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書等)訴(
海南省
文昌市公安局等)(其他)一案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2000)瓊行終字第26號
原告陳加書,男,漢族,1944年10月22日出生,文昌市重興鎮光大村委會上西園村人,農民,住該村。
原告劉若汝,女,漢族,1948年4月24日出生,文昌市重興鎮光大村委會上西園村人,農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韓群峰,
海口市城西
法律服務所副主任。
被告文昌市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周經海,局長。
委托代理人吳清俠,該局法制股股長。
委托代理人林方若,文昌市公安局重興派出所所長。
上訴人陳家書、劉若汝因其訴文昌市公安局行政強制措施及行政賠償一案,不服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0)海南行初字第02號行政判決,于2000年9月1日通過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0年9月21日
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11月8日在本院第四號法庭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并當庭宣判。上訴人陳家書、劉若汝及其
訴訟代理人韓群峰,被上訴人訴訟代理人吳清俠、林方若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1997年7月10日晚上約9時,被告文昌市公安局重興派出所根據群眾舉報由所長林方若帶領民警黃俊虎、保安員黃良春、陳邦參前往重興三角庭農場隆源茶店抓有搶劫行為的符克、負案在逃的陳育重、龍程軍。在隆源茶店,派出所人員看到共有13個年紀約20歲左右的年輕人圍著二張茶桌喝茶。但是,由于派出所人員不認識符克、陳育重、龍程軍,經當場對13個年輕人盤問,還沒有弄清身份,所長林方若便決定將這13人帶回派出所繼續進行盤問。于是,派出所人員叫這13人上了一輛由陳邦參向從事運輸業的黃循祝借來的大卡東風車(車號為瓊C11353)的后卡箱。然后由陳邦參一人在前面駕駛室開車向派出所方向駛去。當時后卡箱中沒有派出所人員隨車,卡箱有
鐵門關著,但沒有上鎖,卡箱兩側和箱頂有帆布。當卡車開離隆源茶店約300米時,車上的13人中的陳育重、龍程軍、符大培、龍借慶以及原告的兒子陳宋良等5人相繼跳車逃跑。陳宋良在跳車時摔傷橫臥于公路上。陳邦參未發現這一情況,繼續將卡車開至重興派出所。當林方若所長隨后駕駛的吉普車行至該路段時看到一人橫臥于公路上,便將其送往文昌市醫院。陳宋良經醫院搶救無效于當晚死亡。當時派出所人員誤將陳宋良認作龍程軍,因此醫院所出具的"疾病診斷書"上寫的是"龍程軍"。次日,重興派出所向原告送去6000元傷葬費。原告于1998年6月8日向被告提出
侵權損害賠償申請,被告于8月25日口頭答復原告不予賠償。原告于7月16日向海南省公安廳申請復議,公安廳于同月21日以申請人的復議已超過法定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決。原告向省高級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省高級法院受理后,將本案移送海南中級法院審理。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文昌市公安局重興派出所有權對違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為進行查處,也有義務查處。重興派出所根據群眾舉報,前往隆源茶店查處案犯。當時由于派出所人員經過當場盤查,弄不清在場的13名年輕人的身份,于是,將13名年輕人帶回派出所繼續進行盤問,這一行為符合《人民警察法》第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因而,是合法有效的。其次,這13名年輕人被派出所人員叫上卡車帶至派出所途中,其中5名年輕人(其中包括原告的兒子)相繼跳車逃跑,陳宋良因此摔傷并導致死亡的損害結果發生。這一損害事實與派出所的行政職權行為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國家不承擔
賠償責任。原告請求無理,不予支持。但是,考慮到陳宋良是在派出所押送途中跳車死亡的,根據本案的實際情況,被告除原來已經向原告支付的6000元傷葬費以外,可以酌情再
補償原告1000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第九條第(三)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第(二)項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文昌市公安局1997年7月10日晚上對陳宋良等人從重興鎮三角庭農場隆源茶店帶至派出所的行為合法;二、駁回原告陳加書、劉若汝的訴訟請求;三、照準被告文昌市公安局已經向原告陳加書、劉若汝支付的6000元傷葬費;四、被告文昌市公安局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陳加書、劉若汝支付10000元補償款。
原審判決確認的主要證據有:文昌市人民醫院出具的"疾病診斷書"、"瓊C11353"大卡東風車照片、海南省公安廳"復不受字(1999)第5號"《不予受理裁決書》、該大卡車車主黃循祝、三角庭農場隆源茶店的周淑寶以及同在該卡車上的林卓、林劍、龍借裕、林道勒的證言等。這些證據已經一審庭審質證。
