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蚌民二終字第8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蚌埠市交通路海事局院內。
法定代表人張建民,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建新,安徽展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懷遠縣城關鎮大慶路28號。
法定代表人謝思源,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章淮勝,懷遠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上訴人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懷遠縣人民法院(2004)懷民二初字第 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建新,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謝思源及其委托代理人章淮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原告下屬企業荊山船舶修造廠于2002年9月27日在懷遠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并領取了營業執照,有效期至2007年9月27日,實行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負責人為呂超群。2002年11月,荊山船舶修造廠與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合同約定租期五年,遇政策性廠有重大變革除外;每年租金2萬元,從合同生效之日起每季度交一次。2004年4月1日,原告與安徽省裕安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簽訂荊山船舶修造廠土地及地面房屋整體出售協議,原告遂以被告不按期交納租賃費和廠遇政策性重大變革為由起訴要求解除其下屬企業荊山船舶修造廠與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另,被告房屋租賃費交至2004年1月,原告于2004年5月起訴后,被告將該季度租賃費5000元交到法院。原審法院審理認為:原告下屬企業荊山船舶修造廠與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合法有效。原告關于被告拒不交納租賃費的訴稱沒有事實依據,不予支持。原告稱該船廠改制是政策性重大變革,符合提前終止合同的條件,但改制屬企業內部的行為,不屬于國家的政策性變革,而且買賣不擊破租賃,故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被告辯稱原告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但荊山船舶修造廠是原告的分支機構,故被告該項辯稱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原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實際支出費150元,郵資費 50元,合計250元,由原告承擔。
原審原告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不服上述判決,上訴稱:原審對國有企業改革的定性錯誤,企業改制、中小型國有企業退出國有序列,是國家政策,并非企業內部行為,原告整體出售下屬企業系依據國家政策進行企業改制,租賃合同應當解除。故請求二審依法撤銷原判,改判支持上訴人在一審提出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答辯認為:上訴人出售下屬企業土地使用權與地面房屋屬企業自身行為,并非國家政策變化導致企業發生重大變革,中小型國有企業“雙退”的政策在本案租賃合同簽訂時即已實施,故本案解除租賃合同不符合合同約定。
二審期間上訴人提交了以下證據材料:
1.蚌埠市港航管理局蚌航企(2003)17號文件。內容為蚌埠市港航管理局向蚌埠市交通局請示,請求批準同意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所屬懷遠荊山船廠整體改制出售安置職工。
2.蚌埠市交通局蚌交字(2003)20號文件。內容為蚌埠市交通局向蚌埠市經濟貿易委員會轉報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所屬懷遠荊山船廠、淮南船舶修造廠整體改制出售安置職工的請示,請求審批。
3.蚌埠市經濟貿易委員市經貿中小辦(2003)40號函。內容為同意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所屬懷遠荊山船廠整體改制出售安置職工。
4.蚌埠市交通局蚌交企改字(2004)4號和5號文件。內容分別為批轉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和調整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工作指導小組成員的通知。
上訴人提交上列證據材料,系為證明其下屬的荊山船舶修造廠整體出售土地使用權和地面建筑并非企業的內部行為,而是依據國家政策、按照政府的要求并且在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實施改制,符合荊山船舶修造廠與被上訴人簽訂的租賃合同中關于因政策導致企業發生重大變革的解除合同條件。被上訴人在二審開庭時同意對上訴人提交的上述證據材料進行質證,并對其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上述證據同樣不能證明國家政策變化。
另,上訴人二審當庭陳述稱,被上訴人租賃廠房系從事化工產品生產,現被上訴人實際已經從廠區搬出。被上訴人當庭確認其主要生產設備已經搬出,仍有部分產品存放在租賃的三間房屋內。
雙方當事人對原審判決認定的合同簽訂與履行情況的認定沒有異議,本院經審查確認:原審判決關于租賃合同當事人的名稱表述有誤,2002年11月1日簽訂租賃合同的雙方分別為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荊山船舶修造廠和禾原精細有機硅加工廠;荊山船廠系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對其下屬的荊山船舶修造廠的簡稱,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并領取營業執照的是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荊山船舶修造廠,該廠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原審判決事實認定中關于該廠法定代表人的表述沒有依據,本院予以糾正;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謝思源當庭陳述稱,簽訂租賃合同時的禾原精細有機硅加工廠已經變更登記為本案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企業變更前后的法定代表人均為謝思源,上訴人對該項事實表示認可,并認可實際租賃使用荊山船舶修造廠廠房的為被上訴人。
綜上,本院確認本案事實為:2002年11月1日,上訴人下屬的無獨立法人資格的分支企業荊山船舶修造廠與原禾原精細有機硅加工廠簽訂廠房租賃使用合同,約定禾原精細有機硅加工廠租賃使用荊山船舶修造廠的部分房屋,具體租賃的房屋為大禮堂七間、面向東的原食堂八間、連接食堂向南平房一間,以及禮堂后院和所有房屋;租賃期為五年,即從2002年11月1日至2007年11月1日,雙方均不得提前終止合同,否則賠償對方損失,如遇政策性廠有重大變革除外;年租金為2萬元,從合同生效之日起每季度交5000元。合同簽訂后,實際由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租用荊山船舶修造廠的房屋。2003年5月16日蚌埠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同意上訴人處置荊山船舶修造廠的資產安置職工。2004年4月1日,上訴人與安徽省裕安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簽訂整體出讓荊山船舶修造廠土地使用權及地面房屋協議;同日荊山船舶修造廠通知被上訴人于2004年5月31日前搬出租賃房屋。雙方協商不成,上訴人于2004年5月25日訴至原審法院,請求判令解除租賃合同并由被上訴人給付2004年2月至4月的租賃費5000元。被上訴人租賃費交至2004年1月,訴訟中被上訴人將5000元租賃費交到原審法院。二審開庭審理前,被上訴人已經將主要生產設備搬出租賃房屋,尚存部分貨物在原租用的三間房屋內。
本院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是上訴人解除合同的請求是否符合合同約定。雙方雖然約定不得提前終止合同,但同時將 “如遇政策性廠有重大變革”約定為不得終止合同的除外情形。蚌埠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同意上訴人處置荊山船舶修造廠的資產安置職工,上訴人與安徽省裕安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簽訂整體出讓荊山船舶修造廠土地使用權及地面房屋協議,屬于合同約定的因政策性原因廠有重大變革的解除合同情形;且被上訴人在二審開庭前已經將主要生產設備搬出原租賃使用的房屋,該合同雙方實際已經終止履行,故原審駁回上訴人解除合同的請求已經沒有實際意義,該租賃合同出租方一方要求解除合同,租用方已經將主要生產設備搬出,合同實際已經終止履行,故應當解除合同。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上訴人系在合同履行期內提前要求解除合同,依法應當給予被上訴人必要的搬遷時間,故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給付尚欠租賃費用的請求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懷遠縣人民法院(2004)懷民二初字第85號民事判決。
二、解除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荊山船舶修造廠與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間的房屋租賃合同關系。
三、駁回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要求被上訴人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給付尚欠租賃費用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合計250元,由懷遠縣金誠宏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承擔;二審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蚌埠市皖淮輪船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本判決系終審判決。
審判長軒銀珍
審判員羅曉敏
審判員姚昌米
二ОО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書記員李若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建議書(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專用介紹信(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延期審批表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死亡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