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糧食局:
2001年,各地糧食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各項糧食流通政策,繼續深化改革,加強管理,積極開展扭虧增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國有5個省、直轄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現盈利;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虧損比上年大幅減少。但是,各地開展扭虧增盈工作不平衡,有些省份虧損仍然較大,個別省份甚至增虧。今年,我國糧食主銷區積極推進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中央財政增加了對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的補助,并進一步完善了糧食風險基金包干和監督管理辦法,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扭虧增盈創造了有利條件。各級糧食部門要扎實工作,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01]28號)精神,把做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扭虧增盈工作作為今年糧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實抓好。
一、加強領導,建立扭虧增盈目標責任制
今年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扭虧增盈的目標是:糧食主銷區和執行銷區政策的產銷平衡地區要確保實現盈利,其他地區要比上年大幅度減虧。各級糧食部門要把扭虧增盈工作作為當前糧食工作的大事來抓,加強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扭虧增盈工作的領導,實行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一把手”負責制。各地要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制定扭虧增盈目標,并把扭虧增盈目標和考核的經濟指標層層細劃分解,直至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做到分級負責,層層落實,確保今年全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扭虧增盈目標的實現。要把扭虧增盈目標與企業負責人的獎懲掛鉤,與職工的工資福利掛鉤,按季檢查,年度考核,獎懲分明。對扭虧增盈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適當獎勵,并推廣他們的經驗。完不成扭虧增盈目標的要檢查原因,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對長期虧損,管理不力,經營不善的企業,要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對虧損大戶要下大力氣進行綜合治理,實行領導分片到戶,建立直接工作聯系。各地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扭虧增盈工作定期報告,逐級實行財務盈虧通報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及時反映和解決企業在扭虧增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把扭虧增盈工作落到實處。
二、開拓市場,努力做好糧食順價銷售
糧食主產區要利用主銷區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后騰出的市場空間,積極占據主銷區糧食市場。產銷區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以經濟利益為紐帶,通過相互參股、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主產區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可以到銷區建立糧食加工和儲藏基地,將產區糧食引導到銷區,以利于抓住時機,擴大銷售。同時,要支持和鼓勵銷區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直接到產區收購,建立糧食生產基地,獲得穩定糧源,提高經濟效益。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商,在購銷貸款、資金結算、運輸保證等方面為產銷區糧食企業的合作提供幫助和支持。要繼續擴大糧食出口,積極鼓勵采取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糧食出口新措施,努力占領和開拓國際糧食市場。
各地要建立靈活的促銷機制,包括調整糧食風險基金的使用方式,使之有利于促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順價銷售。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研究行情,掌握信息,針對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促使企業抓住有利時機擴大銷售。要通過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商品交易會、互聯網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提高企業產品的知名度。要以生產放心米、放心面、放心油等優質糧油產品樹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信譽,贏得消費者,拓寬糧食銷售渠道,增加企業收入。要注意針對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轉變經營方式,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優質服務和優質商品贏得消費者。要制定有效的銷售獎勵政策,進一步調動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廣大干部職工順價銷售糧食的積極性。
三、轉換經營機制,改進企業經營方式
各地要充分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購銷網點多的優勢,積極向生產領域延伸,通過與農民簽訂糧食收購經濟合同,發展訂單糧食,與農民建立穩定的糧食購銷關系,做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真正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逐步改變“收原糧、賣原糧”的經營方式,向糧食加工環節延伸,充分利用糧食購銷企業的糧源優勢和加工企業的加工能力及銷售渠道,搞委托加工和聯營,實現優勢互補,通過加工轉化增值,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有條件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可以與糧食加工企業和科研單位等采取多種方式,組成生產、收購、加工和銷售一體化的經濟聯合體。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一批有基礎、有前景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加快發展成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創出自己的品牌,提高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同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產和在農村的網絡體系,在不擠占農發行收購資金貸款的前提下,開拓經營門路,開展代農加工、代農儲糧和品種兌換業務,增加企業收入。
四、改革企業用工和分配機制,切實做好減員增效
