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鑒定結論(等級)不滿意或有疑問的,可在收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結論。工傷認定后,可按認定標準計算賠償金額。工傷賠償包括:醫療費、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住院伙食補貼、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一次性傷殘補貼、一次性就業和醫療補貼等,單位有工傷保險的,全國工傷保險機構按標準直接發放工傷保險待遇。無保險(特別是工傷保險機構)的,按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可以按照《勞動仲裁條例》的規定提起仲裁程序。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上訴。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金的,可以根據生效的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委員會申請執行。(1) 如果受傷職工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滿意,正確的方式應該是通過自下而上的復核程序,確保鑒定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即:職工對市勞動鑒定委員會的傷殘鑒定結論不滿意的,可以向省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省勞動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原因如下:
(2)受傷職工對傷殘等級認定不滿意的,不能提起行政訴訟。1《行政復議辦法》明確規定,這種情況不屬于行政復議的范圍,自然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頒布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1999年11月23日發布了《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復議辦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勞動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不服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見第五條)。也就是說,公民、法人對勞動能力鑒定水平不滿意的案件提起訴訟或者法院處理,沒有法律依據。根據勞動鑒定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性質,它不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因此,殘疾等級鑒定工作是按照國家殘疾評定標準進行的。勞動鑒定委員會是地方政府協調勞動、衛生、工會等部門支持勞動鑒定事業的虛擬組織。勞動鑒定所的工作就是組織實施這項工作。傷殘程度鑒定和護理依賴性鑒定是醫學專家組根據受傷職工的傷情作出的技術性結論。它在很大程度上屬于技術性和職業性的工作,不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在此基礎上,對工傷鑒定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由此可見,根據工傷鑒定的內容,傷殘程度是賠償的依據。如果公司不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賠償,勞動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