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3)二中民初字第10017號
原告吳咸,女,1914年2月7日出生,中國藝術研究院離休干部,住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2區6號樓1701室。
被告王其智,男,1930年3月14日出生,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離休干部,住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小區13號樓1門502室。
委托代理人王燕,男,1960年10月1日出生,無業,住北京市朝陽區安貞西里4區7號樓1門1401室。
委托代理人王松義,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大長荻地,女,1939年12月24日出生,日本國國籍,住日本國琦玉縣草加市青柳3-21-7.
被告兼大長荻地之委托代理人王延荻,女,1942年6月24日出生,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職員,住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世紀村西區5號樓15層。
被告王群,女,1953年11月15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住香港新界沙田中文大學崇基教職員宿舍A21.
被告兼王群之委托代理人王曉欣,女,1945年3月1日出生,天津城市建筑學院退休職員,住北京市西城區后海南沿北官房28號。
原告吳咸訴被告王其智、大長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咸之委托代理人關晶焱,被告王其智之委托代理人王松義、王燕,被告大長荻地之委托代理人王延荻,被告王群之委托代理人王曉欣及被告王延荻、王曉欣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吳咸訴稱:王式廓系我已故丈夫。王其智系王式廓與其前妻所生之子。大長荻地、王延荻、王群、王曉欣系我與王式廓所生之女。1973年5月王式廓去世。繼承開始后,各繼承人均未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至今,各繼承人仍未依法析產分割。王式廓的遺產有油畫、素描、國畫等作品共1000余幅,一直由我統一保管。王式廓生前曾明確表示將其作品捐獻。我作為王式廓的妻子,為實現王式廓的遺愿,一直想將自己所享有的王式廓部分遺作捐贈給國家,并曾多次提出關于捐贈方面的建議,但各被告基于種種原因和理由始終未能與我達成一致意見。關于析產問題,我的意見是:第一,我與王式廓于1939年春節在延安結婚,為合法婚姻關系,王式廓的遺作絕大部分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作,依據《繼承法》第26條的規定,應先將遺作中屬于我的一半分出,其余部分由全體繼承人依法繼承;第二,依據《繼承法》第13條的規定,因我一直與王式廓共同生活并對王式廓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我應適當多分一些遺作;第三,對剩余份額,其余五位繼承人應依據我國《繼承法》第13條規定對遺產進行分割。綜上所述,請求:1、對王式廓關于美術作品方面的遺作依法析產,并對我適當多分;2、本案訴訟費由我與王其智等五被告按分割王式廓遺作的份額比例承擔。
被告王其智辯稱:由于家父王式廓是中國現實主義繪畫藝術大師、素描藝術巨匠,只有全面整理王式廓先生的作品并進行整體系統研究,才能逐步認識到王式廓先生作品的藝術價值,確立其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如果分割王式廓的遺作,將破壞其藝術的整體性。因此,吳咸的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支持。退一步講,即使應當析產,我的生母盛桂榮作為王式廓的前妻應當享有遺產三分之一的份額,吳咸只能享有三分之一的份額,其余遺產應當由各繼承人平均分割。
被告大長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辯稱:我們均同意吳咸的意見。
經過庭審質證及雙方當事人辯論,本院查明以下事實:
一、 關于繼承人情況。
