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起草或審查合同之前,律師應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最好是通過面談或直接談判的方式,了解雙方簽訂合同的真正目的,包括動機。在實踐中,這顯然是一種加工合同,有些當事人將其視為銷售合同,這就造成了合同名不副實。有些當事人企圖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比如,如果明確是企業之間的互貸合同,就要形成合作經營合同。
只有合同目的明確,律師才能理解合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只有合同目的明確,律師才能確定合同的性質和合同的確切名稱;只有合同目的明確,律師能否“謀劃”違約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只有合同目的明確,律師才能保證合同的有效性。其次,要注意合同的效力。律師應特別注意民法通則第58條和合同法第52條。判斷合同是否有效,除了上述規定外,還應注意一些特殊法律的相應規定。只要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的有效性將得到保證。律師在起草和審查合同時,應當特別注意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的強制性規定。至于合同的效力,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合同主體是否合格;二是合同目的是否合法;三是合同內容是否合法;四是合同形式和程序是否合法。個別條款的無效不導致整個合同的無效,整個合同的無效不導致合同中約定的仲裁條款的無效。當合同的個別條款無效時,律師只需修改個別條款;當整個合同無效時,律師將放棄當事人提供的合同草案,重新起草合同。第三,要注意合同的平衡。沒有一個合同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當事人一方享有權利,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權利和義務必須“匹配”。不應當有權利主體而沒有義務主體,或者有義務主體而沒有權利主體。一方權利的內容應當與另一方的義務相對應。過分強調一方權利而忽視另一方利益的合同草案,要么不簽,要么就變得“公平”!律師雖然是受合同一方委托的,應該注意委托人的利益,但如果不考慮對方的利益,不注意合同的平衡,就不是一個好律師!有些律師在起草合同時不是好律師,他們還沾沾自喜地認為合同的另一方設下了許多陷阱。眾所周知,你的“智慧”遲早會被“發現”的。不是你辛苦起草的合同草案已經面目全非或者束之高閣,就是你起草的合同已經簽訂,但是在履行過程中,因為這些陷阱會逐漸暴露出來,你會遇到來自合同另一方的種種困難。最后,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最后,你的客戶甚至你自己都會遭殃。四是注重合同的可操作性。實踐中,大量合同缺乏可操作性。具體來說,對合同當事人權利的規定過于抽象,對合同當事人義務的規定不夠明確和具體,或者雖然對當事人義務作了詳細的規定,但沒有違約責任或者規定不明確,雖然合同規定了損失賠償,但沒有計算依據,整個交易程序也不清楚,合同條款也不準確。”合同可操作性的實現是合同有效使用、交易完成和利益平衡實現的具體保障”,特別是對于履行周期長、影響因素多、風險大的合同,如建設工程合同,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BOT合同等,都需要對其可操作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合同的可操作性方面,西方發達國家律師的經驗值得借鑒。在美國,甚至在香港、澳門和臺灣,一個“簡單”的個人住房租賃合同可能長達十頁以上。各方權利義務明確,違約責任非常詳細。有一章“定義”可能產生歧義的術語。雖然讀起來有點別扭,但在執行過程中不容易產生歧義、誤解和爭執。從某種意義上說,合同是合同當事人事先的“規劃”和“設計”。這種規劃設計不僅包括當事人“角色”的規劃設計,還包括交易程序的“規劃”和“設計”。它還包括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不能達成共識時訴諸法律的“籌劃”和“設計”。套用現代諺語的話來說,合同是合同各方制定的游戲規則。沒有細則,怎么談比賽?當事人往往不愿提及或輕描淡寫違約責任。律師在起草和修改合同時,不應被當事人牽著鼻子走,既要規定違約責任,又要盡可能細化,使各方的違約責任與其義務相一致并得到落實。
形容詞如“巨大”、“重要”、“優秀”、“好”、“大”、“合理”等不能用在合同詞語中。不應使用含糊不清的詞語,如“關于”、“等價物”,也不應使用一般性引用,如“一切”和“全部”。必須解釋縮寫。容易產生誤解和歧義的詞語應加以定義和標點,不應忽視。俗話說:一言千金,合同文件的履行尤為典型。不準確的合同條款不僅使合同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導致糾紛,可以說是案例眾多!第五,要注意合同結構的合理性,合同結構是指合同各組成部分的安排、組合和搭配。合同通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內容和結尾。第一部分一般包括標題、合同號、雙方名稱、地址、郵政編碼、法定代表人、電話、傳真、電子郵件、開戶銀行、賬號等;內容一般包括簽訂合同的依據和目的(常用術語)、標的物、數量、質量等,價格或報酬、履行方式、地點和期限、違約責任、合同的生效和終止、不可抗力、爭議解決、管轄法院(仲裁機構)、法律適用、保密條款、權利放棄、權利轉讓、繼承人和受讓人,合同包括合同的修改、可分割性、所有約定(常用替代條款)、未盡事宜、通知、合同副本及其保存、附件等;合同的結尾一般包括簽約單位的印章和簽約單位授權代表的簽字,簽訂時間、簽訂地點等
在實踐中,嚴格按照上述順序安排的合同很少,大多數通用條款和條件,如不可抗力、爭議解決、法律適用、保密和通知等,都沒有描述。
合同內容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安排合同,取決于律師的個人習慣、經驗、對合同所涉事項的出色理解,甚至取決于律師的心情和態度。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無疑是合同最重要的內容。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為中心安排合同的其他內容,通常的方式是:在對合同的標的、數量和質量、價格或報酬、履行方式、地點和期限等必要條款作了說明后,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以專章的形式界定,然后是各方的保證和承諾,接著是違約責任和糾紛解決。其他條款放在下半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安全事故如何處罰
2021-02-15教授猥褻學生,學生是否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8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