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部直屬單位,部機關各司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發[1997]3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O]16號)和國務院同意衛生部印發的《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衛辦發〔2000]第16號),指導并推進全國衛生監督體制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我部組織制定了《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認真落實。衛生監督體制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調整和理順衛生監督與技術服務的關系;加強相互間的協調與配合,要特別注意解決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兩個機構在職能劃分上出現的工作交叉和空白問題;要本著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原則,快速、準確做出處置。對于在機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應本著有利于改革、有利于發展、有利于工作的原則妥善解決,積極穩妥地推進兩項改革。
附件:1?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
2?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衛 生 部
二OO一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1:
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和經國務院同意衛生部印發的《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導并推進全國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工作,確保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目標的如期實現,制定本意見。
一、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應納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安排衛生監督是國家管理衛生事務的重要形式,其基本任務是保障市場經濟和各種社會活動中的正常衛生秩序,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與流行,保護公民的健康權益。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抓住改革機遇,積極推進衛生監督體制改革。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將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納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規劃,統籌考慮,精心組織,力爭在今明兩年完成衛生監督體制改革。
二、轉變職能,依法行政,加強衛生行政執法力度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開、加強衛生監督綜合管理的要求,轉變職能,加強對衛生行政執法的領導。進一步明確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工作職責,完善執法運行機制,加強對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管理。建立健全衛生行政執法的錯案追究制度、上級對下級的執法稽查制度。要轉變工作模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規范衛生行政執法行為,進一步增強各級衛生行政執法機構和人員的
法律意識,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衛生行政執法水平。
三、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設置
衛生監督所(局)是衛生行政部門行使衛生監督執法職能的執行機構,其內設機構原則上包括綜合管理、許可審查、監督執法、稽查等部分。各地要根據《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意見》,并結合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需要,積極與編制部門協商,確定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人員編制。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設立獨立的衛生監督執行機構。設區的市級和縣級原則上要求建立獨立的衛生監督執行機構,實施過程可分步進行、逐步到位。農村鄉鎮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由縣級衛生監督執行機構負責。
四、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主要職責與分級管理
衛生監督所(局)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和上級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指導下,依法在公共衛生、醫療保健等領域,包括健康相關產品、衛生機構(包括醫療、預防保健和采供血機構等)和衛生專業人員執業許可,開展綜合性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M織擬定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計劃,并進行實施。
?。ǘ┴撠熜l生許可和執業許可的申請受理、初審、上報和批準后證書發放的具體工作。
(三)組織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定期上報抽檢結果。
?。ㄋ模﹨f助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向社會通報衛生監督結果。
(五)對衛生污染、中毒事故等重大、突發事件等進行調查取證,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提出處理意見。
(六)組織現場監督檢測、采樣工作。
(七)負責衛生監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報告。
?。ò耍┴撠煂πl生監督員
法律知識和業務的培訓工作。
(九)負責對衛生監督執法的投訴、舉報的受理和查處工作。
(十)開展衛生
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咨詢。
?。ㄊ唬π陆?、擴建、改建工程的選址、設計進行衛生審查和竣工驗收。
?。ㄊ┏袚l生行政部門交付的其他任務。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監督執行機構原則上以宏觀管理和工作指導為主;縣級衛生監督執行機構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具體執行第一線衛生監督執法任務。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按照法律法規和衛生部有關衛生行政執法分級管理的規定,承擔衛生監督執法任務。
