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著作權法》第三條第四款明確將建筑作品與美術作品一起列入其保護范圍,同時該條第七款規定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即建筑物、設計圖、建筑模型均可受到我國著作權的保護。
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作品都能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因為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造成果。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即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必須具備獨創性和可復制性,并且必須具有審美意義。即作為著作權法客體的建筑設計至少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獨創性。獨創性是指由作者(可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獨立構思而成的,作品的內容或表現形式完全不同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但建筑作品不同于小說、詩歌、繪畫等文學藝術創作,因其必須是從功能上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實際需求、并且受到技術、規劃、周圍環境、地質結構等條件的制約,因此它的創造性要求應是較低的,作為建筑作品,它的獨創性更多的應該反映在它是獨立創作完成的(當然這并不排除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對已有建筑的借鑒),當該獨立創作并沒有與已有作品接觸后且與該已有作品實質相似,即應認定為具有獨創性。
2、可復制性。可復制性,指著作權只保護作者思想的表現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著作權保護的客體是一種知識產品,具有非物質性的特點,必定要通過一定的客觀形式(如書、畫、圖等)表現出來。建筑設計實質也是一種對設計條件、設計要素等信息的組合、安排,這些組合與安排必須要通過設計圖紙、建筑模型或建筑物本身作為載體表現出來,這些載體是可以復制的,僅僅在一個設計師頭腦中的未通過任何方式表達出來的設計思想是無法復制的,這樣即使是再好的設計理念也不能夠成為著作權保護的對象。
3、具有審美意義。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將建筑作品定義為以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這就要求該建筑作品是具有藝術美感的,那些僅僅能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求,僅有門有窗有墻有頂而沒有任何藝術美感的房子不能稱之為建筑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
2021-03-13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