上訴人訴稱:原審判決把非法當作合法,是錯判的主要根源。文昌市公安局重興派出所為抓3名逃犯,而擴大對象濫抓多抓10人,造成無辜者--上訴人的兒子陳宋良死亡。執行公務過程中,被告公務人員將死者等人員押上貨車,既不鎖門,又沒人看守,放任損害事故發生,這是一種違法亂紀和行政失職行為。因此請求:1、
撤銷海南中級法院(2000)海南行初字第02號行政判決。2、賠償上訴人損失,即死亡
賠償金125206元,死者生前
撫養生活費27360元,向死者家屬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被上訴人辯稱:事實證明,重興派出所的"帶至"行為符合《人民警察法》第九條規定,是履行職責的合法行為,既不屬于違法亂紀,也不屬于行政失職。在將陳宋良等13人帶至派出所的途中,陳宋良跳車摔傷致死,其死亡結果是由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與派出所的帶至行為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上訴人的賠償請求不符合國家賠償的五個要件,故不予賠償。但是,從道義上,在已經支付6000元喪葬費的基礎上,被上訴人同意再適當補助10000元。
本院經庭審查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原審判決確認的主要證據可以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文昌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將陳宋良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13人帶至派出所的行政強制措施行為,符合《人民警察法》第九條的規定。被上訴人在使用卡車將陳宋良等人帶至派出所的過程中,已經盡到了應盡的安全保障義務,其執行公務的行政行為合法有效。被上訴人將陳宋良帶至派出所的行政強制措施行為僅僅是陳宋良跳車摔傷致死的條件,并非造成其死亡結果發生的直接原因,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陳宋良死亡結果是由其自己個人過錯行為造成的,因此,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上訴人提出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但是,被上訴人出于人道的考慮,自愿對上訴人給予6000元的喪葬費及10000元的經濟補助,是對上訴人的精神撫慰,并不違反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
一審判決將被上訴人自覺自愿的道義補償,作為判決內容予以確認缺少法律依據,應予撤銷。另外,本案被上訴人文昌市公安局的"帶至"行為是根據《人民警察法》第九條所實施的行政強制措施行為,而非公安機關依據《
刑事訴訟法》的明確規定所實施的司法行為。因此,上訴人提出的本案應當屬于司法賠償的觀點不能成立。本案系上訴人陳家書、劉若汝對被上訴人文昌市公安局所采取的"帶至"這一行政強制措施行為不服,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確認違法,同時要求國家賠償的行政訴案件,而非單獨請求國家賠償的行政賠償案件,原審法院以《行政賠償判決書》形式作出一審判決,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應當予以糾正。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收取訴訟,原審法院未收取
訴訟費錯誤。上訴人應當依法補交一、
二審訴訟費。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七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第一條第二款第二項、第五十七條第一款,《人民警察法》第九條,《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第(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Page]
一、維持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0)海南行初字第02號行政判決書第一、二項內容。即,確認被上訴人文昌市公安局將陳宋良等人帶至派出所的行政行為合法;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二、撤銷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0)海南行初字第02號行政判決書第三、四項內容,即,照準文昌市公安局已經支付的6000元傷葬費;文昌市公安局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陳加書、劉若汝支付10000元補償款。該款項由被上訴人自愿支付。
一、二審訴訟費各100元,共計200元,由上訴人陳家書、劉若汝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郭修江
代理審判員 鄭月濤
代理審判員 林玉冰
二000年十一月八日
書記員 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