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后提交補充證據合法嗎?
不能進入質證,不能接受,只能在一審判決后二審開庭時提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不予組織質證。除非對方同意盤問。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應特別注意與下文第41條的聯系,其中使用“未提交”,具體指“已提供后未提交”,第41條使用“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確實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許可仍不能在延長期限內提供證據的,如何判斷是否屬于“不服從”或“新發現”或“客觀原因”,必須通過質證程序和法官對證據的自由評價來確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四十一條所稱新證據,是指下列情形: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證據包括:當事人在第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經人民法院許可,仍可以在延長期限內提供不能提供的證據。(2) 二審程序中的新證據包括:一審終結后新發現的證據;一審期滿前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證據,二審法院認為,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予以許可和取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3年版)第125條是第139條:“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新的證據。”“一審后新發現的證據”表明,一審后發現的證據只有在一審宣判后啟動二審時才能提交,一審沒有戲劇性。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第一審程序中提出新證據的,應當在第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期間提出。當事人在第二審程序中提出新證據的,應當在第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期間提出;不需要第二審開庭的,應當在人民法院規定的期限內提出。
[“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期間提交”,則不得在庭審結束后提交。第四十三條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當事人經人民法院許可,遲延提供證據,但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許可的期限內提供證據,經審理可能導致明顯的判決不公的,可以視為新的證據證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不屬于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當事人在第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出證據經人民法院許可不能在延長期限內提供的證據,不屬于“新證據”,但應當允許進入質證。如果質證證明不屬于“新證據”,法院不予受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新證據,是指原審判終結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提出新證據的,應當在申請再審時提出。
[2013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79條,即第200條:“當事人的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有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新證據;(5) 審理案件所需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應當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當事人提交新證據的,由人民法院依照第四十五條的規定處理,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對方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提出意見或者舉證。第四十六條由于當事人的原因,逾期不舉證,致使案件在二審、再審中被發回人民法院再審或者因提出新的證據而改變判決的,原判決不屬于錯誤判決。一方當事人要求提供新證據的,另一方當事人應當承擔增加的差旅費、誤工費、證人出庭作證費、訴訟費等合理費用以及擴大的直接損失,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以上是相關答案。一般情況下,如果已經開庭審理,一般不允許提供補充證據,此時的證據將不予使用。如果我們有新的證據,對判決結果不滿意,可以在上訴時提交證據。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否向承運方索賠
2021-01-12遭惡意匿名舉報報警可以嗎
2021-01-24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