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贈與人在受贈人的欺騙下簽訂贈與合同的,贈與合同無效,贈與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下列合同: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訂立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當事人的變更請求。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前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捐贈合同或者經公證的捐贈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其次,如果對贈與合同的任意性沒有限制,就意味著贈與合同沒有約束力,這對受贈人不公平,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也對社會道德產生了影響。因此,對贈與的撤銷應當有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贈與財產發生權利轉移的,贈與人不得擅自撤銷贈與。贈與財產的一部分已經交付,其權利已經轉移的,贈與的撤銷僅限于尚未交付,其權利尚未轉移的部分,以維護贈與合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穩定。
2。贈與合同訂立后經公證的,贈與人不得擅自解除。捐贈合同簽訂后,當事人交由公證部門進行公證,這表明其捐贈意向的表達已經非常謹慎。因此,贈與人不得擅自解除經公證的贈與合同。無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是否經過公證,捐贈財產是否發生權利轉移,贈與人都不得解除具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捐贈合同。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捐贈,主要是指以救災、扶貧、助學為目的,或者以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用事業為目的的捐贈。這種贈與的公益性決定了贈與人不能任意撤銷贈與。由于當事人之間的道德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取消贈與,就不符合道德。因此,這種贈與不能被贈與人任意撤銷。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贈與人在受贈人的欺騙下簽訂贈與合同的,贈與合同無效,贈與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檢人民檢察院辦理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案件的規定的適用內容是什么
2020-12-14委托理財合同如何適用法律
2020-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