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韓丙德,男,1953年8月22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肖成,男,1956年4月14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宋建成,男,1973年4月26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徐洪峰,男,1962年8月26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上述四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王峰,男,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宋建中,男,1970年5月23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范立文,男,1954年8月16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陸德文,男,1967年8月23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原告陸德明,男,1967年8月30日出生,漢族,系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一組。
上述四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張鳳齊,男,農民,住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
被告沈陽市人民政府,地址沈陽市沈河區市府大路260號。
法定代表人陳政高,系市長。
委托代理人宮理,男,系沈陽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工作人員,住址沈陽市沈河區萬泉街農神廟巷10―6號。
委托代理人孫長春,男,系法庫縣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住址法庫鎮河南街五委五組。
第三人法庫縣人民政府,地址法庫縣法庫鎮興法路200號。
法定代表人畢華峰,系縣長。
委托代理人王永洋,男,系法庫縣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住址法庫鎮團結街一委五組。
第三人法庫縣臥牛石鄉人民政府,地址法庫縣臥牛石鄉臥牛石村。
法定代表人沈金武,系鄉長。
第三人臥牛石鄉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地址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
負責人賈成志,系主任。
委托代理人梁秀媛,女,系該村委會支部書記,住址臥牛石鄉哈戶碩村。
原告韓丙德等八原告訴被告沈陽市人民政府用地批復并賠償一案,于2002年3月12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2002年3月1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2年4月30日及5月30日兩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韓丙德及八原告的委托代理人遲慶福,原告韓丙德、肖成、宋建成、徐洪峰的委托代理人王峰,原告宋建中、范立文、陸德文、陸德明的委托代理人張鳳齊(僅參加了第二次庭審),被告沈陽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宮理、孫長春,第三人法庫縣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王永洋,第三人法庫縣臥牛石鄉人民政府的法定代表人沈金武,第三人臥牛石鄉哈戶碩村民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梁秀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完結。
被告根據第三人法庫縣人民政府的申請,于2001年5月17日,作出沈政地占字(2001)0014號關于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占用土地的批復,批復的內容主要是:一、同意法庫縣人民政府占用荒地1.6811公頃,作為村辦磚廠項目建設用地;二、土地補償等費用,同意按協議執行,承包戶的土地由村另行調整;三、該宗土地所有權仍為集體所有,其使用權未辦理出讓手續前,不得轉讓、出租或抵押;四、此批復自簽發之日起,一年內有效,此期間如土地未被利用,此件自行廢止;五、接此批復后,到市土地管理局辦理《建設用地批準書》。
韓丙德等八原告訴稱,被告未經調查核實,即于2001年5月17日以沈政地占字(2001)0014號批文同意了法庫縣人民政府的請求。侵害了八原告三十年的土地承包權,違反了《土地法》及國家關于嚴禁占耕地建實心磚廠的規定,嚴重侵害了八原告的合法權益,因此,原告向遼寧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的遼政行復字[2001]第33號行政復議決定書所認定的不是客觀事實,并錯誤的適用了法律,請求法院1、撤銷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的遼政行復字[2001]第33號行政復議決定;2、撤銷被告于2001年5月17日下達的沈政地占字(2001)0014號批文,3、判決被告賠償八原告的經濟損失;4、判決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證據材料有:1、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的遼政行復字[2001]第33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用以證明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復議決定的事實及復議決定的內容;2、本院立案庭所作情況說明一份,用以證明原告的起訴沒有超過法定的起訴期限。
