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渝五中刑終字第72號
????原公訴機關
重慶市南岸區
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
被告人)鐘江,男,1977年7月9日出生于
四川省射洪縣,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略)。2006年4月17日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捉獲,同年5月24日被釋放,同年11月22日被逮捕?,F押于重慶市南岸區
看守所。
辯護人楊建勇、劉全林,四川子昂
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潘興剛,男,1986年7月24日出生于重慶合川市,漢族,中技文化,農民,住(略)。2006年4月17日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
刑事拘留,同年5月24日被逮捕。現押于重慶市南岸區看守所。
辯護人陶川勇,重慶市南岸區
法律援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楊春,男,1976年1月25日出生于
云南省金平縣,漢族,初中文化,重慶市長江電工廠工人,住(略)。2006年4月17日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被刑事拘留,同年5月24日被逮捕?,F押于重慶市南岸區看守所。
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審理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鐘江、潘興剛、楊春犯故意傷害罪一案,于2006年12月21日作出(2007)南刑初字第51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鐘江、潘興剛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和審閱辯護人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
開庭審理?,F已審理終結。
原判決認定,2006年4月15日,被告人鐘江在南岸區銅元局“鑫燦一郎”卡廳與王治清發生口角糾紛,后伙同被告人潘興剛、楊春等將王治清毆打成重傷。前述事實,有
刑事案件登記表、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傷情病歷及
司法鑒定、現場示意圖和被告人供述等證據為據。
原判決認為,被告人鐘江、潘興剛、楊春伙同毆打他人致重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一、被告人鐘江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二、被告人潘興剛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三、被告人楊春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原審被告人鐘江上訴提出原判量刑過重的意見。其辯護人以鐘江的行為沒有達到刑法所要追究的程度為由,提出改判鐘無罪的辯護意見。
原審被告人潘興剛上訴提出,原判量刑過重,要求從輕處罰,并宣告
緩刑。其辯護人以潘的主觀惡性相對鐘江要小、系初犯等為由,提出適當減輕處罰的辯護意見。
經審理查明,2006年4月15日10時許,上訴人鐘江、潘興剛及丁德江等人在本市南岸區銅元局“鑫燦一郎”卡廳內玩耍時,鐘因對同時在此玩耍的被害人王治清看了他一眼而不滿,即尋釁打了王,被旁人勸開。后原審被告人楊春也到該卡廳玩耍,鐘江就把與王治清發生糾紛之事告訴了楊,希望楊到時幫忙。次日凌晨1時許,鐘在舞池跳舞時,因對同在舞池的王治清看不順眼再次尋釁,并與楊、潘共同毆打王,被人勸阻。當王治清準備離開卡廳時,楊春稱自己還沒出到氣,鐘就慫恿楊“你要沒出到氣,就又去打嘛”,并將王治清往卡廳外推。王出卡廳后,鐘、潘、楊隨即沖出去,楊一拳將王打倒在地,鐘、潘、楊共同對倒地的王治清頭部等處用腳踢打,直到旁人勸阻后,鐘才催促潘、楊等人逃離現場。王治清之傷經醫院診斷為腦挫裂傷,急性創傷性硬膜下血腫,顱底骨折,外傷性蛛網膜下出血,左眼鈍傷、失明。其顱腦損傷程度為重傷,七級
傷殘;左眼損傷程度為重傷,Ⅷ級傷殘。一審中經調解,雙方達成賠償協議后,原審被告人楊春按期足額支付了第一筆
賠償金5000元,上訴人鐘江、潘興剛均未履行賠償義務。
認定上述事實,有經原審庭審質證并經本院確認的下列證據證實:
1、被害人王治清陳述,2006年4月15日23時左右,我和
朋友在“鑫燦一郎”卡廳唱歌,另外一桌的人不準我唱,我不服氣,那些人就過來推我,打了我幾下,其中一人是銅元局送氣罐的(即鐘江)。當我被朋友扶起走到卡廳門口就看見有個高個子跑出來,追我到卡廳對面的一塊空地上,那人將我打倒在地上,后來還有兩個男子就跑過來用腳踢我的頭,然后我就昏迷了。
