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4)渝一中民初字第26號
原告重慶輕工業機械廠,住所地重慶市巴南區魚洞鎮新一村。
法定代表人于冰雁,廠長。
委托代理人龍云輝,重慶康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方海平,重慶康實律師事務所助理律師。
被告米文達,男,1972年10月30日生,漢族,重慶凱盟科技有限公司經理,住重慶市渝中區大黃路6號附18號9-2。
委托代理人徐海仁,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衛,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柯樹,男,1972年12月7日生,漢族,重慶泰坤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經理,住重慶市巴南區新市街79號2單元6-3。
原告重慶輕工業機械廠(下稱輕機廠)訴被告米文達、第三人柯樹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一案,本院于2003年12月2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楊光明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秦文、謝英姿組成合議庭,共同負責對案件的審判,適用普通程序并于2004年4月13日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龍云輝、方海平、被告米文達及其委托代理人徐海仁、李衛、第三人柯樹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輕機廠訴稱,原告輕機廠于2001年底接受廣東喜之郎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喜之郎公司)的委托,進行“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的開發設計研究。在研制過程中,原告輕機廠根據喜之郎公司的要求制定了“喜之郎果凍過濾試驗大綱”,并進行了小試的實驗程序。在小試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原告輕機廠制定了“中試方案”及相關的裝置圖,該“中試方案”反映了“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完整的技術方案。后被告米文達通過第三人柯樹(原系輕機廠分離所所長),竊取了原告技術方案,并以“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為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發明專利。原告輕機廠認為,米文達的“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 技術方案與輕機廠研發的“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技術方案相同,該裝置與原告的“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相比,只是在結構上調換了上下方向,并無實質性的區別。要求法院確認“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的專利申請權(申請號為02128094)屬原告輕機廠。
被告米文達辯稱,米文達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的“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專利,是米文達自己研究發明,與原告輕機廠所指的“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技術方案完全不同。而且,原告輕機廠所提供的證據并不能證明“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技術方案的存在,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輕機廠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柯樹述稱,原告輕機廠的訴請與事實不符;輕機廠所指的“中試方案”無證據證明其客觀存在;輕機廠從未正式立項研發“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機”,其向法院提供的“中試方案”及相關制圖很可能是根據米文達申請的“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專利公開后的文件偽造,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輕機廠的訴訟請求。
原告在舉證期限內提供了如下證據:
1、原告輕機廠的《喜之郎果凍過濾試驗大綱》1頁,該試驗大綱載明“項目名稱:燭式過濾試驗裝置、項目成員:謝衛、試驗目的:燭式過濾符合果凍過濾要求,清洗干凈方便”等內容;
2、《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中試方案》及圖紙5頁,該中試方案載明“詳細原理如圖,過濾仍采用壓濾方式,原料由如圖進料口進入過濾系統,衛生輸送泵按調定的流量泵入過濾器中,經過濾燭棒(濾芯)過濾后,從中輸出料液。過濾系統的清洗包括,燭棒(濾芯)的反噴沖與外圍的旋轉噴沖兩部分,能徹底將燭棒(濾芯)清洗干凈”等內容;
