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廳(委、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加強農藥監督管理,提高農藥產品質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農民利益,我部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農藥監督抽查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抽查范圍
結合各地農業生產和農藥使用情況,重點抽查用于蔬菜、果樹、茶樹、水稻、小麥、玉米、棉花等重要農作物的農藥產品,抽查的內容主要是農藥產品質量和農藥標簽是否符合要求。具體抽樣范圍及數量要求見附件1。
二、抽查對象
以鄉鎮農貿市場為抽查重點,鄉鎮農藥經銷網點的抽樣比例
不得少于總抽樣量的70%。
三、抽查品種
抽查的農藥應當是2010年1月1日以后生產的產品。重點抽查含有以下農藥有效成分的產品:
(一)殺蟲劑:乙酰甲胺磷、阿維菌素、毒死蜱、敵敵畏、丙溴磷、辛硫磷、丁硫克百威、甲氨基阿維菌素、殺蟲單、三唑磷、吡蟲啉、噻嗪酮、啶蟲脒、氧樂果、高效氯氟氰菊酯、甲基異柳磷、克百威、蟲酰肼、氟鈴脲、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噠螨靈、噻螨酮、殺撲磷、氰戊菊酯、炔螨特、甲氰菊酯、雙甲脒、聯苯菊酯、三氯殺螨醇、水胺硫磷等。
(二)殺菌劑:多菌靈、福美雙、稻瘟靈、三環唑、三唑酮、烯唑醇、甲基硫菌靈、腈菌唑、百菌清、戊唑醇、代森錳鋅、霜霉威、苯醚甲環唑、異菌脲、烯酰嗎啉等。
(三)除草劑:二氯喹啉酸、苯磺隆、莠去津、2,4-滴丁酯、百草枯、煙嘧磺隆、乙草胺、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等。
四、抽樣
(一)抽查時間。根據各地農業生產實際,結合上報監督抽查結果時限要求,在用藥高峰前開展監督抽查。具體時間由各省(區、市)自定。
(二)抽樣要求。抽樣工作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
施,抽樣人員不得少于2人。抽樣前應向被抽查企業(經營者)出示有關抽檢的文件和抽檢人員有效證件,說明有關情況。樣品可以在市場抽取,也可以在企業倉庫抽取;在企業倉庫抽取的,必須是附有合格證的成品;在市場抽取的,應當查驗其進貨記錄、庫存數量和進貨來源。抽樣人員要認真填寫抽樣單,內容必須與所抽產品標簽內容一致。填好的抽樣單應當有抽樣人員和被抽查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人員
簽字,并加蓋公章。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在抽樣單上蓋公章的,應在抽樣單上注明。
五、樣品確認和檢測
(一)樣品確認對從市場上抽取的樣品,抽樣單位應向標簽上標稱的生產企業發出《農藥監督抽查產品確認通知書》(格式見附件2),要求其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進行書面確認。對逾期不予回復的,視為標稱企業確認為其產品。標稱企業確認不屬于其生產的,應當出具有關證明材料。
(二)樣品檢測
樣品檢測由各省(區、市)農藥檢定(管理)機構承擔,省級農藥檢定(管理)機構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可以委托其他具有檢測資質的單位承擔。檢測項目除有效成分含量外,還應當檢測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密切相關的質量控制項目,檢測是否含有其他農藥成分,特別是要檢測是否添加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農藥成分。檢測方法采用相應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農藥登記核準產品化學資料(或企業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
六、判定原則
(一)質量判定原則。依照《農藥
管理條例》和相應產品標準
控制項目指標要求進行判定。有效成分含量、與農產品質量安全
密切相關的控制項目均符合標準要求,未檢出其他農藥成分的,判定為合格;凡是添加其他農藥成分的,或有效成分含量、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密切相關的控制項目一項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均判定為不合格。
(二)標簽判定原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為標簽不合
格:
1.假冒、偽造、無農藥登記證號或產品不在登記有效狀態的;
2.擅自擴大登記作物或防治對象的(包括擅自推薦的);
3.未標明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及含量的;
4.未標明毒性標識或毒性標識與農藥登記不符的;
5.未標注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的;
6.產品的商標、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及含量、劑型等內容的標
注不符合《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規定的;
7.其他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
七、結果確認和處理
(一)結果確認
