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虎臣與趙俊明買賣
合同糾紛一案
河南省
鶴壁市山城區(qū)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4)山民初字第246號
原告溫虎臣,男,1950年2月21日生,漢族,住鶴壁市郊區(qū)石林鄉(xiāng)溫家溝村。
委托代理人張新群,鶴壁市山城區(qū)紅旗
法律服務(wù)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quán)限一般代理,代收
法律文書。
被告趙俊明,男,1950年11月13日生,漢族,住鶴壁市山城區(qū)人民路北2號院85號,鶴壁市糧食局職工。
委托代理人董梅玲,鶴壁市山城區(qū)148法律服務(wù)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quán)限一般代理。
原告溫虎臣與被告趙俊明
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4年2月9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庭文獨任審判,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溫虎臣及其
訴訟代理人張新群、被告趙俊明及其訴訟代理人董梅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溫虎臣訴稱,被告趙俊明與其妻姜建軍做糧油生意,2001年5月22日被告之妻姜建軍取走我的大米合款17181元,后兩次付款共計5181元,下欠12000元,2002年2月4日被告之妻又買走我的大米合款5242.72元,之后我多次找被告趙俊明夫婦催要無果,后來被告之妻姜建軍于2003年9月30日病故,我又找到被告趙俊明催要,而被告一拖再拖,無奈現(xiàn)訴至人民法院要求依法維護我的合法權(quán)益,判令被告支付我欠款17242.72元。
被告趙俊明辯稱,1、我與妻子姜建軍均未與原告有過任何經(jīng)濟來往,姜建軍在經(jīng)營糧油生意期間,其經(jīng)濟收入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且我未
繼承姜任何遺產(chǎn),因此,我不具備本案訴訟主體資格。2、原告的起訴已超過
訴訟時效,應(yīng)視為其主動放棄權(quán)利。3、我系糧食局職工,從未做過任何生意。4、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5、兩欠條不符合合同要件,不應(yīng)視為買賣
合同書。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下列證據(jù)予以證明。
1、2001年5月22日姜建軍所寫欠條,載明:“糧款17181-5000元下欠12181-181,姜建軍, 2001.5.22日”。
2、2002年2月4日姜建軍所寫欠條,載明:“欠條,大米(1900)壹仟玖佰斤整,單價1.13元。大米62袋×49斤×單價0.94元整,新有米10袋×30斤單價0.80 , 姜建軍,2002.2.4日”。
3、證人胡富強出庭作證,證明2003年元月份與原告溫虎臣一起到奔流街路口的門市部找姜建軍要賬。
4、證人朱守軍出庭作證,證明2002年4月底5月初和原告溫虎臣一起到夜市東頭的一糧油店找姜建軍要賬。
5、證人朱守中出庭作證,證明農(nóng)歷2002年12月22日和原告溫虎臣一起到奔流街東段糧食局樓下的糧油店找姜建軍要賬。
被告認為原告所舉的證據(jù)1、2兩份欠條不是姜建軍所寫,而且這兩份欠條不符合合同的規(guī)定,不應(yīng)視為買賣合同書。認為原告所舉的證據(jù)3、4、5三個證人的證言不能具體說出糧油店的名稱,描述的姜建軍的外貌特征與事實不符。
被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證明其抗辯理由。
本院認為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1、2來源合法,內(nèi)容完整,符合法律要求,因此,該2份證據(jù)可以做為本案的定案依據(jù)。對于原告所提供的證據(jù)3、4、5三個證人的證言,雖然存在部分瑕疵,但是三個證人已確切的描述出姜建軍所經(jīng)營的糧油店的具體位置和要賬的具體時間,已達到了民事案件對證據(jù)所要求的蓋然性的標準,因此,對于原告的三個證人對訴訟時效的證明效力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綜上所述,本院確認以下事實:原告溫虎臣由于生意上的往來為被告趙俊明的妻子姜建軍開的糧油店送大米,姜建軍分別于2001年5月22日、2002年2月4日給原告出具欠條2份,共計17242.72元。原告分別在2002年4月底5月初、農(nóng)歷2002年12月22日、陽歷2003年元月份三次向姜建軍催要欠款,姜建軍總以各種理由拒不還款。后姜建軍于2003年9月30日去世,因此,原告溫虎臣曾于2003年11月25日向本院提起訴訟向姜建軍的丈夫趙俊明主張
債權(quán),后于2004年1月13日撤回起訴,為了實現(xiàn)債權(quán),溫虎臣又于2004年2月9日向本院提起訴訟,向趙俊明主張債權(quán)。
本院認為,原告溫虎臣與姜建軍之間的買賣行為,雖然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但原告溫虎臣與姜建軍之間已形成了一個長期協(xié)作的連續(xù)性的口頭合同,該合同一直持續(xù)至2002年2月4日止。2002年2月4日以后,雙方合同終止,不再發(fā)生業(yè)務(wù)往來,因此,本案訴訟時效并未超過法定期限,且原告所舉三個證人已當庭證明了原告曾三次向姜建軍主張債權(quán),訴訟時效多次中斷,因此,本案原告的主張并未超過訴訟時效,而且被告就其抗辯理由即本案兩份欠條不是姜建軍所寫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因此,本院對于被告的抗辯理由不予采信。由于被告未就姜建軍獨自經(jīng)營糧油店,其收入沒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向本院提交證據(jù)證明,因此,被告趙俊明應(yīng)承擔由于其舉證不能而產(chǎn)生的不利后果,該債務(wù)本院依法確認為趙俊民、姜建軍
夫妻共同債務(wù)。對于夫妻共同債務(wù),夫妻雙方任何一人均應(yīng)承擔償付的責任,因此,本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趙俊明于本
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溫虎臣人民幣17242.72元。
案件受理費700元,由被告趙俊明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及其副本一式六份,上訴于河南省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李庭文
二00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書 記 員 陳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