3、2003年12月9日,康實律師事務所龍云輝、方海平律師向輕機廠原總工程師張法仁調查相關情況時制作的《調查筆錄》2頁,張法仁稱第三人柯樹在原告輕機廠工作時私自拆卸過其使用的電腦硬盤。張法仁在到庭作證時也陳述了這一內容,同時還稱《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中試方案》及圖紙是其于2002年夏天從柯樹使用的電腦中發現的,輕機廠在為喜之郎公司研制過濾設備中已經提出了旋轉沖洗的方案,但未進一步完善;
4、2003年12月9日,康實律師事務所龍云輝、方海平律師向輕機廠高級工程師、裝配車間現場技術指導林茂海調查相關情況時制作的《調查筆錄》2頁,林茂海在該筆錄中稱,輕機廠在進行小試時,由于過濾效果不好,他將一金屬管砸扁后,從機器側面開的口子放置在過濾機內,對燭棒上的雜質進行噴沖清洗,但還是不能將雜質完全清洗干凈,當時未采用旋轉沖洗方案。林茂海在庭審作證時也做了如上陳述,同時稱小試方案使用的是已知的硅藻土過濾裝置以及正沖洗和反沖洗方法;
5、2003年12月9日,康實律師事務所龍云輝、方海平律師向輕機廠分離研究所工程師謝衛調查相關情況時制作的《調查筆錄》2頁。在該筆錄中,謝衛證實小試未成功,林茂海加裝了外部噴沖裝置,但效果也不理想,謝衛在庭審作證時也做了如上陳述;
6、輕機廠高級工程師、裝配車間現場技術指導林茂海在2002年6月27日至7月17日期間記載的《生產調度日常記錄簿》5頁;
7、輕機廠進行小試時,裝置的“果凍過濾機”實物照片3張;
8、《CQJ研-表18(A)試驗大綱》1份,該試驗大綱記載的試驗項目名稱為燭式過濾機、項目組成員為謝衛、李毅和柯樹等;
9、《試驗報告》1份,該報告記載的項目為燭式過濾機,參加試驗人員包括柯樹等,原告輕機廠稱該報告記載的是小試過程,并對小試后的研發計劃做了安排,該計劃要求在2002年7月31日前由雙方確定“手動中試方案”,2002年8月20日左右提供中試設備;
10、《輕機廠與喜之郎公司電子郵件、傳真收發記錄》5頁;
11、2002年7月3日,喜之郎公司項目工程部邱覺陽發給輕機廠柯樹所長的傳真1頁,該傳真記載了喜之郎公司對果凍試驗內容、器具、介質、步驟、目的的要求,2002年7月5日,柯樹在此傳真上簽署了可以滿足試驗要求的意見;
12、2002年8月16日,喜之郎公司項目工程部邱覺陽發給輕廠柯樹所長的傳真1頁,該傳真載明“1、果凍過濾中試方案經我方有關人員研討,中試設備具體要求如下:1)……5)反沖方式:過濾器內設外噴沖裝置,按在線反沖方案設計。6)……9)……2、根據以上要求,盡快完成中試設備的設計工作。3、根據最終確定中試方案報出整機價格組成”等內容;
13、輕機廠《技術圖樣文件復制申請單》8頁,其中第0004427號申請單記載有“2002年7月29日、申請部門分離所、經辦人李毅、部門負責人柯樹、申請理由喜之郎方案圖、圖幅3號3張、4號7張、審批周康萍”等內容、第0005061號申請單記載有“2002年8月22日、申請部門分離所、經辦人張可成、部門負責人柯樹、圖紙文件圖號及名稱為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中試方案1、申請理由發傳真、審批于冰雁”等內容、第0001862號申請單記載有“2002年8月21日、申請部門分離研究所、經辦人王樹華、部門負責人柯樹、圖紙文件圖號及名稱為CAD:喜之郎2.Dwg、word: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中試方案1、申請理由發傳真、審批張法仁”等內容、第0000531號申請單記載有“2002年8月23日、申請部門分離所、經辦人柯樹、圖紙文件圖號及名稱為喜之郎方案圖、申請理由討論方案用、審批傅康齡”等內容;
14、《重慶輕機廠圖紙打印表》4頁,其中第14頁表明:王樹華于2002年7月30日打印喜之郎方案配置白圖9頁,其中1號圖1張、2號圖1 張、4號圖7張;第16頁表明:王樹華于2002年8月21日打印喜之郎4號白圖2張;第17頁表明:張可成于2002年8月23日打印喜之郎4號白圖1張、柯樹于2002年8月23日打印喜之郎1號、4號白圖各1張;
15、2001年11月14日,輕機廠與第三人柯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1份;
16、《重慶輕工業機械廠關于聘用廠長助理、中層干部任職的通知》1份;
17、2003年7月7日,柯樹向輕機廠提出的《辭職報告》1份;
18、2003年7月25日,輕機廠向柯樹發出的《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1份;
19、2003年7月24日,柯樹離開輕機廠時辦理的離廠手續1頁;
20、2004年2月10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向喜之郎公司工程師邱覺陽、荀新干作的《調查筆錄》1份,邱覺陽和荀新干稱,喜之郎公司曾要求輕機廠開發果凍過濾設備,但由于小試不成功,未制造出產品;
21、輕機廠《關于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裝置的說明》1份;
22、輕機廠從網上下載的《中文專利題錄信息》、《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及附圖9頁,公開說明書表明:米文達于2002年12月24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裝置”發明專利的申請,申請號為02128094.0,該申請的公開日為2003年6月4日,公開號為CN 1421262A,目前處于實審狀態。
原告輕機廠用上述證據1-21證明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裝置是第三人柯樹的職務發明,其專利申請權應屬輕機廠獨有;用上述證據22證明米文達提出專利申請的發明與輕機廠的發明基本原理完全相同,實質性技術特征一致,其專利申請權應屬于輕機廠。
