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轉讓股權,是在公司存續過程中經常可能發生的情況。除了股份公司無記名股票轉讓和上市公司流通股通過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情況以外,股東轉讓股權通常都要與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在這類合同的訂立與生效、履行及爭議的處理方面,理論上和實踐中都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股權轉讓合同的訂立、履行及爭議的處理三個方面進行一些分析探討。
一、股權轉讓合同的訂立與生效
許多的民事合同,在雙方達成意思表示一致并簽名或蓋章時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生效的,在批準、登記手續后生效。股權轉讓合同與許多的民事合同不同,自成立起生效。它更多地具有法定的生效要件或附有約定條件的生效條件。比如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權轉讓必須經過原批準機關的批準,獲得批準就成為這種股權轉讓的法定生效要件。有的股權轉讓合同規定,本合同經公司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通過后生效,或約定本合同自公司其他股東承諾放棄受讓股權時生效等,此屬典型的約定生效條件,因此,一個已經簽訂或成立的股權轉讓合同并不一定是已經生效的合同
股權轉讓當事人訂立股權轉讓合同,除應遵守合同法的規定之外,還應遵守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法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除了法律規定之外,如果公司章程對股東轉讓股權或股份有特別限制和要求的,股東訂立股權轉讓合同時,不得違反這些規定。公司法及其它法律法規規定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規定不得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主體,不得受讓公司股權成為公司股東;法律、法規對市場主體權利能力有禁止性規定的(如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在中國境內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此類主體不得違反規定訂立股權轉讓合同。
此外,在有限公司來說,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同意的,視為轉讓。由于涉及到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權的問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份,即使在通知公司之前已經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該合同的生效,應理解為是在公司股東會作出決議批準該轉讓且公司其他股東均放棄優先購買權時。有限公司股東訂立股權轉讓合同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的程序辦理,可能導致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或撤銷。
我國現行立法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要辦理批準手續后才能生效的,主要限于公司中的國有股權轉讓和外商投資的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在現有立法中,并無股權轉讓合同必須在辦理登記手續后才能生效的規定。至于我國擔保法和有關的司法解釋規定,以公司的股權出質的質押合同自股份出質記載于公司股東名冊或向證券登記機構辦理出質登記之日起生效,僅是針對股權質押擔保合同的,并不涉及股權轉讓合同。因此,除法律、行政法規有明確規定股權轉讓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以外,依法成立的股權轉讓合同都應該適用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自成立時生效。
另有一點值得說明的是,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與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有區別的。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的問題,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不生效,股權轉讓肯定也是不生效的。即便在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也尚需當事人的適當履行,股權轉讓才能實現。
二、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
在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方面,轉讓方的主要義務是向受讓方轉移股權,受讓方的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向轉讓方支付轉讓款。股權轉讓合同的標的為股權,轉讓方的交付義務實際上只是體現為對公司的一種通知義務,即轉讓方將股權轉讓的事實及要求公司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的意思正式以書面方式通知公司的行為。
