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4)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21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紫江彩印包裝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北松路888號。
法定代表人王虹,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姚丹文,上海市四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株式會社細川洋行,住所地日本國東京都千代田區二番町11番地5.
法定代表人山田積貞,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延喜,廣東三環匯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紫江彩印包裝有限公司因專利侵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4年9月10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11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上海紫江彩印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江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姚丹文與被上訴人株式會社細川洋行(以下簡稱細川洋行)的委托代理人劉延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細川洋行于1987年8月20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申請名稱為“飲料容器”的發明專利,1991年1月16日獲得授權,專利號為87 1 06409.X.
在本案審理階段,細川洋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審查過程中,明確放棄上述專利的權利要求8.現該專利的權利要求有7項,其中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3是獨立權利要求。審理中,細川洋行表示在本案中請求僅依據權利要求1確定其專利權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為:“一種液體容器包括:a)一個由柔性薄層材料制成、并在其上端有一開口的袋囊形主容器體,b)一個液體輸送裝置,用密封方法固定在所說的開口上使所說的液體流過,所說的輸運裝置包括:1)一個位于所說主容器體外面的咀段,2)一個位于所說咀段下方、并與所說開口密封連接的連接段,其特征在于:一個從所說連接段向所說主容器體里面延伸的導管段,所說的導管至少帶有一個孔眼,位于所說主容器體里面并緊鄰于所說的開口?!?/p>
2002年8月3日,細川洋行委托代理人劉延喜從廣州市宏麗有限公司購買了“天天吸果凍”,果凍袋上標明“制造商:上海臺尚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尚公司)等字樣。該果凍袋由紫江公司銷售給臺尚公司,相關增值稅專用發票顯示日期為2002年1月 29日。至于被控侵權果凍袋是否由紫江公司生產一節,紫江公司只當庭認可其是接受委托進行加工承攬。
經比對,被控侵權果凍袋的技術特征中包含了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全部技術特征;此外,被控侵權果凍袋有1個與連接段相連并伸入主容器體內的延伸段,此延伸段由兩部分構成,上段近1cm長且開有4個豎向槽縫,下段系橫截面為十字形的桿。
原審法院認為,“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被控侵權果凍袋上標明之字樣和以紫江公司為銷貨單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表明,案外人臺尚公司系果凍制造商,其使用的果凍袋來源于紫江公司。紫江公司雖辯稱其是接受委托進行加工承攬,但未能提供相應證據予以佐證,且該辯解意見并未否定紫江公司生產、銷售了涉訟果凍袋的事實。根據細川洋行在本案中明確主張的保護范圍,被控侵權果凍袋的技術特征包含了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全部技術特征,而依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表述,該專利發明點在于“飲料容器”的導管在靠近主容器體內上部開口處至少開有一個孔眼。被控侵權果凍袋的結構中有1個在主容器體里面并與連接段相連的延伸段,該延伸段雖由兩部分構成,但其上段所開的4個槽縫亦緊鄰于主容器體的開口。系爭專利的權利要求并未限定導管的形狀及伸入主容器體內的長度,而前述被控侵權果凍袋的延伸段及其上端的槽縫與系爭專利中的導管及其上方的孔眼在所要達到的功能目的和實現的技術效果上基本相同,因此,符合系爭專利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所說的導管至少帶有一個孔眼,位于所說主容器體里面并緊鄰于所說的開口”這一必要技術特征。綜上分析,涉訟果凍袋具備細川洋行“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落入系爭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故紫江公司生產、銷售涉訟果凍袋的行為已侵犯了細川洋行的專利權,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鑒于依據現有證據尚不能確定細川洋行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紫江公司由此所獲得的利益,原審法院綜合專利權的類別、紫江公司的主觀過錯程度、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酌情判定紫江公司應承擔的賠償數額。紫江公司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所產生的直接后果是可能占據作為權利人的細川洋行的部分市場份額,因此給細川洋行造成的只是財產上的損失,并不涉及細川洋行的商業信譽,故無需向細川洋行賠禮道歉。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七)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五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判決:一、紫江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細川洋行享有的專利號為87 1 06409.X“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的侵害;二、紫江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細川洋行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00元;三、細川洋行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5,010元,由細川洋行負擔人民幣6,754.50元,紫江公司負擔人民幣8,255.50元。
判決后,紫江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主文第一、二項,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其主要上訴理由為:第一,一審法院孤立地理解被上訴人的專利技術特征,片面擴大了被上訴人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認定事實明顯不當;第二,上訴人制造果凍袋的技術是獲得專利權人黃全華授權許可的,具有合法的使用權利,且上訴人使用的技術在設計理念和技術特征上具有明顯差異,并不在系爭專利的保護范圍內,不構成對被上訴人的侵權;第三,被上訴人并未舉證證明被控侵權產品是上訴人生產,原審法院在毫無證據證明的前提下,主觀推斷上訴人構成專利侵權,推理過程違反法律邏輯。