被告米文達質證后,對證據1、證據2、證據8、證據9、證據13、證據14的真實性提出異議,雖對其他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缺乏證明力,不能證明米文達申請的“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裝置”發明專利是第三人柯樹的職務發明。
第三人柯樹質證后,同意米文達的質證意見,并認為原告輕機廠的小試實驗是失敗的,未形成其所說的技術秘密,就更談不上與專利技術特征一致的問題。
被告米文達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
1、德國SeitzSchenk公司燭式過濾技術資料9頁;
2、瑞士FILTROX燭式過濾技術資料9頁;
3、原告輕機廠燭式過濾技術資料6頁;
4、德國Nocado-setec燭式過濾技術資料4頁;
6、揚州潤明輕工業機械有限公司燭式過濾機資料1頁;
7、上海莘工機械有限公司燭式過濾機資料1頁;
8、溫州中意啤酒設備有限公司燭式過濾機資料1頁;
9、溫州海米特自動反沖洗過濾器過濾原理資料1頁;
10、燭式硅藻土過濾機過濾原理4頁;
11、比利時燭式過濾芯資料6頁;
12、河北陸凱科技有限公司燭式過濾芯資料3頁;
13、盤錦豪特公司繞焊不銹鋼篩管(過濾芯資料)4頁;
14、繞焊不銹鋼篩管標準10頁;
15、法國EurosIot公司過濾產品資料8頁;
16、法國EurosIot公司證明2頁;
17、米文達“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的《發明專利請求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說明書摘要》、《摘要附圖》;
18、米文達果凍過濾裝置過濾芯專利文件及專利證書;
19、米文達果凍過濾裝置的旋轉噴沖結構專利文件及證書;
20、《原告的“喜之郎燭式過濾機中試方案”與被告專利“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的本質性差別說明》6頁;
21、原、被告果凍過濾機開發過程對比圖2頁;
22、2004年2月10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向喜之郎公司工程師邱覺陽、荀新干作的《調查筆錄》1份。
被告米文達用上述證據1-16證明燭式過濾技術、燭式過濾機(硅藻土過濾機)早已在啤酒及飲料的過濾中廣泛應用,燭式硅藻土過濾技術和反沖洗技術為公知技術,燭式過濾機核心元件、燭棒濾芯是公知產品;用上述證據17-21證明米文達的“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與原告輕機廠的“中試”方案不同,在技術上存在實質性差別;用上述證據22證明米文達的發明是根據喜之郎公司的要求獨立進行的。
原告輕機廠質證后,對上述證據1-13、證據15、證據16的真實性有異議,并認為被告米文達用證據1-16并不能證明輕機廠中試方案的技術是公知技術;對證據21,米文達開發果凍過濾機的圖紙的真實性無法確定,并認為證據21只能證明原、被告的清洗設備一致;米文達用證據22不能證明其想證明的內容。
第三人柯樹質證后,對被告米文達舉示的證據無異議。第三人柯樹未向本庭提交證據。
本院結合各方舉證和質證,認證如下:1、輕機廠總工程師張法仁在庭審中作證時稱,原告輕機廠提供的證據2即《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中試方案》及圖紙,是其從柯樹留下的電腦上打印而來,因該證據本身不能證明其形成時間和來源,且張法仁的證言沒有其他證據印證,故《喜之郎果凍燭式過濾中試方案》及圖紙的真實性不能確定,本院不予采信;2、原告輕機廠提交的證據6、證據8、證據9、證據13、證據14也因證據是由原告或其工作人員制作,缺乏其他證據印證而不能確認其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3、被告米文達提交的證據1-16,因這些材料的內容缺乏與本案的關聯性,本院不予采信;4、原告輕機廠提交的證據 21、被告米文達提交的證據20、證據21實質是雙方觀點的陳述,不能作為證據使用,本院不予采信;5、原告輕機廠、被告米文達提交的其他證據符合證據的客觀性、合法性且與本案有關聯,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原告、被告及第三人各方的陳述,以及所提供的證據材料,本院查明如下事實:
2001年底,原告輕機廠受喜之郎公司的委托,進行“果凍燭式過濾機”開發,并將該項目交由本案第三人,時任輕機廠分離研究所所長的柯樹負責。2002年6月,輕機廠分離所工程師謝衛根據所長柯樹畫的草圖,完成了果凍燭式過濾機小試實驗的裝置圖。2002年7月初,輕機廠裝配車間根據小試實驗的裝置圖完成了果凍過濾機的裝配工作。該裝置采用公知的硅藻土過濾機結構。2002年7月中旬,柯樹等人與喜之郎公司的技術人員在輕機廠共同用該裝置進行了果凍過濾小試實驗,該實驗采用了過濾啤酒通用的正沖洗及反沖洗方法,其結果表明,果凍過濾機內的雜質附著在燭棒上,不能清洗干凈。于是輕機廠裝配車間工程師林茂海即進行了改進,將一金屬管砸扁后,從機器側面開的口子放置在過濾機內,對燭棒上的雜質進行噴沖清洗,但還是不能將雜質完全清洗干凈。隨后,柯樹等人在”小試實驗“的基礎上設計了”中試方案“,但雙方當事人均不能證明”中試方案“的具體內容。2002年8月16日,喜之郎公司項目工程部邱覺陽向輕機廠柯樹所長發傳真,告訴柯樹”果凍過濾中試方案“已經喜之郎公司有關人員研討,對中試設備提出了九項具體要求,其中對清洗提出了反沖方式的要求,即”過濾器內設外噴沖裝置,按在線反沖方案設計“。同時要求輕機廠根據九項具體要求,盡快完成中試設備的設計工作,并根據最終確定的中試方案報出整機價格組成。此后,輕機廠與喜之郎公司未再聯系。2003年7月25日,柯樹的辭職申請獲得批準,輕機廠解除了與柯樹的勞動合同關系。
