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5)渝一中民初字第558號
原告重慶市凱旭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巴南區魚洞化龍南街135號。
法定代表人譚勇,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世忠,男,1963年12月7日出生,漢族,該
公司法律顧問,住重慶市沙坪壩區建工東村21號附8號。
被告地鐵中國物業有限公司,住所地
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地鐵行政大樓。
法定代表人何恒光,董事。
委托代理人谷峽,重慶天元
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重慶市凱旭商貿有限公司訴被告地鐵中國物業有限公司中外合資經營
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8月17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楊光明擔任審判長,與代理審判員鄧霖、趙志強組成合議庭,共同負責對該案的審判,適用普通程序并于2005年11月9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王世忠、被告的委托代理人谷峽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4年5月10日,原、被告簽訂《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和《章程》。被告利用占公司注冊資本70%的優勢,采用拒不召開董事會、不經董事會通過單方面任命總經理等方法,完全剝奪原告
合法的股東權利。被告還利用單方控制公司的機會,拒不依法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導致公司管理混亂、人心渙散、根本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原告多次與被告協商解決上述問題,都被無理拒絕。被告的行為嚴重違反《合同》和《章程》,侵害原告合法權益,已導致雙方合資目的根本無法實現。故請求:1、解除《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2、本案全部
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答辯稱:1、被告同意與原告終止并依法解除雙方合營關系;2、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與重慶棕櫚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的《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尚未終結,特別是未進行財務清算,清算后才符合法定注銷條件;3、原告訴稱內容不是事實;4、訴訟費可按雙方投資比例分擔,原告負擔30%,被告負擔70%。
原告為證明其所主張的事實,主要出示了以下證據材料:
1、《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復印件);2、《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章程》(復印件);3、《雇傭合約》(復印件);4、《關于召開第一次重慶匯俊物業有限公司董事會會議的通知》(復印件);5、《關于重慶匯俊物業有限公司第一次董事會的函》(原件);6、《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
公司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7、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員工李其昌、楊宏的資料(因證人不愿出庭作證,原告當庭放棄該證據);8、《關于要求撤換重慶匯俊物管公司黃可凝小姐總經理職務的函》(復印件);9、回復函(復印件);10、關于終止合作關系并立即進行善后處理工作的緊急通知函(原件)。
被告質證后認為:1、對原告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2、合同約定由董事會任命總經理,并非是被告利用占70%股權的優勢單方任命黃可凝小姐;3、雖有雇傭合約,但并未限定期限,只是臨時性的暫時任命;雇傭合約是套用被告的
合同樣本,第九條的3年期限應該劃掉;落款“
北京匯俊”是筆誤,應為“重慶匯俊”;原告認為不應由被告單方任命黃可凝,但并未提出過書面異議;黃可凝所有工資待遇都是重慶棕櫚泉公司支付的,而不是重慶匯俊公司,且重慶棕櫚泉公司董事長也是重慶匯俊公司董事之一。
被告為證明其所主張的事實,主要出示了以下證據材料:
(一)重慶匯俊公司資料。1、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與原告證據6相同);2、臺港澳僑投資企業批準證書;3、章程(與原告證據2相同);4、合同(與原告證據1相同);5、雇傭合約(與原告證據3相同);6、員工薪酬明細單;7、6-9月財務情況明細表。
(二)重慶匯俊公司與重慶棕櫚泉公司的資料(復印件)。1、前期物業服務合同;2、對小區弱電及智能化系統安裝的具體要求;3、對一期物業管理用房位置及裝修要求的建議;4、重慶棕櫚泉公司前期物管部轉入重慶匯俊公司的通知;5、雙方移交工作的確認;6、定期召開工程會議的建議;7、工程遺留問題及相關事宜;8、提交交房前所需相關資料的建議;9、一期車庫及1#、2#平臺相關事宜的工作聯系函;10、對一期物業管理用房位置及裝修要求的建議;11、重慶匯俊公司管理及交接事宜;12、來往登記表;13、重慶匯俊公司接收外來文件登記表;14、重慶棕櫚泉國際花園一期延期交房建議函;15、匯俊物業解決方案建議;16、解除《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函;17、回復函;18、要求撤換重慶匯俊物管公司黃可凝小姐總經理職務的函(與原告證據8相同);19、回復函(與原告證據9相同);20、《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后處理的函;21、律師催告函及答復。
