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經濟水平地區評價標準 計
指 標 相關指標 -----------------
貧困 溫飽 寬?!⌒】怠?分
------------------------------------
1.把初級衛生保健 100 100 100 100 10
納入縣、鄉政府
的工作目標和當
地社會經濟發展
計劃
1.1 有初級衛生保健 100 100 100 100 2
領導或協調組織
和專門辦事機構
,并真正起作用
的比例(%)
1.2 制訂初級衛生保 100 100 100 100 2
健概略規劃及年
度計劃的比例
(%)
1.3 經人大審議通過 100 100 100 100 3
或地方政府發布
文件將初級衛生
保健規劃納入政
府工作目標和當
地發展規劃的比
例(%)
1.4 對初級衛生保健 100 100 100 100 3
工作定期檢查考
核的比例(%)
2.縣、鄉政府年度 8 8 8 8 8
衛生事業撥款占
兩級財政支出的
比例(%)
2.1 全縣(市)年度衛 8 8 8 8 5
生事業撥款占縣
、鄉兩級財政支
出的比例(%)
2.2 全縣(市)衛生事 30 30 30 30 3
業撥款用于鄉、
村兩級衛生事業
的比例(%)
3.健康教育普及率 50 65 80 90 8
(%)
3.1 中小學校健康教 100 100 100 100 3
育普及率(%)
3.2 居民衛生保健科 30 40 50 60 2
普知識普及率
(%)
3.3 衛生宣傳教育工 100 100 100 100 1
作有專(兼)職人
員負責的鄉(鎮)
比例(%)
3.4 健康行為形成率 50 60 70 80 2
(%)
4.A 行政村衛生室 90 95 100 100 10
履蓋率(%)
4.A.1 行政村衛生室 90 95 100 100 4
履蓋率(%)
4.A.2 村級衛生人員 60 70 80 100 3
報酬得到合理
解決的村衛生
室比例(%)
4.A.3 定期對村級衛 50 60 80 100 3
生人員進行業
務考核和培訓
的鄉(鎮)比例
(%)
4.B 甲級衛生室占 30 50 70 90 3
村衛生室比例
(%)
5. 積資醫療保健
覆蓋率(%)
6. "安全衛生水" 60 70 80 90 7
普及率(%)
7. "衛生廁所" 35 45 70 80 7
普及率(%)
7.1 公共"衛生廁所" 70 80 90 100 3
普及率(%)
7.2 居民戶"衛生廁 35 45 70 80 4
所"普及率(%)
8. 食品衛生合格 80 80 85 85 7
率(%)
8.1 食品衛生合格率 80 80 85 85 3
(%)
8.2 食品生產經營單 80 80 85 90 2
位受檢合格率
(%)
8.3 食品從業人員體 100 100 100 100 2
檢率(%)
9. 嬰兒死亡率每 20 15 8 5 8
5年遞降百分比
9.1 嬰兒死亡率每五 20 15 8 5 4
年遞降百分比或
嬰兒死亡率(%)
9.2 兒童系統管理率 10 10 15 15 4
每5年遞增百分
比或兒童系統管
理達標率(%)
10. 孕產婦死亡率 30 25 20 15 8
每5年遞降百
分比
10.1 孕產婦死亡率每 30 25 20 15 4
5年遞降百分比
或孕產婦死亡率
(‰)
10.2 新法接生率(%) 85 90 95 100 1
10.3 高危孕產婦住院 95 100 100 100 1
率(%)
10.4 孕產婦系統管理 70 80 90 95 2
達標率(%)
11. 兒童"四苗"單 85 85 90 95 8
苗接種率(%)
11.1 兒童"四苗"單苗 85 85 90 95 6
接種率(%)
11.2 兒童"四苗"接種 95 98 98 100 2
建卡率(%)
12. 法定報告傳 15 15 10 10 10
染病發病率
每5年遞降
百分比
12.1 法定報告傳染病 15 15 10 10 7
發病率每5年遞
降百分比
12.2 法定報告傳染病 100 100 100 100 3
管理制度化、規
范化的鄉(鎮)比
例(%)
13. 地方病患病率 10 10 5 5 10
每5年遞降百
分比或患病率
(1/10萬)
13.1 碘缺乏病患病率 1500 1000 500 100
13.2 地氟病患病率 7000 5000 3000 1000
13.3 血吸蟲病患病率 3000 3000 3000 3000
13.4 大骨節病患病率 3500 3000 2000 1000
13.5 克山病患病率 50 30 20 10
附加分
附加指標: 15
1.人口出生率(‰) 2.5
2.人口自然增長率
(‰) 2.5
3.12歲以上人口識 3