被告沈陽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4月1日向本院提交了答辯狀及證明其作出的用地批復合法的相關證據材料。被告在答辯狀中辯稱,涉案宗地地類性質認定正確,不存在侵害原告土地承包權的問題。根據法庫縣提供的哈戶碩村土地統計臺帳、地籍證明表、土地普查航拍圖等證據材料記載,被告所批磚廠占用的土地為荒地,雖然該宗地已經開墾,但未到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因此該宗地不屬于在冊耕地。哈戶碩村為發展經濟辦磚廠,也得到村民代表會議通過。承包該宗地的農戶包括原告已得到相應的補償或補地。被告根據地類性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調整用地計劃的實際情況,依據《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條、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之規定作出的《土地批復》,事實清楚,要件齊備,適用法律、法規正確,請求法院依法維持被告作出的《土地批復》。被告向本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哈戶碩村建設用地申請書;2、臥牛石鄉人民政府建設用地申請書;3、法庫縣人民政府用地請示;4、地籍證明表;5、土地利用現狀圖;6、土地統計臺帳;7、用地協議書;8、占用土地承辦單;9、被告作出的用地批復;10、建設用地批準書;11、磚廠土地勘測定界技術說明;12、勘測定界表;13、遼寧省國土資源廳2002年2月28日作出的關于地類性質認定的復函;14、航拍圖;15、臥牛石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6、被告作出的關于法庫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批復;17、哈戶碩村委會2000年6月12日村民代表會議記錄及土地補償證明。被告提供上述證據用以證明其作出的用地批復合法。本院已向原告及第三人送達了證據清單和副本。
第三人法庫縣人民政府、臥牛石鄉人民政府及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均未向本院遞交書面答辯狀,但在庭審中均述稱,其同意被告的答辯意見。
在本庭審查時,原告對被告提供的4、5、6及17號證據有異議:認為4、5號證據中表明的磚廠位置與第三人臥牛石鄉人民政府報請的北大溝,位置不一致;認為6號證據是經過更改的;認為17號證據所討論的建磚廠的位置――林業隊周邊地,不是現在磚廠所在的位置。為證明上述觀點,原告又于當庭向本院提供證人陸鳳奎和張連友,為其出庭作證,用以證明:1、北大溝與現磚廠所在地(即被告批復的土地)相距約3里;2、現磚廠所在地原是耕地。
被告對原告提供的1號證據及其證明目的沒有異議;對原告提供的2號證據有異議,認為應當由本院立案庭相關人員出庭質證,方能認定;對原告當庭提供的證人證言有異議,認為1、對于地類的性質應以土地臺帳和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地籍資料記載為準,不能憑個人的觀點認定,因此二證人證言稱現磚廠所在地的土地性質為耕地的說法不能成立;2、法庫縣人民政府向被告提出申請時,磚廠已經存在,被告根據法庫縣人民政府上報的土地管理部門對磚廠實地測量的記錄,結合被測土地的資料,對法庫縣人民政府提出的用地請示進行了認真的審查,最終作出同意占用土地的批復。因此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不能證明法庫縣人民政府申請使用的土地,與被告批復的土地不是同一塊地。至于臥牛石鄉人民政府所稱的“北大溝”,證人認為不是現磚廠所在地,是因為當地人對土地的稱呼不同而產生的歧意,并不能影響被告批復的合法性。請求法院對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不予采信。
三位第三人對被告提供的證據沒有異議;對原告所提證據及證人證言的觀點與被告的觀點基本一致,本院不再贅述。
經本庭質證,本院對原告提供的1號證據,認為能夠證明八原告在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之前,就被告作出的用地批復,曾向遼寧省人民政府申請復議的事實,且能夠證明復議決定的內容,故本院予以確認;對原告提供的2號證據,認為能夠證明原告向本院起訴的時間沒有超過法定的期限,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供的陸鳳奎和張連友的當庭證言,認為該證動搖了被告所提2號證據的證明效力,使被告提供的2號證據不能充分證明臥牛石鄉人民政府申請使用的北大溝土地即為被告批復同意占用的土地――現磚廠所在地的事實;但該證言對現磚廠土地性質的看法,即認為該宗土地為耕地的觀點,因無其他有權機關的有效證明佐證,故不足以推翻被告根據有權機關的土地證明材料認定的該宗土地為荒地的事實,故本院對該證的第二證明目的不予支持。
對被告提供的1號證據,認為能夠證明哈戶碩村民委員會為開辦磚廠申請用地的事實,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2號證據,如前所述,認為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動搖了該證的證明效力,使之不能充分證明臥牛石鄉人民政府申請使用的北大溝土地即為現磚廠所在地的事實,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對被告提供的3號證據,認為能夠證明法庫縣人民政府向被告提出用地請示的事實,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4號證據,認為是有權機關――法庫縣規劃土地管理局,對現磚廠所在地的地籍出具的證明,該證據詳細地標明了哈戶碩村申請開辦磚廠的用地位置、面積和范圍,還標明了現磚廠所在圖幅號、圖斑號和地類代碼,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5號證據,因該證據系4號證據四至位置圖的放大圖表,本院亦予以采信,理由與本院對4號證據的認定理由一致;對被告提供的6號證據,認為也是有權機關――法庫縣規劃土地管理局出具的土地情況證明,表明了現磚廠所在地的地類性質,與4號、5號證據能夠相互印證,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7號證據,認為能夠證明哈戶碩村民委員會與法庫縣規劃土地管理局簽訂了征(撥、占)用土地協議書的事實,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對該證亦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8號證據,認為能夠證明對現磚廠所在地用地申請的審查,經過了嚴格的審批程序,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9號證據,因系被告作出的被訴批復,故不能作為證據加以審查和認定;對被告提供的10號證據,本院認為,根據被訴的用地批復第五項內容可知,該證據系被告作出被訴批復之后,由沈陽市土地管理局作出的,因此不能證明被告作出的被訴批復合法,故本院不予采信;對被告提供的11、12號證據,因系有權機關專業技術負責人員及項目負責人對現有磚廠位置的土地情況進行實地勘測后作出的,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13號證據,因系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在被告作出被訴土地批復之后,對復議機關――遼寧省人民政府(法制辦)關于地類性質認定所作的說明,故不能證明被訴批復的合法性,本院不予采信;對被告提供的14號證據,認為能夠說明現磚廠在圖中所處的位置,能夠反映出該地的地貌,與被告提供的4號、5號、6號、11號及12號證據能夠相互印證,故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15、16號證據,認為能夠反映法庫縣臥牛石鄉土地利用的規劃情況以及被告對法庫縣所屬19個鄉鎮(包括臥牛石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作出批復的事實,從而說明被告稱被訴批復符合臥牛石鄉用地總體規劃的理由成立,同時也說明被告系臥牛石鄉土地利用規劃的審批部門,本院予以采信;對被告提供的17號證據,本院認為,該證據能夠反映出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對出租林業隊周邊地建磚廠一事,進行過村民代表的討論,并取得了一致同意的意見,同時決定對該地涉及的農民進行補地或補款。此外還能夠證明本案八位原告中,除宋建成得到補地以外,其余原告均得到了補款的事實。關于原告提出的林業隊周邊地并非現磚廠所在地的觀點,因原告提供的二位證人陸風奎及張連友的證言均證明現磚廠所在地,以前林業隊曾經使用過,加之原告再未提供其他反證推翻村委會討論的、開辦磚廠所需使用的土地,就是現磚廠所在地的事實,故本院對原告的觀點不予支持,對被告提供的該份證據,予以采信。
