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佛中法民二終字第37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廣東怡法律師事務所,住所地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建安路鴻運大廈。
負責人鐘志英,主任。
委托代理人黃宗強,系該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國展中心十樓。
法定代表人劉漢元,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闞學倫,四川華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廣東怡法律師事務所(以下稱怡法律師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通威公司)因一般委托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3)順法民二初字第248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二○○一年七月始,怡法律師所與通威公司即就參與競買順德市曼豐鰻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稱曼豐公司)及順德市曼豐水產飼料廠(以下稱曼豐廠)動產、不動產、商標和解決相關土地使用權問題的合作事宜進行協商。在此期間,怡法律師所的黃宗強律師即與原順德市北蛘蛄滯反迕裎員會(以下稱林頭村委)協商廠房用地問題。同年八月十八日,林頭村委向通威公司出具了一份承諾書,承諾如通威公司買受上述財產,則保證與通威公司簽訂20年期的土地租賃合同并解決相關土地問題。同年九月初,雙方簽訂了一份委托代理合同,約定:怡法律師所為通威公司競買曼豐公司、曼豐廠動產、不動產、商標和解決相關土地使用權過程中提供律師代理服務;怡法律師所指派黃宗強律師擔任通威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授權范圍以授權委托書為準;怡法律師所應在解決土地問題的基礎上代理通威公司競買,且競價不超過1350萬元;代理過程中所需之費用由通威公司負責,但順德范圍內的住宿和交通費用由怡法律師所自理;如以1350萬元競買成交,代理費為10萬元,如低于該價成交,則在10萬元代理費的基礎上,另按成交價與1350萬元之間的差額的35%計算代理費,怡法律師所亦可按《合同法》第113 條參照本款方法計算違約損失;通威公司派專人負責與怡法律師所聯系;合同生效后,任何一方無法定理由不得終止合同,通威公司中途終止委托,應向怡法律師所支付10萬元作為違約金,怡法律師所亦可選擇索賠;合同一式兩份,各持一份等。同年九月六日,黃宗強律師電話告知通威公司負責上述競買事項的陳克勝稱:順德市京順拍賣行有限公司(以下稱京順公司)于同年九月十二日對上述財產進行拍賣。同月十一日,通威公司向怡法律師所出具一份授權委托書,授權黃宗強律師代表通威公司競買上述財產。同日,黃宗強律師會同通威公司的嚴虎、陳克勝等員工向京順公司遞交了通威公司的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等。同月十二日,雙方一起到京順公司拍賣會場,但通威公司因未向京順公司交納拍賣保證金而未取得競買資格,最終未參加競買。上述財產由臺灣楊氏國際有限公司以950萬元競得。怡法律師所與通威公司就賠償損失問題未能達成協議,怡法律師所遂于二○○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通威公司賠償損失150萬元,并負擔訴訟費。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怡法律師所、通威公司簽訂的《委托代理合同書》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容沒有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屬有效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應恪守合同之約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怡法律師所、通威公司均在《委托代理合同書》上加蓋了公章,故該合同已依法成立,并自合同成立時生效。對于該合同的簽訂時間,合同中未予注明,怡法律師所在起訴書中認為于二○○一年九月簽訂,庭審中變更為同年八月,但怡法律師所未提供相應證據,故法院認為應以通威公司所確認的二○○一年九月初為宜,即委托代理合同自該時間已生效。對于通威公司提出合同沒有注明日期故未成立也未生效的答辯意見,法院不予支持。委托代理合同約定,怡法律師所應在基本解決曼豐公司和曼豐廠土地問題的基礎上代理通威公司競買上述標的,怡法律師所提供的林頭村委的承諾書表明怡法律師所已解決拍賣標的的土地問題,已履行了該合同義務,故通威公司提出怡法律師所未依據合同的約定解決土地問題的答辯意見與事實不符,不予支持。證人陳克勝證言表明怡法律師所在拍賣前已通知通威公司京順公司于二○○ 一年九月十二日拍賣曼豐公司和曼豐廠,拍賣當日,通威公司亦派員與怡法律師所的委托代理人一起到京順公司,可以認定怡法律師所已履行通知義務,是由于通威公司未支付拍賣保證金才導致通威公司沒有參加競買,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怡法律師所沒有違約行為,故法院對于通威公司提出是怡法律師所違約導致通威公司未能參加競買的答辯意見不予支持。委托代理合同約定,怡法律師所在代理競買過程中所需之相關費用除在順德范圍內的住宿和交通費用由怡法律師所自理外,應由通威公司負責,故拍賣保證金作為處理委托事務的費用應由通威公司承擔,通威公司未交納保證金,導致喪失競買權進而使雙方簽訂的委托合同無法履行,其行為事實上解除了雙方的委托合同。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條規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但合同法并沒有明文規定雙方當事人可否通過特別約定限制或排除當事人的上述任意解除權,從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出發,在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通過約定對于解除權進行排除,委托代理合同關于任何一方無法法定理由不得終止合同的約定,即屬于怡法律師所、通威公司以約定排除委托合同的解除權,該約定有效,通威公司單方面終止委托合同,構成違約,應依據合同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即向怡法律師所支付違約金10萬元,法院對于通威公司提出其公司不存在違約行為的答辯意見不予支持。怡法律師所訴訟請求通威公司支付損失150萬元,該150萬元中包括競買成功的基本代理費10萬元,以及以實際競買成功價950萬元按委托代理合同約定的代理費支付方法即(1350萬元-950萬元)35%計算所得140萬元,經查,雙方在庭審中均確認屬風險代理,競買不成功時通威公司不需要支付代理費,故委托代理合同所約定的代理費用的計算方式僅適用于競買成功的情況,而不適用于雙方解除合同的情況。由于拍賣標的的最終成交價格取決于多種因素,在通威公司未參加競買的情況下拍賣標的成交價并不能直接推定為通威公司參加競買的情況下拍賣標的可能的成交價。怡法律師所以第三方最終競買成交價 950萬元,按代理合同的約定計算預期利益損失的證據不足。委托代理合同雖約定除違約金外怡法律師所可選擇索賠,但怡法律師所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通威公司終止合同給其造成的實際損失超過了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故對違約金之外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四百零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百九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第七十條、第七十七條第(三)項之規定,判決:一、通威公司應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怡法律師所支付違約金10萬元。逾期清償的,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最高貸款利率加倍償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二、駁回怡法律師所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7510元,由怡法律師所負擔16340元,由通威公司負擔1170元。