對農藥質量或標簽不合格的產品,抽樣單位應當及時用特快專遞向標簽上標稱的農藥生產企業和被抽查單位發出《農藥監督抽查結果確認通知書》(格式見附件3),要求其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進行書面確認。對逾期不予回復的,視為認可抽查結果。標簽標稱生產企業或被抽查單位對監督抽查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收到監督抽查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提出復檢申請,說明復檢理由,同時抄送抽查單位、承檢或判定工作的農藥檢定(管理)機構。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認為復檢理由充分、確有必要的,及時安排復檢。復檢采用封存備用樣品進行,由原檢測機構承擔,特殊情況下由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委托其他檢測機構承擔。
(二)結果處理
在完成監督抽查結果確認手續后,對監督抽查質量或標簽不合格產品以及假冒產品,各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依法
立案查處,或按規定移交有關部門查處;對由其他省(區、市)生產的產品,在對經營者依法查處的同時,通知相應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同調查或查處涉嫌違法生產者(通知格式見附件4)。相應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對涉嫌非法生產的農藥生產企業進行突擊檢查或抽樣檢測,情況屬實的,組織依法查處。對生
產假劣農藥情節嚴重的,應當報請我部吊銷其產品登記證,提請有關部門吊銷其生產許可證或者生產批準文件。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整改,并接受農業等部門組織的整改復查。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省(區、市)農業部門要高度重
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安排得力人員承擔監督抽查工作。要根據我部的總體部署,結合本地實際,針對重點用藥作物和重要農藥品種,制定本省(區、市)農藥監督抽查實施方案,并于3月20日前上報我部種植業管理司。
(二)檢打聯動、務求實效。要按照查找問題、檢打結合、橫縱
互動的原則開展監督抽查工作,對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假劣農藥或
群眾舉報的制假售假線索,要一查到底。各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市、縣農藥管理工作的指導,提高農藥管理水平。省際間要互相配合,建立互聯互通的工作機制,實現全國監督抽查工作互聯互動、全國一盤棋的局面。我部將采取明查暗訪的方式,對各地開展監督抽查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督查結果將在全國通報。
(三)快速高效、按時上報。各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監督抽查結果及結果處理情況按規定時間及時報送我部種植業管理司和農藥檢定所,對于檢查中發現的重大案件和突發事件要隨時報告。監督抽查結果應當包括監督抽查總結、監督抽查結果匯總表(格式見附件5、6)、不合格產品及標簽名單、拒絕接受監督抽查企業名單、企業提出異議及復檢的處理情況等。結果處理情況應當包括查處情況總結及分析、查處情況匯總表(格式見附件7)、不合格企業整改復查情況、至少5個
典型案例的查處材料等。
監督抽查結果報送時間分別為4月30日、6月30日和10月
31日前,各省(區、市)可根據本地實際,選擇上報時間,但總體上報次數不得少于2次。監督抽查結果處理情況報送時間分兩次,分別為6月15日和11月30日前。
聯系人:種植業管理司農藥管理處李文星
電話:010-59192810,傳真:010-59191875
電子郵件:pmd@agri.gov.cn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監督處劉紹仁
電話:010-59194138,傳真:010-59194104
電子郵件:icamales@agri.gov.cn
附件:1.2011年農藥監督抽查任務分配表
2.農藥監督抽查產品確認通知書(樣本)
3.農藥監督抽查結果確認通知書(樣本)
4.農藥監督抽查協查通知書(樣本)
5.農藥監督抽查結果匯總表(質量部分)
6.農藥監督抽查結果匯總表(標簽部分)
7.農藥監督抽查查處情況匯總表
二○一一年三月二日
附件:
農辦農〔2011〕20號.CEB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103/P020110315392162097739.ceb
任務分配表、確認通知書和協查通知(附表1-4).doc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103/P020110315392162254385.doc
監督抽查結果匯總表(質量-附件5).xls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103/P020110315392162404373.xls
監督抽查結果匯總表(標簽-附件6).xls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103/P020110315392162568506.xls
農藥監督抽查執法結果匯總表(附件7).xls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103/P020110315392162563396.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