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26號
委托代理人高志富,廣東煜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雷章華,(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梁蝦(身份證姓名梁伯容),(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龍金,(略)。
上訴人馮光明因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民初字第11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 2003年1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2月20日詢問了上訴人馮光明及其委托代理人高志富和被上訴人梁蝦、被上訴人雷章華、被上訴人李龍金。本案現己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1年5月29日,梁蝦向南海市西樵區新田村十一隊承接修建該隊文化樓工程及其附屬設施,約定由梁蝦包工包料承建。后梁蝦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將該工程轉包給馮光明。馮光明將主體框架澆灌水泥的施工再轉包給李龍金。雷章華初于李龍金的妻哥處做工,后跟隨李龍金搞建筑施工,李龍金聯系、承接施工任務后通知一起干活的若干人出工,施工酬勞人均平分,李龍金取水泥袋為帶班報酬。2001年8月26日上午,雷章華在該工地二層樓面上施工時負責傳遞水泥沙漿上架以灌注水泥柱,其施工站立的楠竹架斷裂,人從架上摔落樓面受傷,被送往南海市西樵人民醫院救治,被診斷為左第七至第十一肋骨骨折、左胸腔積液,經治療于2001年9月29日痊愈出院,后經法醫鑒定為十級傷殘。后雷章華以工傷為由要求補償,經調解未果,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又未獲受理,故引起訴訟。
原審判決認為:勞動關系是勞動者接受、服從用人單位的工作安排和管理,定期從用人單位獲取勞動報酬,從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的相對長期、穩定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勞動關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互有法律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不同于一般市場交易主體的平等性,勞動者有選擇用人單位的權利,但是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用人單位的工作安排,遵守勞動紀律。從這點來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又是不平等的。從本案事實情況分析,原告與三被告任何一人均未形成真正的勞動關系。原告只是作為一個獨立提供勞務的個體勞動者,與李龍金組織的其他人員一起勞動,集體完成并交付一定的勞動成果來獲取報酬。李龍金作為業務的聯系人和施工人員的組織人,與隨其一起施工的人員之間并不是勞動雇用關系,而是集體施工勞動中的合作伙伴關系。在這種合作關系中,原告具有獨立性,受自己的獨立意志支配,可以選擇哪天出工,也可以隨時終止這種松散的合作關系, 而不必向合作伙伴承擔任何責任,李龍金也沒有基于用人單位的身份要求其接受工作安排,遵守管理制度和勞動紀律等,否則按規定給予適當處罰的權利。因此,原告與李龍金之間的合作關系與勞動關系有本質區別,這正在于后者呈現出的相對長期穩定狀態而前者具有臨時性和任意性。因此,本院認為原告與李龍金之間不是事實勞動關系,其與其他施工合作者一道,與馮光明形成建設施工承攬合同關系,與梁蝦則不存在直接合同關系,而是建設工程承包人與實際施工人的關系。馮光明不是簡單的工程介紹人,其向梁蝦負責,是轉包人。所以,三被告都不是原告的勞動用人單位,原告不能向三被告主張工傷補償待遇。但是,對造成原告在工地施工時受傷這一法律后果有法律上的過錯的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賠償責任。原告作為施工人,搭建承重棚架時疏忽大意,選材不當,對工作面的安全性掉以輕心,預計不足, 忽視施工安全,貿然冒險作業,造成其自身受傷,本人應當承擔一定責任。梁蝦、馮光明不是建設施工企業,不具備施工資質,違法承攬建設施工工程,隨意分包轉包,施工現場管理監督不力,未盡施工安全防護措施,埋下施工安全隱患,也是發生事故的原因之一,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李龍金組織鄉親到處招攬施工業務,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不高,無證施工,規避監管,對施工人員疏于管理,對施工現場疏于指導,對安全設施疏于檢測,對事故的發生也有責任。對比分析各人責任,本院認為原告忽視自身安全和馮光明對現揚管理不善的責任最大,各應承擔30%的責任,梁蝦和李龍金的責任較小,各應承擔責任的20%。具體的損害賠償金額,應當參照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有關規定和標準予以確定。賠償的項目、標準和金額如下:1、誤工費1950元(按不高于國營同行業標準計每日30元,誤工65日);2、住院伙食補助費1050元,(計住院期35日,每日30元);3、傷疾者生活補助費16033.80元(以事故發生地當年入均生活費8016.90元計20年的10%);4、鑒定費484元;5、交通費酌定2000元; 6、住宿費酌定1000元;7、護理費酌定1000元;8、醫療費3729.30元,馮光明已支付。以上8項合共27247.10元,原告和馮光明負擔 8174.13元,梁蝦和李龍金各負擔5449.94元,馮光明已支付的醫療費3729.30元和李龍金已付給原告的生活費600元,應當從其承擔的金額中扣除。原告要求賠償續醫費、終身護理費沒有事實根據,要求賠償生活費、生活困難補助費沒有法律依據,本院均不支持;要求賠償的交通費、住宿費等金額不合理,不能說明是實際所需,本院酌情確定。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三十一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梁蝦,馮光明、李龍金應分別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雷章華支付人身損害賠償款5449.94元、4444.83元和4849.94元。二、駁回原告的具他訴訟請求。受理費50元,由馮光明負擔20元,梁蝦、李龍金各負擔15 元。
