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3次會議通過)法釋〔2006〕6號司法解釋
為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對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補充解釋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對下列情形,視為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一)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產生的支付工資爭議,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已經書面通知勞動者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書面通知時間的,勞動者主張權利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三)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后產生的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福利待遇等爭議,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支付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勞動者不能證明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第二條拖欠工資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續,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申請仲裁超過六十日為由主張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已經收到拒付工資的書面通知的除外。
第三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系其他爭議的,視為托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第四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因勞動關系是否已經解除或者終止,以及應否支付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產生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五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請求用人單位返還其收取的勞動合同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物產生的爭議,或者辦理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系等移轉手續產生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六條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七條下列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
(一)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
(三)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
(四)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五)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
(六)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第八條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預先支付勞動者部分工資或者醫療費用的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裁決中的給付義務,勞動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勞動者與起有字號的個體工商戶產生的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但應同時注明該字號業主的自然情況。
第十條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力派遣合同產生勞動爭議而起訴,以派遣單位為被告;爭議內容涉及接受單位的,以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為共同被告。
第十一條勞教者和用人單位均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同一裁決,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并案審理,雙方當事人互為原告和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繼續審理。
第十二條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觀原因無法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止,從中止的原因消滅之次日起,申請仲裁期間連續計算。
第十三條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一)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二)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第十四條在訴訟過程中,勞動者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請人經濟確有困難,或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存在欠薪逃匿可能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勞動者提供擔保的義務,及時采取保全措施。
第十五條人民法院作出的財產保全裁定中,應當告知當事人在勞動仲裁機構的裁決書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生效后三個月內申請強制執行。逾期不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第十六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七條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具有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調解協議,具有勞動合同的約束力,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據。
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僅就勞動報酬爭議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給付義務,勞動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第十八條本解釋自二OO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前本院頒布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的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復工必須準備口罩嗎?法律答“疫”!
2020-02-11未進行房產產權登記的房屋能出售嗎
2020-03-13同居有孩子離婚后法院支持退還部分彩禮嗎?
2020-03-20公司開除員工怎么賠償
2020-03-24借款合同中借款人需要履行哪些權力義務?
2020-03-27如何確定婚前財產
2020-04-01修改圖片后使用是否侵權
2020-04-10精神病人負刑事責任嗎?
2020-04-10保險公司墊付醫藥費后的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04-10無證非法行醫:嚴懲不貸!
2020-04-10醫療糾紛處罰的種類
2020-04-15離婚協議中可以約定房子歸孩子么?
2020-04-17單位可否單方面調整自己的工作崗位?
2020-04-17租車出車禍,出租方擔不擔責?
2020-04-27未成年人違法可以行政拘留嗎
2020-04-28兒子不孝,贈與的房屋能否收回?
2020-04-28離婚訴訟中當事人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04-28婚姻法關于非婚生子女規定有哪些?
2020-04-28法定監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28為什么男性法定結婚年齡大于女性
2020-04-29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咋區分?
2020-04-29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如何認定?
2020-04-29深圳房屋出租稅率究竟是多少
2020-04-29最高法院關于孩子撫養權規定有哪些?
2020-04-30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何判定
2020-04-30離婚時夫妻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1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什么程序?
2020-05-02法官判決不公,何處申訴?
2020-05-03物業管理費主要包括項目有哪些
2020-05-03動遷房和商品房的區別有哪些?
2020-05-04夫妻離婚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2020-05-05結婚登記是否需婚檢
2020-05-05“銷贓”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5辦理收養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步驟怎么走?
2020-05-08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怎么分擔?如何請求減免?
2020-05-08保險合同的生效和交保費有關嗎?
2020-05-08夫妻離婚后按揭房產還在還貸怎么樣分割?
2020-05-09小編教你識別網絡貸款騙局
2020-05-09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10協議離婚財產約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