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東民三終字第3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高娟,女,1975年3月3日出生,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東辛采油廠采油三礦職工,住東營市東營區八分廠華瑞小區。
委托代理人郭清海,男,1963年10月26日出生,漢族,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住東營市東營區科技二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東營分公司,駐東營市淄博路79號。
法定代表人茍寶松,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新疆,男,1965年6月6日出生,漢族,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東營分公司職工,住該公司。
委托代理人郭英祥,山東眾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高娟因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區人民法院(2002)東經初字第13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高娟的委托代理人郭清海、被上訴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東營分公司(簡稱東營分公司)委托代理人郭英祥、張新疆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 1999年12月13日原告高娟的丈夫王長坤與被告東營分公司簽訂人身保險合同,被保險人、投保人均為王長坤,受益人為高娟,保險名稱為康寧定期保險,保險期間為45年,保險責任起止時間為 1999年12月14日至2044年12月4日,交費期10年,交費方式為按年交納,每年760元。保險項目(給付責任):保險項目固定,詳見康寧定期保險條款,該康寧定期保險條款第五條責任免除條款第一項為:因下列情形之一導致被保險人身故、身體高度殘疾或患重大疾病,本公司不負保險責任,所列舉的第五項是被保險人酒后駕駛、無有效駕駛執照,或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在保險合同簽訂時,被告已向投保人就責任免除條款內容作出解釋。合同簽訂后,王長坤于1999年12月13日交納第一年的保險費760元、2000年12月12日交納第二年的保險費760元。2001年7月16日,王長坤因交通事故死亡,該事故由東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直屬警察二大隊作出責任認定書,內容為:2001年7月16日1時30分,濰坊市昌樂縣阿坨鎮黃莊村汪立修駕駛魯G- 40166大型貨車沿東營市西二路由南向北行駛,行至與東營市濟寧路交叉路口南 100米處和沿西二路由北向南行至此處的王長坤(酒后、無證)駕駛的魯E-33660兩輪摩托車相遇時,采取措施不當駛入逆行,致兩車相撞,造成兩車損壞,王長坤及乘坐摩托車的劉偉當場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經現場調查、分析研究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作出以下認定:汪立修負事故的主要責任,王長坤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7條(遇到本條例沒有規定的情況,車輛、行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行)、第25條(機動車駕駛員,必須經過車輛管理機關考試合格,領取駕駛證,方準駕駛車輛)、第26條第6項(機動車駕駛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酒后不準駕駛車輛)等,負事故的次要責任。事故發生后,原告作為王長坤投保的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向被告東營分公司申請給付保險金時,被告以王長坤酒后、無證駕駛,根據康寧定期保險條款第五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被告不負保險責任為由拒絕給付。而原告則認為該第五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的是因被保險人酒后駕駛、無有效駕駛執照這一個原因造成死亡的,被告免除保險責任。而王長坤的死亡并非由其酒后、無有效駕駛執照的這一個原因造成,而是因第三人汪立修的原因造成,屬多個原因造成的結果,保險合同對此未作出約定,故不能免除責任。
原審法院認為,王長坤生前與被告東營分公司簽訂的人身保險合同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合法、有效。康寧定期保險條款第五條責任免除條款第一款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被保險人身故、身體高度殘疾或重大疾病,被告不負保險責任,所列舉的第五項為被保險人酒后駕駛、無有效駕駛執照,或駕駛無有效行駛證的機動交通工具。該條款意思表達清楚、明確,亦不違反法律規定,且在保險合同簽訂時被告已向投保人作出解釋,故該條款對投保人王長坤具有約束力。王長坤發生的交通事故,經東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直屬警察二大隊作出認定,王長坤屬酒后駕駛,并無有效駕駛證,故符合上述責任免除條款第五條第一款第五項之規定,被告應予免責。原告稱王長坤的死亡屬第三方責任造成,屬一果多因,對此,保險合同免責條款未作約定,因對保險合同第五條第五項的理解雙方發生爭議,根據《保險法》第三十條規定應作出對原告有利的解釋,被告不應免責。因該責任免除條款第一款第五項的約定意思表示清楚、明確,原告的理解不符合合同條款的本意,故對原告請求判令被告依約支付保險金20000 元的主張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30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高娟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10 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高娟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66條規定只有被保險人因故意犯罪導致其自身傷殘或者死亡的,才能免除保險人的責任,被保險人王長坤只是酒后、無證駕駛的輕微違法行為,如保險人免責,就有違該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均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的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被保險人王長坤的死亡主要是第三方的行為造成的,對保險合同第五條第五項的理解雙方發生爭議,根據合同法和保險法的規定應作出對原告有利的解釋,被告不應免責。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以維護弱者的合法權益。
被上訴人東營分公司辯稱,被保險人王長坤的死亡與其酒后、無證駕駛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保險人根據保險條款第五條第五項的規定不承擔保險責任是正確的,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維持原審判決。
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均無提交新的證據。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確認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東營分公司與王長坤依據康寧定期保險條款所簽人身保險合同第五條責任免除條款第一款第二項即列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66條規定的被保險人因故意犯罪,保險公司免除責任;該第五條第一款第五項與上述第二是并列項,二者并立且不對立,文義清楚、明確,無法得出上訴人所稱第二種解釋。綜上,上訴人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1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來慶云
審 判 員 李福玉
代理審判員 梅雪芳
二○○二年七月十日
書 記 員 任艷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報告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公安局安排律師會見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復議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聘請律師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辯護人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人名單
2020-10-14罪犯暫不收監通知書
2020-10-14罪犯入監登記表
2020-10-14罪犯脫逃登記表
2020-10-14提請減刑建議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