2、證人唐洪榮、張正貴證言證實,二人和“眼鏡”(即王治清)在卡廳耍,“眼鏡”在舞池中和一個人(即鐘江)發生了矛盾,唐上前去勸開了,并買了瓶啤酒請和“眼鏡”發生矛盾的那個人喝,就算賠禮道歉。當唐回到舞池沒多久,就看到“眼鏡”被二、三個人打了,唐又上前勸,并和張正貴扶“眼鏡”走出卡廳,此時從卡廳里沖出兩個人(即潘興剛、楊春)。楊一拳將王治清打倒在地后,潘上來對王一陣踢,被唐、張二人大聲呵斥住,當鐘江看見王一動不動,耳朵鼻子都在流血,就喊他們走了。
3、證人曹文娟證言證實,潘興剛在卡廳內對王治清實施了毆打,楊春在卡廳外對王實施了毆打。
4、證人劉川證言證實,在卡廳外,楊春將中年男子(即王治清)一掌推倒在地上后,楊春、鐘江及另一男子(即潘興剛)對倒地的中年男子用腳使勁踢打,都是踢的頭部位置。
5、證人宋小鑫證言證實,當晚約23時許,做氣罐生意的(指鐘江)和那個50多歲的男子在卡廳發生抓扯,后那個中年男子倒在地上,又見做氣罐生意的和一高個子男的(指楊春)想踢中年男子,被大家勸開了。當中年男子往卡廳門口走時,又看見幾個男子追出去。
6、證人唐正龍證言證實,在舞池發生矛盾時,看見潘興剛、做煤氣罐生意的人(指鐘江)和一個高個子(指楊春)把“眼鏡”(指王治清)圍到。
7、王治清的病歷證實,王之傷經重慶市急救中心診斷為急性創傷性硬膜下血腫;腦挫傷;顱底骨折;外傷性蛛網膜下出血。病情危重。
8、重慶市法醫學會司法
鑒定結論證實,王治清顱腦的損傷程度屬重傷,左眼的損傷程度屬重傷。
9、重慶市南岸區司法鑒定結論證實,王治清左眼外傷為Ⅷ級傷殘,頭部外傷為Ⅹ級傷殘。
10、被告人鐘江供述,當晚系因“眼鏡”(指王治清)盯了我一眼,我就去兇他,與他發生了矛盾并抓扯。當楊春來后,我就將此事告訴了楊,意思是如果和“眼鏡”打起來后,想讓楊來幫忙。
11、被告人潘興剛供述,跳舞時看見鐘江和“眼鏡”發生爭吵,就過去將“眼鏡”打倒在地。后見楊春隨出卡廳的“眼鏡”沖出去。我也跟著沖出去。當“眼鏡”的兩個朋友說不要打了,嘴巴都流血了,然后鐘江叫我們走了。
12、被告人楊春供述,到卡廳見鐘江和“眼鏡”爭得面紅耳赤的,鐘悄悄給我講:這個人(指王治清)要整我,要我等會兒整這個眼鏡。當大家開始跳舞時,我見鐘江和“眼鏡”開始在抓扯起來,鐘在喊“整”,潘就去抓“眼鏡”的頭發,“眼鏡”跌倒在地上了,鐘又準備上去打,被旁人勸開了。又聽見鐘江在吼:到外面去,到外面去。我和鐘等人就和“眼鏡”一方相互拉扯到卡廳外面的公路邊,我一拳將“眼鏡”打倒,鐘等人就去打倒在地上的眼鏡,后來是鐘叫我離開的。
13、刑事案件發現受理登記表、捉獲經過、辨認筆錄及案發現場示意圖等,佐證了上述事實。
14、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2007)南刑初字第51號《刑事附帶民事
調解書》證實,被害人王治清收到楊春賠償金5000元后所寫收條,證明了楊春履行賠償義務的事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鐘江因對被害人王治清看不順眼而故意尋釁,挑起事端,并邀約、慫恿上訴人潘興剛及原審被告人楊春共同毆打王治清致重傷,其行為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依法予以處罰。上訴人鐘江提出原判量刑過重及其辯護人提出鐘江無罪的意見。經查,上訴人鐘江僅因對被害人王治清看不順眼即故意尋釁,并邀約、慫恿、伙同他人對王毆打致王兩處重傷的事實,除有本人及同案人的供述外,還有被害人的陳述,證人唐洪榮、張正貴、劉川、宋小鑫等的證言以及被害人的
傷情鑒定相印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原判根據上訴人鐘江的犯罪情節及造成的危害后果,依法予以量刑并無不當,故上訴人鐘江提出的原判量刑過重的意見及辯護人提出鐘江無罪的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納。上訴人潘興剛提出原判量刑過重,要求從輕處罰,并宣告緩刑及其辯護人提出潘的作用較小、系初犯,要求適當減輕處罰的辯護意見。經查,上訴人潘興剛僅因他人糾紛就積極參與毆打被害人,共同致被害人重傷,應當予以處罰。雖然其系初犯,但無法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且原判根據其犯罪情節及造成的危害后果,予以量刑并無不當,故上訴人潘興剛提出原判量刑過重,要求從輕處罰并宣告緩刑的意見及辯護人提出減輕處罰的辯護意見,不予采納。原判認定事實和
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
????
????審 判 長 耿立德
代理審判員 李 平
代理審判員 李 莉
二00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書 記 員 許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