五、加強衛生監督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為保障衛生監督執法的公正性和良好的社會形象,必須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優、執法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廉潔自律、秉公執法和辦事高效的衛生監督執法隊伍;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廉政教育、法制教育和業務教育,增強工作責任心和依法辦事的自覺性;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以適應衛生綜合監督執法工作的要求。衛生監督人員的錄用要嚴格按照中組部、人事部和衛生部《關于深化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人發[2O00]31號)的精神,堅持公開招聘、考核錄用、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的基本原則,對錄用人員要進行法律法規及有關業務的培訓,并按照《衛生監督員管理辦法》的規定,不斷完善和加強衛生監督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六、認真落實國家有關衛生監督執法經費的政策
按照財政部、國家計委、衛生部《關于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財社[2000]17號),切實落實“各級衛生監督執法機構所需經費包括人員經費、公務費、業務費和發展建設支出,由同級財政預算支出”的規定,人員經費按照各級政府核定的編制人數和國家規定的工資、補貼標準核撥;公務費可比照當地有關行政執法機關的預算定額由財政部門核定;衛生執法等專項業務費,根據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需要,列出明細項目,合理安排,逐項落實;積極做好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基礎設施、監督設備和通訊工具等發展建設項目的立項工作。上述各項所需經費,經論證后,按規定分別報當地財政、計劃部門核定。
認真做好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經費預算,積極爭取政府對衛生監督工作的支持,切實保證執法經費的落實和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
七、加強對執法工作的綜合管理,推行執法責任制
各地要按照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的要求,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對公共衛生、健康相關產品、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人員和采供血工作等方面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綜合管理,從根本上改變執法分散、效率低下的現象,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特點,建立健全執法責任制,明確衛生監督執行機構的工作職責和管轄范圍。各級衛生監督執行機構要從全局利益出發,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避免職能交叉、重復監督、越權執法、相互推接,防止監督工作出現“盲區”,切實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各司其職,保障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樹立良好的衛生行政執法形象,維護法律尊嚴,以保障各種社會活動中正常的衛生秩序,保護人民的健康權益,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穩步發展。
八、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衛生監督執法行為
各級衛生監督執行機構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強內部管理,規范衛生監督執法行為,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和完善內部制約機制,避免權力過于集中,防止濫用職權和以權謀私等違法違紀行為;建立關鍵崗位輪換制度和執法回避制度;要公開辦事程序和辦事結果,接受社會監督;逐步完善衛生監督信息網的建設,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工作效率;要強化服務意識,既要依法行政,按法律程序嚴格執法,同時又要注意保護和尊重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
九、加強對衛生監督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
衛生行政部門設置的衛生監督檢驗檢測機構是衛生行政執法的重要力量,是衛生監督工作的技術支撐。為了規范承擔衛生監督檢驗檢測機構的工作行為和標準化管埋,必須引入競爭機制,確保衛生監督檢驗檢測結果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準確性。承擔衛生監督檢驗檢測的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衛生監督檢驗檢測機構應當不斷加強自身的質量管理和規范化建設,注重培養優秀人才,不斷拓寬業務領域,提高檢驗檢測方法的技術水準,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依法行政的要求。
附件2:
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精神,指導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一、改革的目標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是政府舉辦的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公益事業單位。按照衛生改革總目標要求,有效利用衛生資源,將有關衛生事業單位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職能集中,組建職能分工明確、規模適度、精干高效,集疾病預防與控制、監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高疾病預防控制綜合能力,提高衛生服務質量與效率,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醫學模式轉變,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主要職責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責
?。?對影響人群生存環境衛生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進行食品、職業、環境、放射、學校衛生等衛生學監測;對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職業病、公害病、學生常見病及意外傷害、中毒等發生、分布和發展的規律進行流行病學監測,并制定預防控制對策。
?。?為擬訂與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標準、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為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決策咨詢。
3?擬訂并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方案,對方案實施進行質量和效果評估。
?。?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進行調查處理,為救災防病和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5?實施預防接種,負責預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與管理。
?。?負責人員培訓,指導技術規范和技術措施的實施;承擔愛國衛生運動中與疾病預防控制有關的技術指導。