2002年12月24日,被告米文達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號為02128094.0,該申請的公開日為2003年6月4日,目前處于實審狀態。“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的權利要求書載明:
1、一種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1)采用多根過濾芯過濾,過濾芯的過濾口是外部口徑小、內部口徑大的楔形形狀,其外部口徑的開口距離是固定的,經其過濾后可獲得質量穩定的濾液;(2)將經各根過濾芯過濾后的濾液收集起來;(3)過濾完畢后,對包括過濾芯在內的過濾部件采取內部噴沖清洗和外部旋轉噴沖清洗的清洗方式;即,將清洗水從與出料順序相反的方向加入出料管道,對出料管道和過濾部件內部進行清洗;將清洗水從一個可轉動的噴沖裝置中噴出,對過濾部件的外表面進行清洗。
2、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過濾裝置,它包括外殼、各種管道、相應控制閥以及電機,其特征是:過濾芯(3)和濾液收集管道(4)的上端都安裝在上收集環(5)上,其下端都安裝在安裝孔板(11)上;上收集環(5)上有將各過濾芯(3)與收集管道(4)相連通的輸送道;旋轉噴沖中心管(6)的上端穿過上收集環(5)與支撐座(10)活動連接,其下端穿過安裝孔板(11)與轉動動力裝置相連,其上端連接有旋轉噴沖外管(7);旋轉噴沖中心管(6)和旋轉噴沖外管(7)外表面上都有噴嘴(8),其內部都有清洗水通道與清洗水管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芯(3)的過濾口是外部口徑小,內部口徑大的楔形形狀,其外部口徑的開口距離是固定的。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過濾芯(3)為兩段,上面一段(31)較長,下面一段(32)較短,兩段之間連有間隔環(9);下面一段(32)下部連接有下收集環(1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轉噴沖外管(7)為對稱布置的兩根。
本院認為,本案爭執的焦點問題在于,被告米文達申請“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發明專利的技術方案是否來源于原告輕機廠。分析被告米文達的專利申請文件可知,被告的權利要求書中記載了兩項獨立權利要求,體現了兩個技術方案,其中第一個獨立權利要求體現的是一種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具體包括三個步驟。第二個獨立權利要求體現的是一種果凍過濾裝置。從庭審查明的事實可知,原告在開發果凍過濾裝置過程中進行了小試,但小試使用的是公知的硅藻土過濾裝置以及正沖洗和反沖洗的方法,與被告米文達申請專利的整個方案相比并不相同;后來輕機廠裝配車間工程師林茂海進行的改進,僅僅是將一砸扁的金屬管從機器側面開的口子放置在過濾機內對雜質進行噴沖,與被告米文達申請專利的整個方案相比也不相同。雖原告稱其中試方案體現了被告米文達申請專利的技術方案,但庭審查明的事實說明,原告并未向法庭提交一個完整的中試方案。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中試方案”的具體內容,只能證明其與喜之郎公司討論過中試問題,但從喜之郎公司的回函中,至少可以看出雙方討論的中試方案中,從結構的角度看,不包括旋轉噴沖裝置,而在被告米文達申請專利的方案中,旋轉噴沖裝置是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中的一個必要技術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原告所說的中試方案與被告米文達申請專利的方案相比,至少缺少一個必要技術特征。至于原告所說的中試方案中是否包括米文達方案中其他的必要技術特征,也無證據證實。另外,被告米文達申請的專利還包括方法專利,即一種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原告在訴訟中僅陳述了清洗果凍殘汁的方法,而清洗果凍殘汁只是被告米文達方案中的一個步驟。因此原告陳述的方法與米文達申請的方法專利不同,且原告未就其陳述的方法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綜上,原告輕機廠關于第三人柯樹私自將職務技術成果提供給被告米文達,被告米文達以此成果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發明專利的訴稱沒有事實依據,原告輕機廠關于“果凍過濾分離方法及其過濾裝置”發明專利的申請權應屬其所有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重慶輕工業機械廠的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000元,其他訴訟費500元,合計1500元,由原告重慶輕工業機械廠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楊光明
審 判 員 秦 文
審 判 員 謝英姿
二○○四 年 五 月三十一日
書 記 員 楊麗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上級法院準許撤回確認申訴用)
2020-10-14財產保全裁定復議申請書
2020-10-14民事起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指令再審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驗明正身筆錄(執行死刑用)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辦案協作函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