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加強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用語定義如下: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衛生評價:指根據國家標準、衛生要求以及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工藝、理化性質、質量標準、使用效果、范圍、加入量、毒理學評價及檢驗方法等作出的綜合性的安全性評價。
第三條《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由衛生部批準頒發。
食品添加劑國家、行業質量標準由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議,其中國家質量標準報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頒發,行業質量標準報主管部門批準頒發。
第四條 生產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并且有國家、行業質量標準的品種以前,必須取得由國務院主管部門會同衛生部審查頒發的定點生產證明書,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或臨時生產許可證)。
第五條 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品種,在頒發國家,行業質量標準以前,可制定地方或企業質量標準。
生產有地方或企業質量標準的食品添加劑以前,廠家必須取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或臨時生產許可證。
第六條 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品種,需要擴大使用范圍和增加使用量的,由申請單位提出試驗應用效果等依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初審,經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組織專家復審,報衛生部批準并且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第七條 生產復合食品添加劑以前必須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提出配方、試驗應用效果、安全性評價等資料,經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組織專家復審后報衛生部批準。生產廠家并且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取得定點生產證明書、生產許可證或者臨時生產許可證。
復合食品添加劑中各單項物質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
第八條 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廠家應按照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生產、逐批檢驗合格后出廠。經營及使用單位要按照規定進行驗收。
第九條 食品添加劑標簽上應注明:
一、食品添加劑的品名及生產許證號;
二、質入量標準、規格,并標注“食品添加劑”字樣;
三、使用說明;
四、生產廠名、廠址、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限。
第十條 申請生產或者使用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品種時,申請單位應當提出衛生評價的資料和國外批準使用的依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初審后,提交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組織有關專家評審,提請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報衛生部批準,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在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休會期間,對于企業使用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品種、擴大使用范圍或者增加使用量的申請,可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組織有關專家評審后,提主衛生部批準試用。
第十一條 對新開發的食品添加劑,在衛生部批準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以后三年內,未經原申請單位同意,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生產。取得專利的按照有關專利法規執行。
第十二條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毒理學評價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試行)》進行。
第十三條 禁止以掩蓋食品腐敗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禁止使用非定點生產廠、無生產許可證(或臨時生產許可證)以及污染或變質的食品添加劑。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不得有夸大或虛假的宣傳內容。
第十四條 進口的食品添加劑(包括食用香精、香料)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和國家、行業質量標準。
進口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品種時,進口單位必須將有關資料(包括申請報告、產品純度、理化性質、質量標準、生產工藝、用途、使用范圍、使用量、衛生評價及國外衛生當局允許使用的證明等)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由該所組織有關專家審議通過后,報衛生部批準。批準進口的上述產品由口岸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按照規定進行監督監測,食品衛生監督機構進行經常性監督監測。
進口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不符合的,按本條第二款的程序報請衛生部批準以后方可進口。
第十五條 出口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可根據國外要求生產,但轉內銷時必須遵守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
第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情節較重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十七條 本辦法解釋權在衛生部。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1986年衛生部發布的《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99修正)
1994-07-01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2007-08-30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10-22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