上訴人怡法律師所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本案是通威公司違約,而非雙方解除合同;合同約定的代理費計算方法,同時也是違約損失的計算方法;通威公司違約時,怡法律師所有權選擇索賠。參照代理費支付方式以實際成交價計算違約損失是合同的約定,如果不是通威公司違約終止委托,則怡法律師所完全可能以 950萬元的價格代理通威公司購得拍賣標的,該實際成交價恰好證明了怡法律師所可能獲得的代理費數額,即預期利益。即使該成交價不能直接作為計算依據,也應依照公平原則確定預期利益的數額。本案拍賣標的曾以1200萬元進行拍賣,未能成交,才降至950萬元進行拍賣。因此,至少應以1000萬元的價格計算怡法律師所的損失。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判令通威公司賠償怡法律師所損失150萬元。
上訴人怡法律師所對其陳述的事實在二審期間未提供新的證據。
上訴人通威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通威公司僅確認于二○○一年九月四日將通威公司已單方蓋章的合同寄給怡法律師所,通威公司并不知道怡法律師所何時在合同上蓋章,而從未確認合同的簽訂時間是該年九月初。怡法律師所提供的合同沒有簽字或蓋章時間,法庭也未查明,該合同依法未成立,也未生效。本案合同內容存在篡改、變造的內容,通威公司已提出鑒定申請。一審對此不予采納,卻錯誤認定了篡改、變造的內容。鄧賢斌應是本案證人,其依法應當出庭作證,但未出庭作證;通威公司從未確認調查筆錄內容的真實性。一審采納該證人證言,認定通威公司違約違背事實和法律。同為證人證言,一審僅認定陳克勝的證言中對怡法律師所有利的部分,對反映客觀事實的其他部分卻不采信。委托合同從未約定保證金事宜,怡法律師所亦從未通知通威公司交納保證金,怡法律師所告知通威公司拍賣時間并不能證明已通知交納保證金事宜,也不能證明通威公司已派人參加拍賣,更不能證明其已履行了合同義務。怡法律師所是受托參加拍賣的人,其未依約參加拍賣,違約的是怡法律師所。本案合同未成立,通威公司何來終止合同,怡法律師所亦無任何證據證明通威公司終止委托合同。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嚴重錯誤,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怡法律師所的訴訟請求,并由其負擔一、二審受理費。
上訴人通威公司對其陳述的事實在二審期間未提供新的證據。
本院認為:怡法律師所和通威公司均在委托代理合同上加蓋了公章,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關于“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時合同成立。”的規定,本案合同已成立。雙方當事人簽訂的該合同并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該合同自合同成立時生效,合同的簽訂時間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因此,通威公司上訴認為本案合同未成立的理由不成立,應不予采納。本案合同規定一式兩份,各持一份。通威公司沒有證據證明其將合同都交給了怡法律師所,而其沒有經雙方蓋章的合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關于“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定,應認定怡法律師所提供的委托合同內容即是雙方確認的內容。通威公司認為怡法律師所變造了合同內容的上訴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納。林頭村委已向怡法律師所承諾,如通威公司購買了曼豐公司及曼豐廠的有關財產,其將解決用地問題。這足以證明怡法律師所已按合同約定解決拍賣標的的土地問題。通威公司自認怡法律師所在拍賣前已通知通威公司曼豐公司和曼豐廠財產的拍賣時間,而通威公司于拍賣時始有員工到順德,通威公司又未舉證證明其員工是因為其他業務需要而非為參加拍賣而到順德,應認定其員工到順德即是為參加曼豐公司和曼豐廠的財產拍賣。通威公司的員工與怡法律師所的指派律師一起到京順公司提交了營業執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拍賣當日亦到了拍賣會場,可以認定怡法律師所已履行了應盡的義務。因此,通威公司上訴稱怡法律師所沒有履行委托代理合同約定的義務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委托代理合同約定除在順德范圍內的住宿和交通費用由怡法律師所自理外,其他費用應由通威公司負責,故拍賣保證金作為處理委托事務的費用應由通威公司承擔。通威公司應當知道只有交納拍賣保證金才能取得競買資格。通威公司未交納保證金而喪失競買權,導致委托代理合同的終止,已構成違約。應依據合同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即向怡法律師所支付違約金 10萬元。由于拍賣標的的最終成交價格取決于多種因素。怡法律師所以第三方最終競買成交價950萬元,按代理合同的約定計算預期利益損失的證據不足。委托代理合同雖約定除違約金外怡法律師所可選擇索賠,但怡法律師所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實際損失確已發生、存在且超過了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故原判對違約金之外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上訴人通威公司和怡法律師所的上訴理由均不成立,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510元,由廣東怡法律師事務所負擔8755元,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負擔8755元。本院多收廣東怡法律師事務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受理費各8755元,由本院予以退還。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萬 民
審 判 員 張 秀 麗
代理審判員 歐陽建輝
二○○四年六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鄒 佩 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非訴訟事務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