各地要加強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減員分流工作的指導,把減員分流作為企業當前扭虧增盈的重要措施之一加以落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按照經營業務量和正常的盈利水平,合理定員定崗,在妥善處理好拖欠職工的工資等債務問題的基礎上,對企業富余職工采取向社會推薦就業、創造就業機會,依法有償解除勞動關系等措施和辦法,實行下崗分流和再就業工作。要創造條件,大力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下崗人員安置問題。要切實改革企業的用人機制,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要積極推行企業職工聘用制,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考試、考核,擇優錄用,競爭上崗。對競聘上崗的職工,企業要與其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要進一步改革企業內部分配制度。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建立以崗位為基礎,職工個人利益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個人貢獻相聯系的激勵工資制度,做到職工收入能增能減。對有突出貢獻人員給予重獎。
五、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嚴格控制費用支出
各地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強化企業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要督促和指導企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制度的統一規定,嚴肅財經紀律,杜絕賬外賬和“小金庫”。企業要實行庫(站、廠)務公開,財務公開。建立健全費用管理制度,嚴格把好費用開支關,堵塞費用開支上的漏洞,切實把不合理的費用支出壓下來。要積極推廣各地多年來總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費用管理辦法,將定額管理和費用包干等管理辦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嚴格控制費用支出。特別要加強對資材購置費和業務招待費等容易發生漏洞的費用的監管,同時要壓縮辦公費等非生產性費用開支。虧損嚴重和完不成扭虧增盈目標任務的企業,不得購置小汽車和高檔辦公用品,不得發獎金,不準裝修辦公場所,不準公費出國。對違反財經紀律的,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要切實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及時回籠銷售貨款。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確保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的前提下,要努力協調用好糧食收購資金,確保糧食購銷業務的正常進行。嚴禁企業擠占挪用收購資金,坐支銷售款,搞資金體外循環。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一律不準將企業的資金借給外部門、外單位或個人,不準向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信用擔保,已發生的要限期清理和糾正。要加強對應收賬款的清欠力度,減少資金沉淀,同時要經常檢查和分析企業資金占用的合理性,減少不合理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六、嚴格企業會計核算,如實反映企業盈虧
要按照朱镕基總理“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督促和指導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嚴格按照《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如實反映企業盈虧,嚴禁弄虛作假。要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核算補貼收入,企業銷售收入要及時入賬,正確體現企業盈虧。要加強對糧食損失損耗的核算管理,對正常的糧食損失損耗,要按照有關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切實糾正和防止亂攤成本或少攤少提費用現象,不得隱瞞企業收入或多計企業成本。各級糧食部門要高度重視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分析,建立和完善經濟分析定期報告制度,及時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為做好扭虧增盈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七、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為企業扭虧增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向地方政府匯報扭虧增盈工作的進展情況,反映扭虧增盈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爭取當地政府對扭虧增盈工作的支持,把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扭虧增盈工作作為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抓出成效。要按照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下發的《糧食風險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1]691號)的要求,配合財政部門加強對糧食風險基金到位及使用情況的監管,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使地方配套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糧食風險基金及時足額到位并按時撥付到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要主動加強與財政等部門的協商,認真研究解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富余人員、庫存高價位糧食、陳化糧和新老財務掛帳等歷史包袱的有效辦法。積極配合農業發展銀行研究改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在糧食購銷中的資金貸款和結算辦法,搞活糧食流通,促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順價銷售。認真研究落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組織形式創新中所遇到的資金貸款問題。會同當地農發行積極落實農發行總行的有關規定,在確保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的前提下,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與種糧大戶實行訂單合同收購,以及與糧食加工企業搞委托加工和聯合經營試點等改革給予貸款支持。要進一步樹立為基層企業辦實事的思想,幫助企業落實和爭取優惠政策,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扭虧增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1993-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9-07-19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民用機場管理條例
2009-04-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
2009-03-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
2008-12-30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邊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