宣判后,馮光明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2001年5月29日,被上訴人梁蝦將其承包的西樵區新田村十一隊文化樓工程及其附屬設施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轉包給上訴人,上訴人又將主體框澆灌水泥的主體工程轉包給李龍金,之后,李龍金雇請被上訴人雷章華做工,被上訴人雷章華因貿然冒險作業并因排柵架斷裂面跌落造成傷害,并要求賠償。從本案的事實看來,上訴人承包被上訴人梁蝦發包的工程是包工不包料的形式,也就是說提供合格的建筑材料應是梁蝦的義務,根據該工地性質,不能用竹搭工作橋,而梁蝦卻提供竹搭工作橋,若被上訴人雷章華因工作橋斷裂而跌落造成損害,要追究責任的,也應該追究提供建筑材料不合格的責任人梁蝦。再者,上訴人承包上述工程后再將工程轉包給李龍金,而被上訴人雷章華也是由李龍金雇請的,其只與李龍全形成勞動合同關系,對其在工作期間所受傷害,如屬工傷的,也只能由雇主承擔。上訴人是不應該承擔責任的,因此一審法院判決上訴人承擔責任并且判決上訴人所承擔的責任明顯多于梁蝦及李龍金,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故提起上訴,懇請二審法院改判。
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提交了下列新證據:
“新田文化室”、“江濱花園”水泥澆灌工程結算單一份,證明工程由上訴人轉給李龍金承包,工程中發生事故應由李龍金負責。
被上訴人梁蝦答辯認為:雷章華的受傷與本人無關,他本人對事故存在過錯。雷章華是從工作橋上摔下來受傷的,該工作橋是雷章華自己搭的,而且本人沒有提供竹竿給他。在本工程中,本人只是與上訴人打交道,直接發工資給上訴人,沒有第三人經手,與雷章華不存在雇傭關系。
被上訴人李龍金答辯認為:我與上訴人不是轉包關系,只是受雇于上訴人。
被上訴人雷章華答辯認為:梁蝦對上訴人和李龍金進行管理,我是在李龍金手下打工的,李龍金是我的老板。本人不是冒險作業,上訴人也應負一定責任。梁蝦應該提供質量合格的建筑材料。
被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交新證據。
經審查,上訴人對原審確認“李龍金聯系、承接施工任務后通知一起干活的若干人出工,施工酬勞人均平分,李龍金取水泥袋為帶班報酬”有異議,其余事實無異議。對上訴人無異議的部分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所提交的新證據,經當事人辨證、質證,被上訴人梁蝦認為該證據與其無關。被上訴人李龍金認為接該工程是大家決定的,其只是工人的代表,不是承包人。被上訴人雷章華對證據沒有意見。本院認為,雖然上訴人二審提交證據已經超過舉證期限,但被上訴人均同意質證,故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被上訴人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均沒有提出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該證據中被上訴人李龍金是以個人名義與上訴人結算工程款,而且該證據也能與被上訴人雷章華的陳述相印證,故可以證明被上訴人李龍金是工程的承包人。
二審查明:李龍金承包施工任務后,雇請雷章華等人進行施工。
本院認為:雷章華在施工時忽視施工安全,對危險預計不足,是造成其本人受傷的主要原因之一,應當自行承擔一定的責任。李龍金是雷章華的直接雇主,故李龍金對所承包的施工任務負有較大的管理責任。雷章華在施工中受傷,李龍金也應當負較大責任。梁蝦、馮光明不具備施工資質,并違法分包轉包建筑工程,間接造成施工現場管理的不規范,形成事故隱患,這也是發生事故的原因之一,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上訴人馮光明稱被上訴人梁蝦提供竹作為搭工作橋的材料錯誤,應當負更大的責任,但上訴人不能證明梁蝦確有提供竹給其搭工作橋,故本院不予采納。對比各當事人的責任大小,本院認為雷章華、李龍金各應當承擔30%的責任,梁蝦、馮光明各應承擔20%的責任。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 維持廣東省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民初字第1147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 變更廣東省南海市人民法院(2002)南民初字第1147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梁蝦,馮光明、李龍金應分別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雷章華支付人身損害賠償款5449.94元、1720.64元和7574.13元。
一、二審受理費各50元,由李龍金各負擔20元,梁蝦各負擔15元,馮光明各負擔1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學 軍
代理審判員 羅 睿
代理審判員 林 煒 烽
二○○三年三月三日
書 記 員 羅 凱 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關于對罪犯×××減刑(或假釋)一案的審理報告(減刑、假釋案件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訊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