被繼承人王式廓于1911年出生,1973年5月死亡。王式廓死亡前未立遺囑。王式廓于1921年在原籍山東省掖縣與盛桂榮結婚,婚后生有一子王其智。后王式廓于1939年在延安與吳咸結婚并一直共同生活至去世。吳咸與王式廓生有大長荻地(原名王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四女。1959年左右,盛桂榮由原籍遷入北京,1966年從北京遷回原籍,1979年盛桂榮又從原籍遷回北京生活至1989年死亡。盛桂榮在北京生活期間,未與王式廓共同生活,系由王其智照料。王式廓與盛桂榮、吳咸的婚姻均為事實婚姻。王式廓與盛桂榮未履行法定的離婚登記手續。對此事實,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
在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盛桂榮是否應當作為繼承人的事實進行了法庭質證及辯論:
吳咸主張王式廓與盛桂榮的婚姻關系已經解除,為此提供證據:1、萊州市民政局于2002年11月28日的證明,內容為:“我局11月8日的蓋章證明不涉及盛桂榮的情況,對盛桂榮是否是革命家屬身份不予證明”;2、孫巨川、孫鴻本的書面證言證明盛桂榮同意離婚并簽了字;3、陶永白的書面證言,稱其向盛桂榮講起王式廓再婚之事,盛桂榮表示理解并毫無怨言;4、北京市公安局新街口派出所(以下簡稱新街口派出所)出具的三份戶口證明,分別摘抄自盛桂榮1953- 1959年,1960-1969年,1982-1990年的戶口卡底檔。該三份記錄的盛桂榮出生日期、婚姻狀況、遷入北京時間均有出入。吳咸以此證明僅憑戶口證明不能證明盛桂榮的婚姻狀況。
王其智對吳咸提出的證據不予認可,主張王式廓與盛桂榮一直未解除婚姻關系。提供證據有:1、萊州市西由鎮人民政府、萊州市公安局西由派出所的證明,載明王式廓與盛桂榮未解除婚姻關系;2、新街口派出所出具的戶口證明;3、萊州市民政局、萊州市人民政府三山島街道辦事處于2002年11月8日出具的證明,載明政府在得知王式廓參加革命后,一直把其妻子盛桂榮作為革命家屬對待;4、律師對王式廓弟媳方桂蘋的談話筆錄,其稱王式廓從未要求過離婚,解放后也沒有; 5、王式廓親筆書信兩封。吳咸對王其智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不予認可。
應王其智申請,本院從中央美術學院及新街口派出所調取證據如下:
中央美術學院提供了王式廓在延安時期的學員履歷表、干部登記表及1952年王式廓的干部登記表及黨員登記表。上述材料均記載王式廓的妻子為吳咸,在黨員登記表中王式廓自述“前妻王盛氏,未受教育,家婦女(原文如此)。我曾提出離婚,她不作答復,我即書面聲明與其脫離關系并和家庭脫離關系”;根據新街口派出所提供的盛桂榮1960-1969年的戶口卡片記載,盛桂榮于1959年遷至北京時登記為“有配偶”。根據其1982-1990年的戶口卡片,盛桂榮登記為“喪偶”。
吳咸對上述證據予以認可。王其智認為王式廓履歷的記載不能反映客觀情況,而且解除婚姻關系是要式行為,王式廓本人的自述亦不能證明其與盛桂榮解除了婚姻關系,故對該證據不予認可。王其智對于新街口派出所保存的戶口卡片予以認可。
二、關于王式廓的遺產范圍。
王式廓生前將其創作的《血衣》、《參軍》兩幅作品捐贈給革命博物館。王式廓死亡后,其生前所畫大部分作品一直由吳咸保管。1985年4月,吳咸將王式廓的繪畫作品28幅捐贈給中國美術館。1989年10月吳咸將《井崗山會師》油畫一幅捐贈給中央檔案館。1997年3月11日,吳咸委托北京榮寶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拍賣王式廓的作品《靜物》、《德國老人》。王其智曾以吳咸及拍賣公司為被告起訴到北京市宣武區人民法院,要求判令雙方簽訂的拍賣合同無效。該案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吳咸與北京榮寶拍賣有限責任公司之間的拍賣合同無效;北京榮寶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將所保管的二幅畫返還吳咸處保管。
訴訟中,經本院現場清點,吳咸現保管王式廓的繪畫作品共1302幅(包括爭議的《松樹》、《寒鴉》兩幅作品)。吳咸住所現有一穿衣鏡,王其智住所有一畫桌,均為王式廓生前所有。現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吳咸保管的除了《松樹》、《寒鴉》兩幅作品以外的1300幅作品及穿衣鏡、畫桌各一個均屬于遺產范圍。
雙方當事人對王式廓的遺產范圍存在的爭議及質證情況為:
1、吳咸稱《松樹》、《寒鴉》兩幅作品系王式廓生前轉讓給他人,吳咸于王式廓死亡后購回,應為吳咸個人財產。并提供《協議書》一份,內容為:“王式廓于 30年代創作的《松樹》、《寒鴉》,吳咸一次性給付王其榮五千元,畫即日起歸吳咸所有”。簽字人為王曉欣、王延荻、王其榮。王其智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這兩幅作品是王式廓于何時及何種方式轉讓給王其榮的,故應屬于遺產范圍,不屬于吳咸個人財產。
