職業病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5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