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醫療事故,經過責任雙方的同意,可以選擇調解的方式來解決避免了雙方對簿公堂的尷尬局面。那么決定了醫療調解,各項費用如何進行賠償呢?
一、醫療調解賠償多少錢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第三,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在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對于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四,發生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
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五,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第六,按照《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因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造成醫療事故的單位支付,不計入一次性經濟補償內。
但是,符合出院標準的病人應當出院,產婦死亡后留有嬰兒的,應當由家屬將嬰兒接出院。
如病人拒絕出院,或者病人家屬拒絕接嬰兒出院,自病人或者病人家屬接到醫院通知之日起,費用自己支付。
第七,病人方面可以與醫院方面協商經濟賠償費數額,但做個醫療事故鑒定更好,可以在此基礎上依法依據商談賠償數額,此數額也會更為合理,對雙方皆是保障,防止日后因為賠償過低過高而扯皮。
三、醫療調解的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八條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醫療調節賠償多少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保全措施的條件
2020-03-03搶劫罪加重情節
2020-03-10報應來得太快!男子上午刺傷妻子下午車禍身亡
2020-03-26建筑工程施工中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04-01能不能在注冊公司之前先注冊域名
2020-04-09沒有辦理結婚證,離婚如何判定財產
2020-04-22逃匯罪的主客體要件
2020-04-23不要再亂曠工了,可能會變成自動離職!
2020-04-24最新房屋繼承過戶流程來啦
2020-04-26非法行醫是否可以進行治安處罰
2020-04-27構成逃避商檢罪的要件有哪些
2020-04-27組織領導傳銷罪贓款需要退還嗎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應該如何界定?
2020-04-28家庭暴力單方起訴離婚程序是什么
2020-04-29變更孩子撫養權的情形和方式是什么?
2020-04-29著作權如何進行登記
2020-04-29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06我國離婚損害賠償標準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4-30法院孩子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30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問題咋處理?
2020-05-01離婚訴訟中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異地離婚對爭取撫養權有沒有影響?
2020-05-02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要求對方增加撫養費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5-02夫妻離婚未知和遺漏財產如何處理?
2020-05-03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3債權訴訟時效期屆滿如何處理
2020-05-03不給子女撫養費會不會被列入老賴名單?
2020-05-04和子女關系不好如何爭奪撫養權?
2020-05-04夫妻離婚什么情況下擁有子女探視權?
2020-05-04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4上海動遷房政策解讀看過來!
2020-05-04網絡人肉搜索,隱形的侵權
2020-05-05子女撫養費有哪些法律規定?給付方式是什么?
2020-05-05破壞公共設施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6不簽勞動合同要求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5-0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是否能夠繼承
2020-05-09男方起訴離婚女方是否可以獲得子女撫養權?
2020-05-10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會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11夫妻離婚繼父是否可以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