2、王其智稱吳咸未經其同意于1985年4月捐贈中國美術館28幅。1989年10月捐贈中央檔案館《井崗山會師》油畫一幅。為此提供兩份證據:1、中國美術館收藏證書及所附28幅作品目錄;2、中央檔案館受贈證書。吳咸對該證據真實性認可,但認為其向中國美術館捐獻作品時王其智知道且未表示異議。《井崗山會師》是王式廓生前捐贈的,在文革中返還給了吳咸,1989年中央檔案館取走此畫。王其智對吳咸的說法不予認可。
3、王其智主張除吳咸保管的1302幅作品及穿衣鏡、畫桌外,吳咸還存有王式廓的畫具、筆記本、手稿、習作、書法作品、資料等遺作,此外中央美術學院在 “文革”后還曾補發過王式廓工資。為此其提供1996年9月21日由吳咸、王延荻、王群、王曉欣簽署的協議,該協議的內容是協議人對王式廓遺產進行分配的方案及意向。王其智另提供有關書籍、王式廓生平介紹等證據,稱部分已經刊登在出版物上的作品不在吳咸現保管的范圍內,應推定在吳咸處。但王其智未能證明除吳咸現保管的作品及穿衣鏡、畫桌外,尚有其主張的其他遺產存在。
吳咸稱王其智保管有《葫蘆》、《南瓜》兩幅畫應屬于遺產范圍,并提供中央電視臺高慧芬出具的書面證言。王其智對此予以否認。吳咸未能提供其它證據證明該作品存在及尚由王其智保管。
4、應王其智申請,本院從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革命博物館取證如下:
中央美術學院證明王式廓在文革期間未停發過工資。中國革命博物館證明:《血衣》、《參軍》均為我館組織創作的作品,陳列于展覽中并收藏至今。由于當時特殊的歷史原因,未發收藏證書及稿酬;王式廓子女對此情況知悉,從未就作品的所有權提出過異議;該作品的所有權及展覽權歸我館,著作權、其他權利屬作者本人及其家屬。
吳咸對以上證據均予以認可,王其智對此不予認可。
在庭審過程中,大長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對以上證據的質證意見與吳咸相同。
上述事實,由雙方當事人提交的已列證據材料,及吳咸提供的洗星海全集(節選)、北京市公安局建國門派出所證明、居民戶口簿、陶永白所著文章《王式廓的青少年時代》,王其智提供的個人簡介、國家文物局制訂的限制出境名單、新街口派出所的戶口證明及雙方當事人陳述在案佐證。在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均同意對王式廓的遺產進行分割。
本院認為,被繼承人王式廓于1973年5月死亡后,繼承已經開始。因王式廓生前未立遺囑,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之規定,對王式廓的遺產,應按照法定繼承處理。
一、關于繼承人的確認。
本案中吳咸、王其智、大長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作為王式廓的法定繼承人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關于盛桂榮是否享有繼承權的問題,本院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了相關證據,依照法律規定,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了判斷:1、當地有關機關分別向吳咸及王其智出具了內容相反的證據,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納;2、吳咸及王其智各自提供的證人證言,因證人在庭審中均未出庭作證,且個人對于他人的婚姻狀況的證言從證明力上較為薄弱,本院不予認定;3、新街口派出所提供的盛桂榮的不同時期的戶口卡片的記錄相互有矛盾之處,故該證據不能作為證明王式廓與盛桂榮婚姻關系的依據;4、王式廓在1952 年的黨員登記表中關于其與盛桂榮解除婚姻關系的自述,該證據的真實性本院予以認可。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離婚屬于要式法律行為。依據現有證據,可以認定王式廓與盛桂榮并未履行法定的離婚手續,王式廓在其死亡前與盛桂榮的婚姻關系一直處于存續狀況。王式廓與吳咸結婚的事實及王式廓登記表中的自述不能作為確認王式廓與盛桂榮離婚的依據,故盛桂榮對王式廓的遺產應享有繼承權。本院對王其智關于應當認定盛桂榮繼承人身份的主張予以支持。