字率(%)
4.人均期望壽命(歲) 2
5.縣、鄉(鎮)村辦工 40 50 65 70 5
業企業有害作業
點衛生合格率
(%)
5.1 粉塵作業點衛生 40 50 65 70 2
合格率(%)
5.2 毒物作業點衛生 40 50 65 70 2
合格率(%)
5.3 職業性體檢受檢 100 100 100 100 1
率(%)
------------------------------------
關于評價標準的幾點說明
一、本評價標準是為了檢查評價我國農村實現“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規劃目標進度而制定的。
二、本評價標準是《規劃目標》中12項指標分解為相關指標的綜合評價標準。
三、一般地區按百分制評價計分,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氟病、血吸蟲病、大骨節病、克山?。﹨^采取110分計分法。綜合評價的計分是:總分100(110)分為全面達標,70(75)分為基本達標,70(75)分以下為未達標。
四、項目考核中,達到原定指標值一半的,應記規定分值的一半,不足原定指標值一半的記“0”分,未開展該項工作的,倒扣原定分值的一半。
五、按世界衛生組織要求,評價內容更為廣泛,各地可以本標準為基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擴充評價指標,并制定相應的標準。
六、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12歲以上人口識字率、人均期望壽命等均為非常重要的指標,但其地區差異較大,暫作為附加指標列入,指標值應與本地區“七五”“八五”及2000年規劃指標一致。
七、縣、鄉(鎮)、村辦工業企業有害作業點衛生合格率亦為重要指標??紤]到這些企業基礎十分薄弱,也很不穩定,工作難度很大,故暫作附加指標要求。
八、第9、10項指標的漏報率高于20%,第12項指標漏報率高于5%時倒扣原分值的一半。
九、關于評價指標的解釋和計算方法
指標1.指初級衛生保健的實施已成為本屆政府的工作目標,有主要領導分工負責,制定了初級衛生保健發展規劃,并定期檢查考核的鄉(鎮)比例。
把實施初級衛生保健規劃列入
政府工作目標和發展計劃的鄉(鎮)數
指標1=-----------------×100%
全縣鄉(鎮)數
指標1.1 指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實際參加初級衛生保健領導和協調工作,并設有辦事機構負責初級衛生保健的日常工作的鄉(鎮)比例。
已建立初級衛生保健領導機構或
協調組織并設有辦事機構的鄉(鎮)數
指標1.1=-----------------×100%
全縣鄉(鎮)數
指標1.2 在調查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發展初級衛生保健的概略規劃及年度計劃的鄉(鎮)比例。
已制定發展初級衛生保健
概略規劃及年度計劃的鄉(鎮)數
指標1.2=---------------×100%
全縣鄉(鎮)數
指標1.3 指經“人大”審議或政府發布文件,將實施初級衛生保健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和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鄉(鎮)比例。
把初級衛生保健納入政府工作目標和
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鄉(鎮)數
指標1.3=----------------×100%
全縣鄉(鎮)數
指標1.4 指初級衛生保健領導機構或協調組織定期對本地區的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檢查考核的鄉(鎮)比例。每年考核不得少于2次。
對初級衛生保健工作
定期檢查考核的鄉(鎮)數
指標1.4=------------×100%
全縣鄉(鎮)數
指標2.1 縣、鄉政府年度衛生事業撥款包括衛生事業經費、衛生基建經費、中醫經費、衛生科研經費、衛生人力發展的投入、不含鄉、村兩級的經濟支持和個人支付的衛生費用。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狀況,該項指標將有可能為“衛生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所取代。
某年度縣、鄉財政對衛生事業合計撥款數
指標2.1=------------------×100%