(三)原、被告的信函。1、關于召開第一次重慶匯俊物業有限公司董事會會議的通知(與原告證據4相同);2、關于重慶匯俊物業有限公司第一次董事會的函(與原告證據5相同);3、關于終止合作關系并立即進行善后處理工作的緊急通知函(與原告證據10相同)。
原告質證后認為:1、對被告證據(一)5雇傭合約落款有異議,當時傳真給原告的合約落款是北京匯俊,而現在蓋的是重慶匯俊的章,應是訴訟后制作的;2、被告證據(二)14延期交房建議函證明重慶匯俊管理混亂,黃可凝除任命資格不合法外,還不具備總經理的能力;3、對被告的其他證據無異議。
基于雙方當事人的舉證和質證,本院的認證意見如下:1、鑒于原告對被告證據(一)5雇傭合約落款有異議,又無其他證據印證,本院不予采信;2、鑒于被告對原告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原告對被告其他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
基于雙方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本院的認證,本院查明的案件事實如下:
2004年5月10日,原、被告簽訂《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約定建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15萬美元,其中原告出資4.5萬美元,占30%,被告出資10.5萬美元,占70%;合同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或其委托的審批機構)批準,自批準之日起生效等。原、被告根據上述《合同》制訂了《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章程》,約定章程必須經重慶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或由其授權審批機構批準才能生效。2004年5月3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6月7日,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合同》第十五條約定,董事長由被告委派。第十六條約定,董事會決定合營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對于重大問題,如(五)任免合營公司總經理等,應一致通過,方可作出決定。對于其他事宜,如(五)決定駐勤董事和高級職員的待遇、(八)決定合營公司有關經營管理的規章制度等,可采取多數通過或簡單多數通過。第十八條約定,董事會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由董事長召集并主持會議。第十九條約定,總經理由被告推薦,由董事會聘請。第二十四條約定,合營公司職工的招收、招聘、辭退、工資、勞動保險、生活福利和獎懲等事項,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其實施辦法,經董事會研究制定方案,由合營公司和合營公司的工會組織集體或個別地訂立勞動合同加以規定。勞動
合同訂立后,報當地勞動管理部門備案。第二十五條約定,原、被告推薦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聘請和工資待遇、社會保險、福利、差旅費標準等,由董事會會議討論決定。第三十二條約定,合營公司的合營期限為30年。合營公司的成立日期為合營公司營業執照簽發之日。第三十七條約定,提前終止:任何一方有權在合營期屆滿前任何時間,以至少三十天書面通知另一方其欲終止本合同:(1)如果另一方嚴重違反本合同或章程規定,且在向
違約方發出書面通知三十天內仍未能糾正違約過失;……(7)雙方同意三十七(5)條所載之其他解散原因為:Ⅱ雙方一致同意終止合營符合各方最大利益。
《章程》第十八條約定,董事會決定合營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其職權如下:通過公司的重要規章制度,決定聘用總經理等高級職員等。第二十二條約定,董事會例會每年召開一次。第三十條約定,總經理由董事會聘請。第五十七條約定,職工的待遇,由董事會確定,并在勞動合同中具體規定。第六十四條約定,原、被告如一致認為終止合營符合各方最大利益時,可提前終止經營。第七十三條約定,合營公司通過董事會制定的規章制度有:1、經營管理制度,包括所屬各個管理部門的職權與工作程序;2、職工守則;3、勞動工資制度;4、職工考勤、升級與獎懲制度;5、職工福利制度;6、財務制度等。
2004年7月15日,重慶棕櫚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選聘合營公司對重慶棕櫚泉國際花園一期實施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并簽訂了合同。
2005年3月20日,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正式委派黃可凝自2005年4月1日起出任總經理。2005年3月21日,合營公司與黃可凝簽訂了《
雇傭合同》,聘請其為總經理,受雇日期為2005年4月4日,合約有效期為三年,主要工作職責包括主持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等,并約定了薪金(每月基本薪金、年終雙糧)、福利(假期、交通費用)等,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在合同上簽了字。