二、關于遺產范圍。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現雙方當事人均認可現由吳咸保管的1300幅作品及穿衣鏡、畫桌為王式廓個人物品,故其中屬王式廓個人所有的部分應屬于遺產范圍。《松樹》、《寒鴉》兩幅作品雖系王式廓所作,但是所有權已在王式廓生前轉移至案外人王其榮,吳咸從案外人處購得后即成為該兩幅作品的所有權人,故這兩幅作品不屬于遺產范圍。《血衣》、《參軍》兩幅作品的所有權已于王式廓死亡前轉移至革命博物館,亦不屬于遺產范圍。王其智所稱吳咸還存還有其它如畫具、筆記本、手稿、習作、書法、資料、補發工資等遺產,吳咸稱王其智保管有《葫蘆》、《南瓜》兩幅作品,但雙方均未能舉證證明上述遺產的客觀存在,故對王其智、吳咸所述上述主張本院不予采信。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各繼承人對遺產處于共同共有,對遺產的處分必須征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吳咸于1985 年4月捐贈中國美術館28幅,1989年10月捐贈中央檔案館《井崗山會師》油畫一幅。依據現有證據,吳咸不能證明其以上捐贈行為征得了全部共有人的同意,因共有人之一王其智對該捐贈行為持反對意見,故吳咸的捐贈行為不能產生轉移遺產所有權的法律后果,上述29幅作品也應屬于遺產范圍。綜上所述,本院確定王式廓的遺產應為1329幅美術作品及穿衣鏡、畫桌各一件。
三、關于析產的原則。
根據以上確認的事實及有關法律規定,王式廓生前繪畫的作品之財產權利應當由其與盛桂榮、吳咸共同共有。王式廓于1973年死亡后,繼承已經開始。在繼承前應當先將吳咸與盛桂榮各自所應當享有的份額析分出來,其余屬王式廓遺產部分由吳咸、盛桂榮、王其智、大長荻地、王延荻、王群、王曉欣按照法定繼承原則予以分割。因盛桂榮已于1989年死亡,王其智作為其唯一的繼承人有權轉繼承其應得繼承份額。
因吳咸一直與王式廓共同生活,并盡了主要扶養義務,并考慮到吳咸對王式廓的藝術創作所作貢獻大于其他繼承人,本院對吳咸要求多分遺產的請求予以支持。
在庭審中,因雙方當事人對于遺產的價值及分割方式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本院在“不損害遺產的效用”的前提下依據以下原則酌情進行分割:1、對于成系列的作品盡量保證其完整性,將其整體分配給某繼承人;2、每位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應當包含王式廓各個歷史時期的作品,以保證完整反映王式廓一生繪畫技巧及思想境界的變遷;3、每種類型(素描、油畫、國畫、未完成作品及其它形式)的作品視為每單幅作品相互之間等值,不按照作品的尺寸及材料評定價值;4、吳咸已捐贈的作品屬于吳咸所有,相應減少其他應得的份額;5、穿衣鏡及畫桌仍由現保管人所有。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及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一、本判決所附財產清單一中所列作品及穿衣鏡一個歸吳咸所有;
二、本判決所附財產清單二中所列作品及畫桌一個歸王其智所有;
三、本判決所附財產清單三中所列作品歸大長荻地所有;
四、本判決所附財產清單四中所列作品歸王延荻所有;
五、本判決所附財產清單五中所列作品歸王曉欣所有;
六、本判決所附財產清單六中所列作品歸王群所有;
七、吳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將本判決所附清單二、三、四、五、六所列作品分別給付王其智、大長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
八、駁回吳咸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五萬元,由吳咸負擔一萬元(已交納五十元,余款九千九百五十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由王其智、大長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各負擔八千元(均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大長荻地、王群可于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吳咸、王其智、王延荻、王曉欣可于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趙文軍
代理審判員 高 嵩
代理審判員 田海雁
二○○四年六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周光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案件反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復議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檢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法庭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不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