7?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參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促進社會健康環境的建立和人群健康行為的形成。
?。?承擔疾病預防控制及有關公共衛生信息的報告、管理和預測、預報,為疾病預防控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9?開展衛生防病檢驗和實驗室質量控制;受衛生行政部門認定,承擔衛生監督監測檢驗、預防性健康檢查、健康相關產品的技術審核和衛生質量檢驗、鑒定;對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選址、設計和竣工驗收進行衛生學評價。
?。保?進行應用性科學研究,開發和推廣先進技術。
?。保?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方法。
?。保?向社會提供相關的預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詢和預防醫學診療等專業技術服務。
?。保?完成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其它任務。
?。ǘ┮苑旨壒芾碓瓌t確定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主要職責
l?國家級和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宏觀管理、業務指導、科研培訓和質量控制為主。參與國家和省級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相關法規、規章、標準以及規劃、方案和技術規范的制訂;實施重大疾病預防策略與措施;提供國家和省級的公共衛生檢測與信息服務;確定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組織調查處理重大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受國務院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開展健康相關產品檢測與評價;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研究,解決重大技術問題;負責中高級人員技術培訓;承擔對下級機構的業務考核。
?。?計劃單列市、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承擔較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救災防病等問題的調查處理和技術支持;承擔一定的科研工作;組織指導、考核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工作,培訓中、初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協助和配合上級開展相關工作。
3?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負責轄區疾病預防控制具體工作的管理與組織落實。負責疾病預防控制、監測檢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公共衛生從業人員體檢和培訓、衛生學評價等工作;承擔傳染病流行、中毒。污染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救災防病等問題的調查處理;組織指導社區衛生服務和醫院防保組織開展衛生防病工作,負責培訓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協助和配合上級業務部門開展應用性科研和其它相關工作。
?。ㄈ┥鐓^(鄉鎮)預防保健工作職責
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納入社區(鄉鎮)衛生服務,在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做好以下工作。
?。?面向社區,面對家庭,規范管理社區衛生防?。婚_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統籌指導下,承擔社區的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衛生等技術工作。
?。?開展除四害、改水改廁的技術指導和初級衛生保健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實施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工作。
5?做好疫情、中毒及危害健康污染事故的報告,并協助上級業務部門調查處理。
6?公共衛生、疾病預防控制、預防保健信息的收集和報告。
?。?配合上級業務機構開展預防保健應用性調查研究。
?。?完成衛生主管部門交付的有關任務。
三、機構的設置
按行政區劃,分級設置,縣及以上每個行政區劃內原則上只設一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ㄒ唬﹪遥褐袊膊☆A防控制中心
?。ǘ┦〖墸骸痢粒ㄊ?、自治區、直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ㄈ┯媱潌瘟惺?、地市級:××(市、地區、自治州、盟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ㄋ模┛h級:××(縣、市、旗、區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保健中心/衛生防疫站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科室設置,要接任務功能定位,根據上分細、下綜合、分級管理的原則規劃;人員編制標準和結構,應根據崗位的需要合理配置。
四、機構的經費
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要依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和財政部、國家計委、衛生部《關于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意見》(財社字[20O0]17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醫療衛生機構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0]第42號)中對預防保健工作財稅政策的要求,認真落實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財政補助政策和稅收政策,保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社會提供的公共衛生服務落到實處。
五、組織實施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遵循“區域覆蓋、就近服務”的原則,將轄區內設置分散、功能單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科學合理地精簡歸并。根據區域內人群衛生服務需求和現有預防保健人、財、物資源總量及布局、結構情況,制定合理的配置標準,積極、穩妥地進行改革。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會同編制、財政等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劃分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責,合理配置預防保健資源。
疾病預防控制體制的改革,與衛生監督體制、城鎮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和農村衛生體制改革配套進行,統籌兼顧,總體規劃、穩步實施、逐步完善。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人員可根據其承擔的任務,在科室定責定崗定編、專業歸口、執業登記的基礎上,從原職能劃出單位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中選拔考核,擇優錄用,實行全員
聘用合同制。同時應切實解決好改革中人員分流問題,妥善安置好離退休人員。