2005年5月26日,重慶棕櫚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合營公司共同決定,原棕櫚泉房地產前期物管部員工即日全部轉入合營公司,并與合營公司
簽訂勞動合同,原勞動合同同時廢止。
2005年7月14日,重慶棕櫚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致函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稱總經理黃可凝到任至今,合營公司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公司運作及內部管理一片混亂;至今大部分員工仍未簽勞動合同等。
2005年7月15日,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回復重慶棕櫚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剛,稱總經理黃可凝早已將被告沿用的人事、財務、安全、工程維修等管理制度發給相關部門,要求部門經理針對本地情況合理修改,其他對公司現在執行的工作影響不大的管理制度會在8月31日交房后再安排人手陸續修改、規范整理出來;合營公司于2005年5月30日將勞動合同提交給重慶棕櫚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審批后,總經理黃可凝于6月9日將勞動合同提交給重慶市高新區社會保障中心備案,并于6月27日將勞動合同發給員工,又于7月4日統一發放內部函解答,因雙方就員工待遇安排方面未達成共識,故合營公司未能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原告在庭審中稱,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聘請的總經理黃可凝主持制定了部分經營管理制度、勞動工資制度、職工考勤、升級與獎懲制度等,但是未經過董事會。被告在庭審中稱,合營公司在適當時候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2005年8月1日,原告致函被告,稱被告要求立即終止雙方就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并于本函發出之日起三日內協商解散、清算事宜,否則將采取單方解除方式終止雙方合作關系,依法清算。
2005年8月12日,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強致函原告董事長兼合營公司董事譚勇,邀請其參加將于2005年8月25日在香港召開的第一次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會會議,討論推薦總經理事宜、日常營運事宜、股東問題,協調未來發展方向。
原告董事長兼合營公司董事譚勇于2005年8月18日收到上述函件,并于2005年8月19日致函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強,認為此次董事會只是臨時會議,且不能接受在香港召開董事會,在原告起訴要求
解除合同情況下,商討人事任命等事宜已無意義。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和《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章程》成立并生效,雙方的合資經營關系依法應當受到保護。本案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雙方簽訂的中外合資合同是否可以解除的問題。
首先,被告的行為具有以下不當之處:1、雖然合營公司早在2004年6月7日就已成立,但是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于2005年8月12日才致函原告董事長兼合營公司董事譚勇,邀請其參加將于2005年8月25日在香港召開的第一次合營公司董事會會議。2、在未經過董事會的情況下,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就在2005年3月20日正式委派黃可凝自2005年4月1日起出任合營公司總經理,并于2005年3月21日與黃可凝簽訂了《雇傭合同》,聘請其為總經理,受雇日期為2005年4月4日,合約有效期為三年。3、在未經過董事會的情況下,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就在《雇傭合同》中確定了總經理黃可凝的薪金(每月基本薪金、年終雙糧)、福利(假期、交通費用)等。4、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聘請的總經理黃可凝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5、雖然被告委派的合營公司董事長劉偉強聘請的總經理黃可凝主持制定了部分經營管理制度、勞動工資制度和職工考勤、升級與獎懲制度等,但是未經過董事會。
其次,《合同》第三十七條約定,提前終止:任何一方有權在合營期屆滿前任何時間,以至少三十天書面通知另一方其欲終止本合同:……(7)雙方同意三十七(5)條所載之其他解散原因為:Ⅱ雙方一致同意終止合營符合各方最大利益。《章程》第六十四條約定,原、被告如一致認為終止合營符合各方最大利益時,可提前終止經營。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原告在訴狀中要求解除中外合資合同,而被告在答辯中同意與原告解除雙方合營關系。
綜上,《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可以解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解除原告重慶市凱瑞商貿有限公司與被告地鐵中國物業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10日簽定的《中外合資重慶匯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