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依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解約定金的主要內容可以這樣約定,給付方解除合同的,收受方不退還定金,收受方雙倍返還定金的,可以解除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一十七條:定金交付后,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以喪失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可以雙倍返還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對解除主合同后責任的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
賠償損失應當遵循完全賠償的原則
完全賠償的原則,指的是遵守合約的一方因違反約定的一方的違約所受到的損失,全部都應當由違約方以賠償,它是充分、全面地保護守約方利益的有效措施。賠償損失應當以守約方有損失為前提;同時,守約方所受到的損失,違約方也要全部賠償,通過賠償使守約方的利益能夠達到合同得到履行的相應狀態。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賠償損失不僅要包括賠償守約方的全部的現實的損失,即守約方現實的財產減少、喪失和費用的支出,還應當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
可得利益的損失,雖然不是現實的財產損失,但它是合同如約履行后當事人本來可以獲得的財產利益。例如,在涉及轉賣的合同關系中,買方因賣方不交貨而無法轉售,其所遭受的利潤損失,就是方得利益損失,違約方應予賠償。可得利益有以下特征:
1.可得利益是一種未來利益,是通過合同的實際履行才能獲得的利益。
2.可得利益具備實現的條件,只要合同如約履行,就會被當事人獲得。
3.可得利益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時,期望通過合同的履行能夠獲得的利益,也是在訂約時能夠合理預見到的利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解約定金的主要內容可以這樣約定,給付方解除合同的,收受方不退還定金,收受方雙倍返還定金的,可以解除合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