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不服的,應當自收到決定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申請或者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應當自收到工傷認定決定之日起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逾期不認定的,勞動者或者其家屬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直系親屬或者用人單位應當在規定期限屆滿后60日內申請復議。因不能預見、不能避免或者不能克服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等)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上述法定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物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行政復議申請期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行政機關能否正確行使職權,而且關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否充分行使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從公民提出申請時起計算,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自障礙物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作了相應補充,規定第九條規定的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行政復議法第一款依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當場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從具體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
(二)直接作出具有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的送達的,自收件人簽收之日起計算;
(3)有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以郵件送達的,自收件人在郵件回執上簽收之日起計算;沒有郵件回執的,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以公告方式通知被送達人的,自公告規定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五)行政機關事后補充通知時,未將具體行政行為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從公民作出補充通知之日起計算,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收到行政機關的補充通知;
(六)被申請人能夠證明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的,從證據材料證明被申請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依法向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交付法律文書的,視為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第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下列工傷認定行政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決定;(二)工傷認定決定;(三)與工傷認定有關的其他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的,或者受理后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直接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行政作為或者不作為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通過對前條的解釋,我們知道當事人對工傷認定結果不服的,需要在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在六個月內提起。但現實中,一般是先申請行政復議,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滿意,再提出行政訴訟。希望以上內容能解決您的問題。如有不明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員工要掏錢嗎
2020-11-13水產養殖的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9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1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