該年度縣、鄉財政總支出數
指標2.2 指縣、鄉兩級財政衛生事業撥款用于鄉、村兩級衛生事業建設的比例。
某年度用于鄉、村兩級的衛生事業費用
指標2.2=-----------------×100%
該年度縣、鄉衛生事業撥款數
指標3.指中小學開設健康教育課,常見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和衛生常識等普及到家庭、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鄉(鎮)比例。
普及健康教育的鄉(鎮)數
指標3=------------×100%
全縣鄉(鎮)總數
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數不足本鄉常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時,不計入分子。
指標3.1 指已開設健康教育課的中小學校比例。
開設健康教育課的中、小學校數
指標3.1=--------------×100%
全縣中、小學校總數標
指標3.2 指居民通過衛生教育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衛生專欄及黑板報等多種形式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數與當地應接受健康教育人數的比例。
接受健康教育并具有一般
衛生基礎知識的人數
指標3.2=-------------×100%
該地區接受健康教育的總人數
應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數指7周歲以上(含7周歲)各年齡組人數的總和。
指標3.3 指有專職兼職人員負責衛生宣傳教育的鄉(鎮)比例。
有專(兼)職人員負責
衛生宣傳教育的鄉(鎮)數
指標3.3=------------×100%
全縣鄉(鎮)總數
指標3.4 指調查中,居民已形成健康行為的人數占調查人數的比例。主要健康行為指:飯前便后洗手,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便溺,天天刷牙漱口,不吸煙酗酒。
形成健康行為的人數
指標3.4=----------×100%
健康行為抽樣調查人數
指標4A.1 指設有衛生室的行政村數與行政村總數之比。村衛生室指村民委員會舉辦的有醫有藥有專門的工作房間,鄉村醫生承擔醫療、預防保健、衛生宣傳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項任務的衛生室。
設有衛生室的村數
指標4A.1=--------×100%
行政村總數
設有一個以上衛生室的行政村,其分子中村衛生室數仍按“1”計算;鄉(鎮)衛生院所在地如未設衛生室可在計算時從分母“行政村總數”中減去。
指標4A.2 指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的報酬不低于村干部或民辦教師工資水平的村衛生室數占村衛生室總數的比例。
合理解決人員報酬的村衛生室數
指標4A.2=--------------×100%
村衛生室總數
指標4A.3 指定期對村級衛生人員進行業務考核和培訓的鄉(鎮)衛生院數與鄉(鎮)衛生院總數的比例。考核、培訓內容及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制訂,集中培訓時間每年不少于12天。
定期對村衛生人員進行
考核和培訓的鄉(鎮)衛生院數
指標4A.3=--------------×100%
鄉(鎮)衛生院總數
指標4B 甲級衛生室的最低標準是:1.有診斷、治療、藥房3室分開的專用房屋;2.至少有120種常用藥品及必要設備;3.至少有1名獲得鄉村醫生證書的醫生,有1名女鄉村醫生或女衛生員(接生員);4.有一套管理制度,如門診、發藥、收費、消毒、防保等項制度。
甲級村衛生室數
指標4B=--------×100%
行政村衛生室總數
指標5.指以全體居民為對象,通過不同的集資方式和管理辦法,實行集體與個人共同籌集醫療預防保健專用基金和按一定比例補償居民的醫藥及預防保健費用支出的各種形式的醫療保健制度。
實行集資醫療保健的行政村數
指標5=-------------×100%
行政村總數
享受集資醫療保健的人數不足該行政村常住人口的70%時,不計入分子。
指標6.指飲用“安全衛生水”的居民數占當地總人口的百分比?!鞍踩l生水”指水的感官指標、pH值、氟含量、亞硝酸鹽含量達到國家標準,煮沸后可以飲用。
飲用“安全衛生水”的人數
指標6=------------×100%