被上訴人細川洋行當庭答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理由是:第一,從專利說明書可知,被上訴人的發明要點在于導管和容器的接合處有小孔,能將果凍吸盡。上訴人的產品在接合處有孔,落入被上訴人專利的保護范圍,一審判決認定侵權正確。第二,黃全華于2000年獲得專利,上訴人方是1987年申請,早于黃全華,故黃全華的專利亦落入被上訴人專利的保護范圍。第三,被上訴人提供的增值稅發票證明系爭果凍袋是由上訴人銷售給臺尚公司,上訴人生產、銷售了系爭果凍袋,構成侵權。第四,上訴人提出宣告專利權無效申請后,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系爭專利有效,故被上訴人的發明專利權穩定、有效。據此,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中,上訴人向本院提交了以下新的證據材料:1、2002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出具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復印件,欲證明專利復審委員會受理了上訴人針對系爭專利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2、2000年6月 14日,上訴人與中和商事株式會社簽訂的《PSM-75K型裝口制袋機合同書》復印件,欲證明上訴人生產系爭果凍袋的機器是從日本進口,被上訴人的專利在日本已不受保護;3、臺尚公司向上訴人訂購果凍袋的訂購單復印件2份、上訴人向案外人訂購用于生產系爭果凍袋的配件的采購訂單復印件2份及增值稅發票復印件3份,欲證明上訴人生產的果凍袋是由臺尚公司訂購,雙方存在加工承攬關系。
對上訴人提供的上述證據材料,被上訴人認為:對證據材料1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一審期間已提供;證據材料2是復印件,對其真實性有異議,且已過舉證期限;對證據材料3沒有異議,該證據材料能證明上訴人的侵權數量大。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供的證據材料1一審中已存在,而且專利復審委員會也已作出了維持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7有效的決定;證據材料2是復印件,且形成于一審庭審結束前,不符合二審新的證據的要件;證據材料3只能證明臺尚公司向上訴人訂購果凍袋的事實,尚不能證明上訴人系按照臺尚公司的要求或提供的圖紙等生產系爭果凍袋,不足以證明上訴人與臺尚公司間存在加工承攬關系。故對于上訴人提供的上述證據材料,本院均不予采納。
被上訴人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證據材料。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細川洋行依法取得的“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應受法律保護,未經權利人許可他人不得實施該專利。經比對,被控侵權果凍袋的技術特征與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被控侵權果凍袋中與連接段相連的延伸段的上段有4個豎向槽縫,下段系橫截面為十字形的桿;而系爭專利中連接段的延伸段為導管段,該導管在靠近主容器體內上部開口處至少帶有一個孔眼。通過對被控侵權果凍袋的技術特征與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特征的不同之處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發現:第一,被控侵權果凍袋的延伸段所采取的技術手段,與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管段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并不相同,也未達到基本相同。因為,被控侵權果凍袋的延伸段上段開有4個槽縫,這4個槽縫開至該上段的底部,故該上段實際由4個分立的小棒圍成,因此,該延伸段的上段并不是導管;延伸段的下段也不是導管,而是一橫截面為十字形的桿。第二,被控侵權果凍袋的延伸段所實現的功能,與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孔眼的導管段所實現的功能不完全相同,也未達到基本相同。因為,根據系爭專利說明書的描述,當飲料輸送裝置被用作吸管時,由于容器體具有柔性,所以容器體的壁被逼迫移向導管上形成的孔眼或槽縫,使這些孔眼或槽縫被該容器壁閉合,使飲料從導管段的下端被吸上來;而在被控侵權果凍袋的輸送裝置被用作吸管時,由于十字形桿的中間并不是空的,故飲料并不能從桿的下端并通過桿的內部被吸出來,而是只能從延伸段上端的4個槽縫中被吸出來。因此,被控侵權果凍袋的延伸段與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孔眼的導管段并不構成等同特征。綜上所述,上訴人生產的系爭果凍袋的技術特征并未覆蓋被上訴人“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沒有落入系爭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故上訴人生產、銷售系爭果凍袋的行為并不侵犯被上訴人的專利權。原審法院關于上訴人立即停止對被上訴人享有的“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的侵害以及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00元的判決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糾正。
關于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擴大了被上訴人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本案系爭專利具有兩項獨立權利要求,一審庭審中,被上訴人細川洋行明確請求在本案中僅依據權利要求1確定其專利保護范圍,故原審法院根據系爭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1確定系爭專利的保護范圍,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關于上訴人認為其制造被控侵權果凍袋的技術獲得了專利權人黃全華的授權許可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上訴人未能舉證證明該節事實主張。關于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未舉證證明被控侵權產品是上訴人生產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原審法院根據被上訴人提供的被控侵權果凍袋、增值稅發票及上訴人在庭審中的陳述等證據,作出被控侵權的果凍袋由上訴人生產的認定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故上訴人的上述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上訴人認為其使用的技術在設計理念和技術特征上具有明顯差異、不構成對被上訴人的侵權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本院已在上文中詳細論述,上訴人生產的系爭果凍袋并未覆蓋系爭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沒有落入系爭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因此上訴人的該部分上訴理由依法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上訴人關于其未構成對被上訴人的侵權的上訴請求與理由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支持。原審法院關于上訴人立即停止對被上訴人享有的“飲料容器”發明專利權的侵害以及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00元的判決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2)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208號民事判決;
二、株式會社細川洋行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人民幣30,020元,由被上訴人 株式會社細川洋行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朱 丹
代理審判員 ?馬劍峰
代理審判員 ?王 靜
二OO五年三月十四日
書 記 員 ?戈 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指令限期作出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變更、撤銷原裁定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調查專用證明(刑事)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