依據上述有效證據,認定下列事實:2000年6月12日,第三人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出租林業隊周邊地建磚廠一事,并取得了一致同意的意見,同時決定對該地涉及的農民進行補地或補款。之后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先后對該地涉及的、包括本案八位原告在內的農民分別進行了補地和補款。磚廠建成以后,第三人法庫縣人民政府根據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及第三人臥牛石鄉人民政府的申請,向被告提出了臥牛石鄉招商引資聯辦磚廠的用地請示,同時提供了有權機關――法庫縣規劃土地管理局作出的現有磚廠所在地相關的土地情況說明及地類、地籍等證明資料。被告經過審查,并根據上述資料,認定法庫縣人民政府申請的現磚廠所在的1.6811公頃的土地是荒地,遂于2001年5月17日作出沈政地占字(2001)0014號用地批復。八原告不服,向遼寧省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遼政行復字[2001]第33號行政復議決定,維持了被告作出的用地批復,對原告的其他請求不予支持。八原告仍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本院第一次開庭后,被告向本院遞交駁回起訴申請書認為,原告自認于2002年2月26日收到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書》,而根據本院行政案件立案審批表記載,本院收到訴狀的時間是2002年3月14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原告的起訴超過了法定的十五日起訴期限,故申請本院對原告的起訴予以駁回。
原告則于2002年4月30日向本院遞交申請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請求本院裁定停止磚廠生產。
本院認為,(一)根據人民法院行政一審案件立案審查、審判流程管理信息表及原告提供的本院立案庭所作情況說明,能夠證明原告向法院遞交訴狀的時間是2002年3月12日,故原告的起訴并未超過法定的起訴期限,被告要求駁回原告起訴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原告請求本院裁定停止磚廠生產的申請,本院認為,早在原告起訴之前,磚廠已經建立。在原告起訴時,土地現狀為磚廠,因此原告要求恢復所謂土地原始狀態,目前尚無法律和事實根據,故原告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告具有作出被訴用地批復的職權依據。雖然現有證據尚不能證明被告批復的土地,即為臥牛石鄉人民政府用地申請中所稱的北大溝,但被告批復的土地,確系原告的訴爭地,即現有磚廠所在地無疑,各方當事人對該事實也均無異議。因此,本院對現磚廠所在地的地類性質進行了審查,依據被告向本院遞交的法庫縣規劃土地管理局對該地的實地勘測記錄和土地現狀資料,被告認定該土地是荒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認為,土地的性質應以登記為準,根據土地登記及資料的記載,原告訴爭地的土地性質為荒地,考慮到本案八原告承包該宗土地的情況,在確認八原告均已先后因該宗土地得到了補償或補地的前提下,被告依據上述事實和證據,作出同意法庫縣人民政府占用該1.6811公頃荒地,作為村辦磚廠項目建設用地的批復,適用法律正確,符合法定程序,應予維持。原告稱該土地為耕地,除證人證言外,缺少有權機關的認定及說明,因此不足以否定法庫縣規劃土地管理局對訴爭土地性質和現狀的資料記載,故原告認為該土地為耕地的觀點,缺少有效的事實根據,本院不予支持。
(四)對原告提出的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由于被告作出的用地批復合法,且原告未向本院遞交證明其經濟損失的事實證據,故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缺少法律和事實根據,本院不予支持。
(五)關于原告提出的要求撤銷遼寧省人民政府作出的遼政行復字[2001]第33號行政復議決定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該復議決定并非由本案被告作出,雖與本案被訴用地批復有聯系,但與本案被訴用地批復并非同一具體行政行為,因此不是本案的審查客體,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三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被告沈陽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5月17日作出的沈政地占字(2001)0014號關于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民委員會占用土地的批復;
二、駁回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的請求;
三、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一百元由原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祝 妍
代理審判員 李 樹 魁
代理審判員 張 檸
二00二年九月十日
書 記 員 王 東 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準許撤回確認申請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代理詞(刑事)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拘留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辦案協作函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偵查實驗筆錄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