年平均人口數
指標7.指廁所有墻、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廁內清潔,無蠅蛆。糞便定期清除進行無害化處理。
“衛生廁所”數
指標7=-------×100%
廁所總數
指標7.1 指公共廁所中“衛生廁所”所占的比例。
“衛生公共廁所”數
指標7.1=---------×100%
公共廁所總數
指標7.2 指農村居民戶“衛生廁所”數與居民戶廁所總數的比例。
居民戶“衛生廁所”數
指標7.2=----------×100%
居民戶總數
原則上每戶應有一廁,兩戶以上共用的廁所,按公廁統計。沒有廁所,隨地便溺的居民須計入指標7.2分母中。
指標8.1 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食品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要求年檢驗件數在五百件以上,品種覆蓋率達100%。檢驗樣品中抽樣樣品應占60%以上。
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樣品數
指標8.1=------------×100%
年檢驗品總數
指標8.2 指經檢驗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數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總數的比例。
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數
指標8.2=-------------------×100%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總數
指標8.3 指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工作的職工接受職業性體檢人數與從事該項工作的職工總數的比例。職業性體驗每半年至少1次。
年體檢兩次以上職工數
指標8.3=--------------×100%
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職工總數
指標9.嬰兒死亡率指1年內,每千名活產嬰兒死亡數?!盎町a嬰兒”指具有呼吸、心跳、脈搏、肌肉抽動四種生命現象之一者。統計報告中嬰兒死亡漏報率應控制在20%以下。嬰兒死亡率每5年遞降百分比指1995年比1990年,2000年比1995年的嬰兒死亡率各遞降的百分比數。
嬰兒死亡數
嬰兒死亡率=-----×100‰
活產嬰兒數
1990年(1995年)-1995年(2000年)
嬰兒死亡率 嬰兒死亡率
指標9.1=----------------------×100%
?。保梗梗澳辏ǎ保梗梗担┠陭雰核劳雎?br/>
指標9.2 兒童系統管理率指對0~7歲兒童建立了系統的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健康檢查,并按年齡特點實行系統管理的人數占兒童總數的比例。兒童系統管理率每五年遞增百分比指1995年比1990年,2000年比1995年兒童系統管理率各遞增的百分比。
接受系統管理的0~7歲兒童人數
兒童系統管理率=---------------×100%
?。啊窔q兒童總數
1995年(2000年)-1990年(1995年)
兒童系統管理率 兒童系統管理率
指標9.2=---------------------×100%
?。保梗梗澳辏ǎ保梗梗的辏﹥和到y管理率
指標10.1 孕產婦死亡率指每萬名婦女在懷孕期或分娩后42天內的死亡數。不論懷孕的時間或部位,不論由于與懷孕有關或因懷孕而加重,或治療上的原因,但
意外事故或意外原因不在此比列。統計報告中,孕產婦死亡漏報率應控制在20%以下。孕產婦死亡率每五年遞降百分比指1995年比1990年,2000年比1995年的孕產婦死亡率各遞降的百分比數。
年孕產婦死亡數
孕產婦死亡率=-------×10000/萬
全年孕產婦總數
按國際通用計算方法,年孕產婦總數以年活產嬰總數計算。
1990年(1995年)-1995年(2000年)
孕產婦死亡率 孕產婦死亡率
指標10.1=------------------×100%
1990年(1995年)孕產婦死亡率
指標10.2 指每年每100次接產中,新法接生的人數。
年新法接生產婦數
指標10.2=--------×100%
同年分娩產婦總數
指標10.3 指年高危孕產婦接受住院監測分娩數與該地同年高危產婦總數之比。
接受住院監測分娩的高危孕產婦數
指標10.3=---------------×100%
