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宣民初字第3520號
原告史廣清,男,1948年6月30日出生,漢族,航天部二院284廠動力站職工,住本市海淀區永定路70號517樓12層2號。
被告史廣文,男,1945年11月12日出生,漢族,北京市百貨公司退休工人,住本區白紙坊公社一號樓四門402號。
原告史廣清訴被告史廣文財產損害賠償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原告史廣清、被告史廣文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史廣清訴稱:我與被告本是親兄弟。但由于畸形的家庭,雙方多年互不來往。1994年原告因工燒傷致殘,事后兄弟姐妹相繼到醫院看過一、兩次,使原告很是感動,本想以前的不愉快就算過去了。1995年我父親拖著腦血栓的病體,從陶然亭踏著小三輪車到永定路來看望我,使我至今難忘。豎年4月,我再次住進了醫院,這次不知何故,兄弟姐妹們再沒到醫院來探望過我。同年10月,我在女兒的陪同下去探望父親,方知父親已被被告接回家。在被告家,我見到了父親。沒想到這竟是我見到父親的最后一面。去年6月,從大姐夫那,我聽說父親早已死亡。感到十分意外和氣憤。經詢問得知,父親的后事是由被告一手操辦的,連骨灰都沒留下。我認為:被告的做法違背了道德情理,對我極不尊重,同時也侵犯了我對父親悼念的權利,給我在精神上造成了傷害,故現起訴要求被告:一、賠償我精神損失費100元;二、在公開場合講明父親的病情及后事料理情況;三、向我賠禮道歉。
被告史廣文辯稱:早在1979年,原告即因家庭糾紛與小弟史廣東將我毆打致傷。為此,我曾起訴要求他們賠償。法院因此判決他們給付我40.91元。我父母與小弟為此禁止我前去探望父母,并簽定書面協議表示如我不聽,發生問題,后果由我自負。但在父親1991年患腦血栓住院后,大家還是通知了我。自此以后我與父母才算重新建立了聯系。父親最后一次住院是1996年,我再次出資請人看護。直到父親堅決要求出院,我才將父親接到了自己家。怕父親冷,我特意給老人購買了電暖氣并精心照料一直到父親去世。其間,原告在女兒的陪同下來我這兒看望過父親。父親死亡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父親進行了促膝長談,解開了多年的疙瘩。父親走得非常安詳。父親死亡后,由于我在前一天扭傷了腿,又不知道各位親屬的電話,所以請小弟史廣東代為通知,但后來只有三妹和妹夫來了。據史廣東講,其他人沒時間,來不了。于是我請妻子請來了二位同事一同幫忙辦理了后事。并尊重大家意見未保留骨灰。事后,大家對此都很滿意。因此,我對父親是問心無愧的。至于原告本人,多年來對父親不聞不問,不盡義務?,F在索要什么悼念權,沒有任何道理。故我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被告系親兄弟關系。1978年8月,雙方曾因家庭糾紛發生爭執,原告將被告毆打致傷。被告為此將原告起訴至我院,經本院主持調解,原告賠償了被告醫藥費損失。1979年3月23日,雙方再次發生口角,原告及弟弟史廣東將被告毆打至休克。被告向本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本院追究原告及弟弟史廣東的刑事責任,并要求二個弟弟賠償其經濟損失。同年7月16日,本院依法判決原告及史廣東賠償被告醫藥費40.91元。原告及史廣東不服,上訴至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同年9月22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原告及史廣東的上訴。同年12月22日,為避免家庭糾紛,原、被告之父史成斌與被告達成了書面協議。約定:將住房戶主史成斌改為被告;誰也不可上門找事,史成斌或呂玉芳(原、被告之母)有病或死亡,被告也不可前去,如果發生問題。后果由前去上門找事者負責。此后,被告與其父母斷絕了往來直至1991年史成斌患病住院,雙方才恢復了往來。1994年,原告燒傷導致三級傷殘。1996年,史成斌因腦血栓再次住院。被告得知后為父親出資雇請了看護,同年10月,因史成斌堅持要求出院,被告將史成斌接到了自己家照顧,為避免老人受寒,被告為老人購買了電暖氣。其間,原告在女兒的陪同到被告家看望了父親。1997年1月1日,史成斌因心肌梗塞在被告家死亡。2000年7月,因原住址拆遷,原告找到了其大姐夫,從后者口中,原告得知了父親的死訊?,F原告以父親死亡后,被告未通知自己。侵犯了自己對父親進行悼念的權利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賠償自己精神損失費100元;在公開場合講明父親病情、死亡情況;同時向其賠禮道歉。審理中,應原告要求,被告為其講述了父親患病治療、病逝及后事處理經過,稱父親死后,其委托小弟史廣東通知的其它親屬,至此自己對父親已盡到完全義務,不存在任何過錯,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另查(一):史成斌在世時,原告除因史成斌患病于1991年和1996年10月,兩次看望其父外,再未對父親盡其它贍養義務。此后,亦未與家人聯系詢問其父的病情。1999年6月,因其原住址拆遷,原告與其妹進行了電話聯系,其間,原告未曾詢問過父親病情。
?。ǘ鹤?978年,原告與被告發生爭執后,雙方關系一直不睦,故沒有互相給予各方的聯系方式。
以上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本院(79)刑字第71號刑事判決書、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79)中刑通字第739號刑事終審裁定書、1979年12月22日史成斌夫婦與被告的書面協議、原、被告之父史成斌《死亡醫學證明書》在案佐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民事義務,是指民事法律規范規定或當事人依法約定,義務人為一定的行為或不行為,以滿足權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而作為侵權民事責任的客觀構成要件之一就是加害行為的違法性。因此,確定被告對原告是否構成侵權的重要標準之一應為被告的不作為是否具有違法性。不可否認,按照我國傳統的道德論理和習慣,原告作為死者的子女確有權對死者進行悼念和哀思。但鑒于我國目前的法律對于該項權利的相對義務人未做規定,因此,被告的不作為不具有違法性。故在被告對其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且與原告多年互不聯系的情況下,原告以喪失悼念權為由,起訴要求被告獨自承擔未盡通知義務的責任,沒有法律依據,同時也不符合民事法律中的公平原則。另外,有必要指出,原告悼念權的喪失,與其長期不關心且不與父親聯系亦有因果關系。據此,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史廣清要求被告史廣文賠禮道歉,并賠償其精神撫慰金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五十元,由原告史廣清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鳳新
審 判 員 佟 華
審 判 員 李 晶
二○○一年十二月
書 記 員 吳德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撤回上訴狀
2020-10-14上海市____人民法院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