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試點實施的原則和目標
1. 為進一步加強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提高我國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試點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以下簡稱研究計劃)。
2.研究計劃應適應基礎研究的規律和特點,針對核心科學問題,整合與集成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學術思路和不同層次的項目(包括面上、重點和重大項目),形成具有統一目標的項目群,實施相對長期(6-8年)的支持,以促進學科交叉和學術爭鳴,激勵創新。
3. 在國家科技發展總體布局和創新體系框架下,研究計劃與國家其他重大科技計劃構成鏈條和互補關系,注意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的協調配合。
4. 借鑒國際大科學研究計劃的組織經驗,結合基金資助工作特點,構架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與管理模式。遴選采取上下結合原則;決策、執行與評估相對分離,適度交叉;基金資助管理與專家學術管理結合;資助管理實行跨學科聯合工作方式。
二、 研究計劃的立項
1. 提出《建議書》
圍繞基礎科學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結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綱要》和科學基金優先資助領域,自然科學基金委依照上下結合的原則,加強宏觀指導,征求科學界的意見,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研究方向。明確總體目標及核心科學問題,組織成立專家組,起草并提出研究計劃《建議書》。
《建議書》應包括:
(1) 建議依據(戰略需求,前瞻性,國際前沿與我國優勢,在國家科技發展總體布局中的位置及與國家其他重大科技計劃的關系等);
(2) 科學目標與核心科學問題;
(3) 研究計劃實施的初步框架;
(4) 實施的基礎與前景;
(5) 研究計劃學術指導專家組的建議名單;
(6) 經費需求及預算框架。
2.立項遴選
召開委務擴大會議,由委務會議成員、科學部兼職主任和委外專家(不含建議的研究計劃學術指導專家組成員)確定評議標準、評審程序和遴選辦法。
委務擴大會在聽取研究計劃起草專家組論證報告的基礎上,遴選與確定立項的研究計劃及其資助規劃框架與經費預算。
三、 研究計劃的管理體制
研究計劃設立學術指導專家組、協調組和學科資助與管理聯合工作組。
1. 研究計劃學術指導專家組(以下簡稱計劃專家組)負責研究計劃的科學規劃、實施部署與學術指導。計劃專家組由 7-9人組成,每兩年更換2人。主要由不承擔項目的專家和自然科學基金委1人組成。設組長1人,由不承擔項目的專家擔任。計劃專家組成員年齡一般在65歲以下,累計工作時間不少于2個月/人年。專家任職期間一般不申請研究計劃的項目。
2. 研究計劃協調組(以下簡稱計劃協調組)主要負責對研究計劃實施的宏觀管理、協調及組織評估。計劃協調組主要由1位自然科學基金委委領導(以下稱計劃主管委領導)、相關科學部若干人、計劃專家組1人組成。
3.學科資助與管理聯合工作組(以下簡稱學科聯合工作組)由有關科學部的相關人員組成(以下簡稱學科聯合工作組),負責組織研究計劃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的評審與資助工作。“學科聯合工作組”由計劃協調組組織。研究計劃的主管科學部負責學科聯合工作組的協調工作。
四、 研究計劃的組織實施
1. 研究計劃經委務擴大會議評審確定立項后,計劃專家組可對研究計劃的規劃框架做進一步調整,提出研究計劃《實施規劃書》。《實施規劃書》主要包括:科學目標與核心科學問題、實施方案、經費計劃。
2. 《實施規劃書》及建議的計劃專家組名單經計劃協調組審核后報委務會議審查,批準研究計劃實施。
《實施規劃書》作為研究計劃實施和評估的依據。
研究計劃實施期間,計劃專家組成員變動,須經計劃協調組審查,并報計劃主管委領導核準。
3. 計劃專家組主要負責研究計劃的“頂層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學術指導。
主要職責是:
(1) 把握研究計劃總體目標及核心科學問題,負責研究計劃的總體部署與方案調整;
(2) 提出年度擬啟動的項目計劃、指南及經費建議;
(3) 組織學術研討與交流,對在研項目給予學術指導,提出調整建議;
(4) 承擔項目評審和檢查、驗收的學術評估。定期出版《工作報告》(含研究計劃實施、進展情況及對項目執行的評估意見等),報送自然科學基金委。研究計劃實施期滿,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研究工作總結報告》。
計劃專家組設學術秘書2-3人,協助專家組處理日常事務。
4. 計劃協調組定期(2-3年一次)組織專家對研究計劃的總體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研究計劃實施結束后,計劃協調組組織開展研究計劃的績效評估,并向委務會議提交評估報告。由委務會議批準研究計劃實施結束。評估專家由計劃協調組選聘,被評估的計劃專家組成員應予回避。
五。 項目資助、實施與管理
1. 學科聯合工作組根據計劃專家組提出的年度資助項目計劃,結合經費安排的可行性,落實研究計劃的年度立項計劃,經計劃協調組審核批準后,發布項目申請指南。研究計劃項目可相當于重大、重點或面上項目,但一般以重點或面上項目為主,執行期可為3-5年。
2. 申請者應符合基金項目申請條件。申請者以及項目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主要成員,申請和承擔研究計劃的項數限為一項。在研的面上、重點和重大項目可提出申請納入研究計劃。研究計劃的重大、重點及面上項目視同相應的基金項目,申請者和項目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主要成員均執行科學基金限項規定。
公布申請指南、受理申請、撥款及項目管理參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管理辦法》。項目組報送《申請書》、《年度報告》、《總結報告》使用與面上項目相同的表格和計算機錄入程序,但需在封面注明研究計劃字樣及所屬研究計劃的名稱。
3. 學科聯合工作組負責項目申請的資格審查、同行評議送評及意見匯總、組織評審會等工作。
同行評議及評審工作執行自然科學基金委回避與保密的有關規定。評審工作參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條款執行。評議表一般使用與重點項目相同的表格,根據研究計劃評議工作的需要亦可另行設計。
按研究計劃召開項目評審會。評審組由計劃專家組專家和部分同行評議專家組成,也可先由有關學科評審組評審,再由計劃專家組復議。
4. 學科聯合工作組將評審結果報計劃協調組審核,由計劃主管委領導審查批準。學科聯合工作組負責向項目主持人及其所在單位下達項目《批準通知》。
5. 項目實行課題制。資助經費按項目逐項批準、核定、撥款。項目主持人對項目組織實施、計劃執行與完成、經費核算負責。
項目組應積極參加計劃專家組組織的學術研討與交流活動。項目主持人應按時出席計劃專家組與項目主持人聯席會議,匯報研究進展和項目實施情況,聽取計劃專家組的意見。
6. 項目驗收需經計劃專家組審核同意后,由學科聯合工作組做出驗收工作安排。項目結題由計劃主管委領導核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修訂)
2011-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第四次修訂)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修正)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2修正)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