同年高危孕產婦總數
指標10.4 孕產婦系統管理指自孕期3個月始,接受定期產前檢查,開展高危監護,實行新法接生和產后訪視的系統管理的孕產婦數與同年孕產婦總數的比例。
接受系統管理的孕產婦數
指標10.4=-----------×100%
同年孕產婦總數
指標11.1 指兒童“四苗”計劃免疫中,每1種疫苗符合規范的接種率。
符合規范的接種人數
指標11.1=---------×100%
應接種人數
不規范的接種人數不計入分子。
指標11.2 指兒童“四苗”計劃免疫中,已經建立卡片的兒童數占該年齡組兒童數的比例。
建卡兒童數
指標11.2=---------×100%
該年齡組的兒童總數
指標12.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指1年內每10萬人口中,甲、乙、丙35種法定報告傳染病的發病數。統計報告中傳染病漏報率應控制在5%以下。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每5年遞降百分比指1995年比1990年,2000年比1995年的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各遞降的百分比數。
法定報告傳染病
總發病數
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00000/10萬
年平均人口數
1990年(1995年)-1995年(2000年)
法定報告傳染病 法定報告傳染病
發病率 發病率
指標12.1=-----------------------×100%
1990年(1995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
法定報告傳染病
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的鄉(鎮)數
指標12.2=---------------×100%
鄉(鎮)總數
指標13.地方病患病率是指在地方病流行區每10萬人口中,某種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氟病、大骨節病、克山病、血吸蟲?。┑幕疾∪藬?。地方病患病率每五年遞降百分比,即1995年比1990年、2000年比1995年地方病患病率各遞降的百分數。
某地方病患病人數
某地方病患病率=--------×100000/10萬
年平均人口數
?。保梗梗澳辏ǎ保梗梗的辏保梗梗的辏ǎ玻埃埃澳辏?br/> 某地方病患病率 某地方病患病率
指標13=-------------------------×100%
?。保梗梗澳辏ǎ保梗梗的辏┠车胤讲』疾÷?br/>
附加指標:
附加指標1.人口出生率:指年每千人口中的出生人數。
年出生嬰兒數
人口出生率=------×1000‰
年平均人口數
附加指標2.人口自然增長率:指年每千人口中自然增加的人口數。
年出生人口數-年死亡人口數
人口自然增長率=-------------×1000‰
年平均人口數
附加指標3.12歲以上人口識字率:指12歲以上(含12歲)人口中識字500以上的人數與12歲以上人口總數的百分比。
12歲以上人口中識字
500以上的人數
?。睔q以上人口識字率=-----------×100%
同年12歲以上人口總數
附加指標4.人均期望壽命:指零歲生存者今后預期尚能生存的平均歲數,由當地統計部門提供數據。
附加指標5.指職業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達到國家勞動衛生標準的作業點數占有害作業點總數的比例。
符合勞動衛生標準的有害作業點數
附加指標5=---------------×100%
縣、鄉(鎮)、村辦工業企業
有害作業點總數
附加指標5.1 指粉塵濃度符合國家勞動衛生標準的粉塵作業點數與粉塵作業點總數的比例。
符合勞動衛生標準的粉塵作業點數
附加指標5.1=---------------×100%
縣、鄉(鎮)、村辦工業企業
粉塵作業點總數
附加指標5.2 指毒物濃度符合國家勞動衛生標準的毒物作業點數與毒物作業點總數的比例。
符合勞動衛生標準的毒物作業點數
附加指標5.2=---------------×100%
縣、鄉(鎮)、村辦工業企業
毒物作業點總數
附加指標5.3 指從事有害作業的職工每年接受職業性體驗人數與從事有害作業的職工總數之比。
年職業性體檢兩次以上的人數
附加指標5.3=-------------×100%
年從事有害作業的職工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