只要轉讓方將轉讓事實以書面方式通知了公司,股權轉讓行為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即已完成,受讓方此時即可取得公司股東資格,可以行使股東權利。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前受讓方行使股東權利的情況,在實踐中是普遍存在的,這是一種正常狀態。因為此時公司已經明知股東情況發生變化,而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既為公司的法定義務又完全是公司自身可以控制的行為,所以公司不能因自己未及時完成股東名冊變更登記而拒絕受讓方對其主張或行使股東權利。公司只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受讓方對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依照國際慣例,除有相反證據外,股東名冊是公司確認股東身份的充分法律依據。當公司股東名冊的記載與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股東事項不一致時,應當以股東名冊的記載為準;二者一致的,則因政府登記而加強了其公示及公信的效力。但是在發生公司股東依法轉讓股權的情況時,股東變動至其變更登記完成可能有一個時間差,為避免出現在公司辦理換發股票或出資證明書及股東名冊變更登記過程中的股權虛置或股東權利的真空狀態,在股權轉讓后的股東身份確認制度設計上,公司法應明確規定將公司的原有合法股東依法以書面方式正式通知公司股權轉讓情況之時,為新老股東權利的交接點,并促使公司以最高的效率辦理股東變更事項的登記。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前,受讓股份的新股東對其股權的處分權受到一定的限制,新股東對外宣稱其為公司股東,則應以公司向其換發的股票或出資證明或者股東名冊的登記為其證據。
三、股權轉讓合同爭議的處理
股權轉讓合同可能出現的爭議很多,如轉讓方向受讓方提供了虛假的公司資料或信息、受讓方沒有按照約定履行付款義務等,這些爭議的處理與一般合同相比并無特殊之處,我們在此就不予討論。這里主要分析因受讓方未能及時取得并行使完整的股東權所引起的爭議的處理。
實踐中可能出現股權轉讓合同的雙方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而公司董事會或其他股東拒絕接受新股東或消極抵制,拒不辦理或拖延辦理股東名冊變更、公司章程修改或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使受讓方無法享有、行使股東權利,或無法完整地享有、行使股東權利,進而引發爭議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受讓方可否因此主張解除股權轉讓合同,要求返還轉讓款并賠償損失?
按照前面的分析,轉讓方在正式通知公司辦理股權變更手續之后,除了股權轉讓合同有特殊約定的以外,他在合同中的基本義務就履行完畢了,至于公司及其他股東采取什么樣的行動,轉讓方并不能控制。對于受讓方不能正常取得股東身份或行使股東的權利,如果轉讓方對此并無過錯,就不應該由轉讓方承受不利后果或承擔責任。因此,在此情況下,應該承認股權轉讓合同的約束力,不支持受讓方因上述原因解除合同的要求。
因公司怠于或拒絕履行法定義務,而使受讓方不能正常取得股東身份或行使股東權利時,對于受讓方的民事權利,完全可以給予適當的法律救濟。在此情況下,股權受讓方可以起訴公司(可以包括公司董事),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及其董事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排除對股東行使權利的妨礙。法院可以判決支持受讓方的主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釋遵守條件?
2020-03-27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需要納稅嗎?
2020-04-15醫療調解:賠償問題慎解決
2020-04-16刑事辯護人的概念
2020-04-16聘用聘請合同: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少
2020-04-21夫妻婚前房產是否有必要公證
2020-04-24商標必須注冊嗎?
2020-04-27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2020-04-27單方提出離婚怎么處理?
2020-04-28最新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多少?
2020-04-28債務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0-04-29變更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29離婚中孩子撫養權歸屬如何定?
2020-04-29離婚夫妻共同財產約定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4-30如何辦理失業登記手續
2020-04-30哪些情形下交通違規會被拘留
2020-04-30離婚后一般要給多少子女撫養費?
2020-05-01醫療事故鑒定具體的步驟
2020-05-04醫療事故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4棚戶區改造有什么好處?
2020-05-04施工時觸電死亡該由誰承擔責任
2020-05-04辦理離婚手續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昧良心的錢不能賺
2020-05-05哪些婚外情證據法院會采納?如何認定婚外情?
2020-05-05親生子女可以參加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0-05-05勞動合同有哪些類型和特征
2020-05-08婚姻詐騙如何進行刑事立案
2020-05-09交通事故鑒定費由保險公司承擔嗎
2020-05-09分公司能有監事嗎
2020-05-09夫妻家庭暴力離婚法院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購房父母出首期離婚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夫妻離婚協議必須具備哪些必需的內容?
2020-05-10離婚以后怎樣起訴對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5-10起訴離婚有哪些債務要共同承擔?如何承擔?
2020-05-11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取?離婚后可不可以變更?
2020-05-11未簽訂合同已履約,合同是否成立
2020-05-21虛報注冊資本罪的判定和量刑
2020-05-12侮辱英烈,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從《反壟斷法》看反壟斷執法機構的缺陷
2020-05-12火災事故與民事侵權責任研究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